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切尔西、利物浦和曼城的边后卫,是一种什么存在?

来源:The Athletic

作者:Michael Cox

索尔斯克亚执教的曼联会希望自己能证明这一说法是错的,但在我码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感觉本赛季的英超就是三强争霸。欧冠卫冕冠军切尔西现在成了一支更为平稳的球队,曼城和利物浦两队则在安菲尔德展示了自己的强大战力。这三支揽下英超最近多个赛季冠军的队伍也是最有可能在本赛季称王的球队。我们可能会迎来2013-14赛季以来最激动人心的争冠战役,当年同样是这三支球队争夺奖杯。

就战术原则而言,这三支球队在这个周末的表现截然不同。图赫尔的切尔西开场摆出3-4-3阵型,尝试在中场快速打穿南安普顿的逼抢。克洛普的利物浦仍是熟悉的4-3-3阵型,全队结构紧凑,善于在边路发动进攻。瓜迪奥拉的曼城更接近4-2-3-1,中场位置的流动性更大,多名攻击手会轮流客串中锋角色。

不过这三支球队也有一些相似之处,也是他们2014年争冠时看不到的优点。三支球队都有从边锋里线插上的边后卫(或边翼卫),他们会频繁冲向肋部区域,而不是直接从外线套上。在最近的几年时间里,这样的布置已经从创新尝试,变成半常规布置,进而成为标准思路之一。

周六的比赛中,切尔西最终3-1击败了十人应战的圣徒,本-奇维尔打进了第三球。奇维尔度过了一场颇具戏剧性的比赛,他在本方禁区内犯规送给对手一粒点球,上半场也遭到了主帅图赫尔的批评。

上赛季的欧冠决赛中,奇维尔表现相当出色,但之后的欧洲杯以及本赛季并未获得多少出场机会。本场比赛他接过了阿隆索的位置,而图赫尔整个上半场都在催促奇维尔靠向中路。

很显然,这并不是奇维尔踢得最舒服的位置。看上去图赫尔是打算为哈德森-奥多伊创造一对一进攻利夫拉门托的机会。

因此奇维尔的职责就是内收,把对面的右边锋沃尔科特(或利夫拉门托)带离防区,为哈德森-奥多伊打开通道。下面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奇维尔的跑动意味着利夫拉门托必须跟防,只可惜吕迪格给哈德森-奥多伊的传球力道过大。左路已经彻底腾空了,图赫尔也热情地为球员送上掌声。

其他时候这样的安排则是为了交叉换位。比如下面这次进攻,奇维尔一开始在肋部,但是跑向了边路,让接球的哈德森-奥多伊内切。哈德森-奥多伊本想回给奇维尔,不过两人的思路没对上。切尔西边锋看向了替补席,似乎对奇维尔没有继续冲向球门感到失望,同时希望主帅图赫尔能指出奇维尔的错误。

但是蓝军的进攻套路是很明确的。哈德森-奥多伊在外线持球,奇维尔在里线等着接应,就像下图这样,跑到了禁区弧顶等着队友的回做。

对于一名不在边路区域或防线上的边翼卫,我们该怎么称呼?不管答案是什么,反正这就是奇维尔所做的。就像下面这次进攻,奇维尔一开始在哈德森-奥多伊的外线,他带球内切,跟科瓦契奇做了一次撞墙配合后获得了一次射门机会。

在安菲尔德,利物浦也有类似的进攻。由于亚历山大-阿诺德因伤缺阵,老将米尔纳领命上阵出任右后卫。在防守端,米尔纳踢得非常挣扎,他因为对福登的犯规领到了一张黄牌,下半场对贝尔纳多-席尔瓦的犯规则逃过了第二场黄牌。

然而在进攻端,米尔纳的作用是值得好好说道一下的。如下图所示,米尔纳踢得就像亚历山大-阿诺德一样,大部分时间都会在肋部活动。这一安排的目的大致上跟切尔西一致,将防守人带离边路,给边锋拉开空间。

但是利物浦在边路的运作还会引进第三名球员,比如亨德森会套上跑到传中位置。曼城有时候难以应对这样的进攻,他们的一名边路球员会内收,而一名中路的球员会跟防到边路。

就上半场来看,利物浦给具备进攻威胁的球员拉开空间的唯一手段就是让亨德森游弋到右路……

……半场结束前的最后一攻,正是米尔纳分边传给了亨德森。

还有下面这次进攻,尽管没有直接参与,亨德森也在利物浦打进第二球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柯蒂斯-琼斯持球的时候,亨德森在萨拉赫身后前插,埃及人注意到了队友的跑动,所以自己在原地没动,可能是想着亨德森的前插会带走坎塞洛,从而拉开空间。

实际发展正是如此,坎塞洛后撤了6码提防亨德森的前插,然后突然意识到萨拉赫处于无人盯防的状态,结果上抢过于激进被抹了过去。这粒精彩绝伦的进球还有其他的重要因素,但是一切始于亨德森的跑动,源自利物浦在边路的换位。

利物浦的左路也有过几次类似的进攻。虽然马内进球之前的站位就趋向中路,还横跨防区跑到了另一侧的肋部,这才有了那粒进球,但是也有些时候,你会看到马内紧贴边线,帮助罗伯逊拉开了肋部的前插空间。这方面的最佳案例是罗伯逊接球后回传,亨德森在禁区边缘获得了起脚机会,但没能命中目标。

前文的这一切都可以一路追溯至瓜迪奥拉执教拜仁时期对边后卫的使用,瓜帅充分利用了麾下阿拉巴和拉姆这两位能胜任中场角色的边后卫。来到曼城之后,瓜帅也沿用了这一思路。

坎塞洛可以说是现在的代表性球员,他能胜任两边,部分原因是比赛中的实际站位会内收,上周对阵切尔西、大巴黎和利物浦的比赛中,他的外脚背传球给球迷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来看看对阵利物浦一战的两个例子。

但是我们要关注的主角是凯尔-沃克,他从右后卫位置内切的跑动更加关键,也在曼城的进球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第一个例子中,沃克在球队第一粒进球的发起过程中与热苏斯完成交叉换位,暂时成了罗伯逊的跟防对象。当沃克带走罗伯逊后,热苏斯内切并为福登送上了助攻。

曼城打进第二球之前,沃克的站位更加靠近中路,他从右后卫位置冲到了接应队友倒三角回传的位置上,迫使罗伯逊下脚尝试铲断。罗伯逊稍稍触到了皮球,但皮球还是到了德布劳内脚下。比利时人一记远射为蓝月军团再次扳平比分。

两队在安菲尔德打进的4粒进球都源自边路进攻。如今看来,在足坛的顶级较量中,边路已经成了双方球队的主要战场,毕竟顶级球队的中场都已经十分组织有序了。边路区域的轮转换位显得尤其重要,而曾经只需要套边插上的边后卫,现在承担了更为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