老舍戏剧节五年记:根深叶茂 本固枝荣!

图片
图片
老舍戏剧节即将迎来
第五个开幕日的前夕,
老舍戏剧节的主办方之一的
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
收到一封来信。
“五周岁的老舍戏剧节正值加固根本,发展繁荣之时。在此,借用‘本固枝荣’这四个字,祝老舍戏剧节顺利发展,祝第五届老舍戏剧节圆满成功。”信的落款是老舍先生的大女儿舒济老师。
图片
寥寥数言,尺素情真。
一句“本固枝荣”,
是对老舍戏剧节创办五年来
所取得成果的最好总结。
诞生:
寻找文化符号 以文学精神铸魂
北京,是一座拥有3000余年建城史和850余年建都史的历史名城,是一座具备丰厚历史文化兼具现代化的国际化大都市。2017年之前,当人们讨论“北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戏剧节”时,很难找到明确的答案。
在谈到创办老舍戏剧节的初衷时,北演公司董事长张海君说到:“工作中,我们了解到很多北京观众的心声,大家一直在期盼一个既能代表北京的城市品格,又具有国际性的戏剧节。”
作为北京国资旗下的国有演出公司,为北京打造一个这样的戏剧节,就成为了北演公司面临的一个责无旁贷的课题。
在进行戏剧节初期策划时,北演公司恰好在创排老舍先生的原著改编话剧《二马》,老舍先生文字中浓浓的京味儿,和他作品中包含的超越时代的现实意义使戏剧节策划组受到了启发,“老舍”正是大家一直在寻找的那个文化符号。在获得老舍先生家人的认可和业内各界专家学者的支持后,“老舍戏剧节”于2017年夏天正式诞生。
首届老舍戏剧节非常迅速而精准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以“呼唤戏剧文学精神”为办节宗旨,在业内充斥着诸多形式和纷繁观念的当下,使人们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戏剧最为根本的文学思想内核中来。
北演公司董事长张海君在谈及首届老舍戏剧节的创意初衷时说:“以弘扬戏剧文学精神为要义,既是当代戏剧人对人民艺术家老舍敬仰情愫的表达,更是对文学精神的回归、对戏剧源头的追溯。”
在这样的办节宗旨下,首届老舍戏剧节臻选13部国内外戏剧作品,展演时间近2个月,获得了行业内外的一致好评,业内专家纷纷表示“老舍戏剧节是一个有灵魂的戏剧节”“老舍戏剧节的诞生正契合了当下文化空间、市场空间及观众内在的需求”,甚至有专家提出了“终于有一个戏剧节叫老舍戏剧节”的说法。
发展:
推陈出新创新高 打造“京城文化新地标”
首届老舍戏剧节获得初步成功之后,如何在已有基础上,将老舍戏剧节打造成为一个真正兼具“民众情感、人文关怀、民族语言、国际视野”的戏剧节,成为了北演公司将要面对的下一个课题。
2018到2019年,是老舍戏剧节迅速成长的一段时间,越来越多的国外剧目通过老舍戏剧节来到中国,在戏剧节上展演的国内剧目也非常具有国际影响力。截至2019年,共有11个国家和地区的36部作品先后在老舍戏剧节上演,使老舍戏剧节真正成为了兼具北京风貌与国际视野的戏剧盛会。
图片
北演公司还与联合主办方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不断在内容形式上对老舍戏剧节推陈出新。2018年举办了“老舍点戏”主题展览,通过展出老舍先生亲笔拟出的68出京剧剧目的手稿,让观众感受国粹艺术的魅力;2019年创办了“戏剧茶馆”系列品牌活动,通过讲座、导赏、对话、展览、剧本朗读以及实地探访等多种形式,打破传统剧场空间限制,在更广阔的场景下推广戏剧文化,普及戏剧知识。
在面向大众传播戏剧文化的同时,老舍戏剧节也关注戏剧行业内的深层问题,举办了既具有学术高度,又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论坛。邀请在业内极具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文化名人阐述观点、碰撞理念,就“城市、戏剧与人”“国际视野下当代剧场文学性”等行业焦点问题展开讨论,贡献了众多掷地有声的见解,为戏剧行业提供宝贵的智慧财富,为戏剧实践寻找理论支撑,实现学术与市场的双赢。
图片
至此老舍戏剧节已初具规模,获得了行业内外的一致认可,诸多媒体争相报道,人民日报更将老舍戏剧节誉为“京城文化新地标”。
探索:
行业寒冬不忘初心 坚守本心砥砺向前
第四届老舍戏剧节站在前三届成功举办的底蕴“肩膀”上,为实现戏剧节层次升级,北演公司于2019年底召集了十余位业内专家,进行闭门讨论会议,为戏剧节出谋划策。正当所有人都向着打造国际化的戏剧文化交流平台的目标努力时,2020年疫情的出现打乱一切。
2020年,全球演出行业遭遇寒冬。自三月起,全球剧场纷纷停业,诸多国际知名院团宣布停演,我国演出行业也纷纷歇业、关停。北演公司在经过反复权衡利弊得失之后,最终以“理想生活”为主题的公众号文章,明确表示2020第四届老舍戏剧节正在紧张筹备中,并将在秋天与大家如期相见。
北演公司董事长张海君在回忆那段时间时直言:“艰难。虽然不知道剧场什么时候能开,但是我们要以‘一切照常’的节奏推动工作。一旦疫情好转、剧场开放,老舍戏剧节一定是最先跟大家见面的。我们要时刻准备好。”
在这种坚定的决心下,2020第四届老舍戏剧节在当年秋天如约而至,较以往更多地肩负起了一份提振行业的责任、一份温暖人心的使命。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副总经理杨树聪也说:“因为很多国际项目无法来到国内,但我们坚持以高清放映的形式将国际高品质剧目呈现给观众。”
2020年第四届老舍戏剧节重点关注民众对于温暖情感的需求,选择了10部以传递人文关怀为主旨的本土作品,在剧目规模上与往届基本持平,并没有因为疫情影响而有所缩减。另外,由于疫情的原因,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了“在现场”的珍贵,老舍戏剧节以“现场——戏剧的魅力”为主题展开了论坛对话,并在“戏剧茶馆”单元以“在现场”为题开展活动,通过老舍故居、北大剧社、中央戏剧学院三场活动,让观众重拾对现场演出的热情。
2021年,当老舍戏剧节走到第五年,老舍先生的女儿舒济老师给予了“本固枝荣”四字寄语,意在“加固根本,发展繁荣”。正如舒济老师所期望的,2021年8月20日,随着开幕大戏《活动变人形》的首演,2021第五届老舍戏剧节拉开了帷幕。本届戏剧节以打造“大戏看北京”的文化名片为己任,以“与时代同频,与人民同心”作为年度主题,持续至10月底,演出剧目数量、场次均是历届之最。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也表示,今年老舍戏剧节能够落户西城,合力擦亮了“大戏看北京——老舍戏剧节”这张文化名片,不仅带动了西城区的文艺资源的联合,也为西城区人民提供了优质文艺演出和公益性文化活动。2021第五届老舍戏剧节开设六大剧场单元,拓宽艺术视野;以校园戏剧做为论坛主题,加强对戏剧未来发展的关注;开拓天津分会场,让老舍戏剧节首次走出北京,为进一步辐射全国打下基础。
站在“建党百年”“十四五开局”“两个百年交汇”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 北演公司总经理郭盛惠表示:“未来老舍戏剧节将进行全面的‘提档升级’。北演公司会以打造‘大戏看北京’的文化名片为己任,将老舍戏剧节打造为更丰富、更专业、更具特色的国际化戏剧交流平台。”
记者:马丹丹
企业供图
编辑:刘红丹
执行主编:周宇杰
主编:陈丽敏
首都建设报,现在已经不仅仅是纸媒啦!
不信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