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后,我们的孩子会不会更幸福?

“双减”政策出台到现在,已经走过半个学期了。很多教育乱象在双减下被按下了暂停键,普遍公认的是双减既减轻了家长的教育负担又保证了孩子们锻炼、休息和娱乐时间,让孩子有更多留白。
“双减”虽然名为减负,但它又远不是单纯学生负担的问题,媒体“半月谈”对政府文件《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解读中这样说道:“从前大范围过度培训将直接影响教育考试评价结果的真实性,阻碍教育实质公平,挤压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时间、内容和价值取向,与教育本质相背离。”依照半月谈的观点,教育的大方向拟从“双减”落地开始,探索一条教育剥离资本乱象后的初心回归之路。我们先通过一组数据来看看双减究竟能带给我们什么?
家长如何看待双减
为了解学生家长对于“双减”的态度,近期,共青团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针对50多万个家庭的抽样调查。调查覆盖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城市和农村的家长,从各省人口比例和全国城镇化率对数据进行了联合加权。在调查报告中,我们看到了以下问题的答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以上图片均来自共青团中央官方网站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双减确实是为孩子节约了时间,为家长节约了教育成本而受到大多数家长的拥护,同时也有部分家长产生了新一轮的焦虑——孩子成绩处于中等、家庭收入处于中游的受访家长觉得有所缓解的比例较高,分别达到74.4%、73.7%,而其余成绩和家庭收入处在两极的家庭群体则占据了新一轮焦虑的主力军。
“双减”,像一颗定海明珠,在未来岁月的浮沉中会持续显耀着它对教育本质回归的信心,虽然谁也不能预料未来,也许大家会在各自的虫洞中继续“焦虑”或者“找到出路”,但是“双减”却切实改变了一个根本的现象,以前当我们谈到教育的时候,我们规避不了的“分数”和“补课”,现在被更多“教育的可能性”所替代,比如:审美、创造力、充盈、幸福……
那些“无用之用”开始被孩子们和家长所看到,虽然诸如中考、高考这样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的本质并无改变,但是在原野上舞蹈的日子越多,也或许能让越多的家长重新审视这个达摩克利斯之剑到底是不是“一决生死”的利器。
或许会有更多人回想起,我们教育的终点是培养什么样的孩子?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曾对1800多名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68.8%的受访家长表示对孩子有很高的期待,这种期待包括了人格、成绩、积极心理等,但最核心的期待是孩子的幸福。
图片
孩子的幸福感来自哪里?
1. 什么是幸福?
幸福的古老定义在东方可追溯到佛陀为了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而最终获得启迪,达到了内心的平静,获得了一种幸福感。从西方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美好生活的关键是完善的幸福(eudaimonia)与高尚生活相关联的人的丰盛。这个名词也包含了对基于有意义的、发展性目标的毕生追求(也就是值得做的事情)所带来的的幸福感(CR斯奈德,2013)。近年来的心理学理论和遗传学研究帮我们探究了幸福及其相关的因素——
A.目标的实现。弗洛伊德和马斯洛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理论家会认为,紧张的减少和需要的满足会带来幸福感。简而言之,我们获得了幸福是达到了目标。
B.过程的实现。麦克奇克森特米哈伊(Mike Csikszentmihalyi)是20世纪最早提出了过程实现幸福的理论家之一,日常生活中的流畅感以及心流(flow)会让一个人感受到幸福。
C.人际的实现。进入到21世纪,除了肯定目标和过程中的幸福感,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有一项历时75年的调查Harvard Study of Adult Development,最后团队得到的最明确的结论是: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人更加幸福和健康。
2. 孩子的幸福感从哪里来?
孩子的幸福感从哪里来?近日的一份报告中,关于孩子幸福感的调查部分刚好不约而同地契合了以上幸福的三重定义。
图片
最近,在江苏省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的《苏州市2020年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社会版报告》报告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孩子幸福感的来源。
A、学生感受到的课内教学支持越充分,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越高。(目标实现)
B、有着更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更强的内驱动机的学生,主观幸福感更高。(过程实现)
C、有着更高人际支持水平的学生,主观幸福感更高。(人际实现)
图片
▲ 图片选自苏州市2020年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社会版报告
根据弗洛伊德和马斯洛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观点,紧张的减少和需要的满足会带来幸福感,这份报告中有其他一组数据也特别具有启发性——支持型陪伴的学生更优秀。家长支持型行为多、干扰型行为少,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品质和心理健康更好。
图片
▲图片选自苏州市2020年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社会版报告
根据结果,该报告有如下文字说明:学业优秀学生的学习品质更高、人际支持获得感更强、家庭教育支持更好的学生普遍幸福感更强,成绩也更好;而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责备型行为多,学生的焦虑感则更强。
同时监测数据显示,母亲是孩子学习的主要陪伴者,父亲陪伴孩子学习的比例不足 25%;相较于“祖辈”和“其他”, 学习陪伴者为“母亲”或 “父亲”的学生,在学业成绩、学习品质、心理健康方面均更好,父母特别是父亲要避免角色缺位,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要给予更多的鼓励、支持和帮助。
如何让孩子拥有幸福感?
著名美国心理学者沙恩佩洛斯在他的新著《积极心理学》中整理了20世纪多位心理学专家的观点,提出了让孩子拥有幸福感的三重根本方法:
1. 心理幸福感的种子:自我效能——“我认为我能”
心理幸福感的首要是自我接纳,一个自我接纳的孩子普遍拥有幸福感。因为他能对自我持积极态度,承认和接受自己的多面性,研究普遍认为一个自我接纳的孩子自我效能通常较高。
在1977年的一期《心理学评论》上,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发表了题为《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一文。在此之后,自我效能概念快速传播开来,书中曾用一个儿童故事《小火车头做到了》的感人故事来概括自我效能:一个小小的火车头想到如果他不努力的话,山那边的小男孩和小女孩就得不到玩具,它不停地说着对自己那句励志语:“我认为我能,我认为我能,我认为我能 ”最终成功地翻到山的那一边,,把货物送到。他相信自己能够实现自己想要的目标。
自我效能指的是让孩子在特定情境中,从事某种行为建立取得预期结果的能力和信心,简单来说就是培养孩子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这个概念在70年代首次提出之后,在20世纪末已经成为教育界一个关键理念,广泛用于医疗健康,管理、运动包括一些极为棘手的社会问题的领域。
虽然大家潜意识会认为,孩子首先要有“能力”,才能拥有“自我效能”,而事实上大量的研究显示,人们通常是先认为“我能行”,然后才通过努力实现了能力的提升,以下诸多研究表明了“信念”与“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或能在紧张焦虑的育儿生涯中给大家警醒。
图片
(国外文献关于“自我效能”与“成就”引用说明)
图片
▲英语教师杂志2015年第9期刊登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策略的散点图
《英语教师》杂志中认为从以上两个变量的散点可以看出两个变量存在线性关系,于是他们又用Person相关分析法对两者的相关程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数据:
图片
▲ 摘自英语教师杂志2015年第9期
文章至此得出结论:自我效能感比较高的学生,通常能够更好地使用学习策略,从而成绩更好,能力更强。
其中学者刘艳菊总结道:自我效能感更高的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多处于主动状态。这类学生语言分析归纳能力比较强,会不断地对学习活动进行反思,会主动对学习进行计划和监控。在课内自我效能比较高的孩子会主动接受老师讲授的书本知识,并按照教师的要求,积极配合学习。而孩子自我效能的提升主要来源于家长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相信从而提供正向的鼓励和支持,这种鼓励和支持不仅限于学业上,也在于孩子身心情绪的关注和接纳。
2. 社会幸福的启蒙——人际沟通:同理心、感恩、宽恕
我们普遍认为,从小就有良好社交能力的孩子,内心才会丰盈,日后才会更加容易成为一个高情商、受欢迎的成人。其实社交能力是孩子拥有社会幸福感的基础。心理学家 莱金•菲利普斯说过:许多人不能与他人正常交往、和谐相处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在儿童时期没有学会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社会交往技能在沙恩佩洛斯看来主要包含三项技能:同理心、感恩和宽恕。
i. 同理心
同理心意味着更友善更温和的人际沟通,孩子能理解对方的行为,体会到彼此的痛苦和哀伤,以此来帮助小伙伴,同时能够感受到帮助的过程中的幸福感。而培养同理心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几次步骤:
1)发展积极的可共情的亲子关系,作为父母我们要尝试多多理解孩子,用积极和温柔的语言询问孩子的情绪和需求,也帮助他们表达情绪和需求。
2)在孩子低龄阶段可以利用情绪绘本教小朋友认识情绪,理解情绪背后的需求。
3)父母可以带领孩子参加一些慈善或者关爱活动,例如,带着您的孩子去孤儿院、动物收容所做志愿者,或者去海边或江边帮助环卫工人捡起塑料瓶子和垃圾,再例如,跟您的孩子一起照顾蚕宝宝,直到它破茧而出回归自然等。
ii. 感恩
当我们对一个人有同理心时,我们更可能帮助那个人,对他的行为表示感恩,并能宽恕他偶然的不友好。
图片
▲挫败和感恩下的心率的变化,源自“The greatful heart”By McCraty and Childre,2004
可以看出培养孩子感恩的心理,能够产生更协调的心率模式,不但有助于孩子的人际交往还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的发展,而培养感恩的方法非常简单。根据著名积极心理学家Emmons和MCullough在2003年的研究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让孩子在每天结束的时候,列出五件让他最感恩的事情,然后花几分钟考虑每一件事情的馈赠,并完成下面的句子“我感恩——,因为——”,在第一个空内,填入想感恩的人、事件或东西,第二个空内写出每件事的原因。这样练习一周后,与孩子沟通感恩之心的效果。反复三周以后,感恩的心便刻入孩子的人际沟通模式中。
iii. 宽恕
当我们讲到宽恕的时候,不仅仅是宽恕别人的过错,还有宽恕自己,和宽恕一种情境。治疗师在面对很多抑郁的成年人都会发现他们总是有一种“我是一个坏人”的感觉,回归到这个成人早年阶段,一定是一个不能宽恕自我的人,“我做了一件坏事,不值得得到宽恕”,而为什么不能原谅自己,多半在于他童年时期在犯错之后,不能得到父母的同理和接纳,而形成了自己对自己的愤恨,从而拥有了消极的自我观。
其实宽恕的方法很简单,对成人来讲就是把焦点从做错的这件事情上移开,而关注他能为别人做点什么。对儿童来讲,需要父母对孩子犯错后更加正向的引导,同理和共情,让孩子区分开来“坏习惯”和“自我”,不要混淆一起,从而对自己全盘否定。
而宽恕情境中,则是当孩子遇到了不可抗力的情境,比如自然灾难、不如意的“倒霉事件”等,在这种情境下孩子很容易产生愤恨和怨怒的想法,这种情况下,要鼓励孩子”纳新”,父母要引导孩子见识多种事物,让孩子喜欢并乐意接受新事物,承受事物所发生的意想不到的变化,善于知变和应变。
让孩子了解各种奇观,奇迹,观察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允许孩子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孩子一旦习惯于“纳新’和“应变”,他对世间的万事万物也就具备了宽容之心。
图片
▲ 利他、感恩和宽恕:从给予者到接受者到其他人,沙恩佩洛斯2015
3. 情绪幸福的密钥——流畅感状态
在快节奏的当下,很容易在我们眼皮下流失大量的时间,但其实这些时间中的每一分钟,都是可以进入的,每一分钟都有未开发的潜能。家长总是好奇于怎么才能让孩子在学业上体会到“心流”的感觉,无疑“心流”是内驱力的心门。大量研究显示,“流畅感”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幸福感。
而流畅感由以下几个部分所组成:
-相信我有能力完成这项工作任务。(充分的自我效能感。)
-能够专注于这项工作任务,不受其他次要的环境因素影响。(保证良好的环境。)
-有明确的目标,并相信它是可以实现的。
-关于进展的及时反馈。(这种反馈是自己或者作品给自己的,并不是来自于其他第三者。)
-深入又轻松的工作参与度。(远离家长逼仄和压力下。)
-必须对自己的行为有控制感。(人们更乐于自己想出如何应对挑战的策略。)
如何让孩子的学习生活能够进入“流畅”的状态,其实最重要是找到孩子的“流畅区”,只有在流畅区中,孩子才能充满心流地学习和生活。
图片
▲ From Csikszentmihalyi,M.,Finding Flow,1997
只要能找到“挑战”和“技能”胜任的区域,并谨防滑入“控制”等其他区域,孩子便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这时大脑处理感觉数据的方式也被改变了,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时间观念被扭曲了,时间可以通过减慢或加速我们的感知来发生改变。一个小时可以看上去像一分钟那样短,一秒钟看起来可以像一天那样长。
曾经有过心流状态的运动员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时间相对扭曲的这段时间里,我不仅控制着自己,而且控制着整个比赛,球似乎变得更大,移动更慢,使人更容易看到和接触到球。”
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丰盈和创造
双减让更多的孩子有了留白的空间,可以说相比于鸡娃和焦虑的时代,“双减”的时代为孩子的幸福提供了更多可能。培养孩子的心理幸福感对应的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让孩子能够时刻“乘物以游心”,即借着学习生活中各种经验和挑战培养自己的诸如积极心态、自我效能、人际技能、内驱力等底层核心素养。一个人的幸福感,永远是来自内心的丰盈。
学校的拉丁语是ecole,原本有空闲的意思,“空”其实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丰盈和创造,“双减”后的留白也是如此,如果家长能用符合孩子生长规律的科学方法和耐心去浇灌和赋能,那么孩子会注定成长得更幸福。
来源:一土教育
作者:Ivy
来源:教育思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