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在香港四次“走基层”:住房问题是重要关键词

公开报道显示,此前香港中联办的官员较少“落区”探访。但自2020年1月履新香港中联办主任以来,骆惠宁已经四次“落区”。尤其是去年和今年国庆假期的两次“落区”,政知圈注意到,港媒报道的关注点已经从“罕见”变成了“常态化”。

撰文 | 董鑫

这个国庆假期,香港中联办领导班子成员都在忙同一件事——“落区聆听 同心同行”。

把“落区”换成普通话理解一下,他们都去“走基层”了。

这次活动有什么特别之处?

香港中联办发布的新闻稿中,有两句香港市民对此次活动的反应,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在香港仔避风塘,渔民们对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说,20多年了,中联办负责人第一次来到渔船上。

在九龙深水埗,因车祸失去工作能力、住在劏房内的林女士对香港中联办副主任陈冬说,“真没想到会有人来看我,原来还是有人关心我的。”

这次活动要传递什么信息?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在香港中联办发布的系列稿件中总结了两个关键词——表达中央关怀、直接听取基层市民呼声。

如骆惠宁所说,只有广大市民的生活好了,香港才算发展得好!

从“罕见”到“常态化”

公开报道显示,此前香港中联办的官员较少“落区”探访。但自2020年1月履新香港中联办主任以来,骆惠宁已经四次“落区”。

2020年2月17日,骆惠宁走访在港中资企业,实地考察了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市场供应、金融纾困及风险防范等工作。

2020年2月28日,在香港疫情防控的紧要时刻,骆惠宁去往刚刚落成的鲤鱼门公园度假村香港紧急防疫观察中心A区项目看望慰问工程建设者,该项目是由驻港中资企业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承建的。

2020年10月1日,骆惠宁到访港岛和九龙地区,探望老人家和劏房户,向他们送上月饼和防疫物资。

2021年9月30日,骆惠宁在香港仔避风塘登上“新得利”号渔船,了解渔民工作和生活情况;在位于钢线湾的数码港看望创业的香港青年;去九龙深水埗街坊福利会会堂,察看由中企组织的“医疗服务进社区”活动;到旺角街边的小商铺与店主交谈;看望住在九龙旺角的“笼屋”住户。

尤其是去年和今年国庆假期的两次“落区”,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注意到,港媒报道的关注点已经从“罕见”变成了“常态化”。

“我来香港一年半多,看过劏房,到过屋邨,去过小企业、小商铺,今天上了渔船,很有收获,以后还会去更多基层社区。”骆惠宁说。

△骆惠宁在渔船上与渔民交流

“中央要求”

从“罕见”到“常态化”,香港中联办两次国庆期间的“落区”有三个变化。

变化一,“走基层”的干部多了。

去年10月1日,除了骆惠宁,香港中联办副主任陈冬、何靖等也分别走进港岛、九龙、新界的社区,登门慰问香港市民。

今年的9月30日,香港中联办发布消息,在国庆期间启动“落区聆听 同心同行”活动。以骆惠宁的走访为开场,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包括副主任陈冬、卢新宁、谭铁牛、罗永纲、何靖、尹宗华,秘书长王松苗都陆续深入香港基层社区,了解市民生活。

变化二,“走基层”的范围广了。

9月30日,何靖走进新界北就未来发展进行调研,与当区居民、市民和商户等人士进行深入交流,广泛听取有关意见建议。

10月1日,陈冬来到位于天水围的青晋农庄,了解农庄运营状况,与农庄青年创业团队座谈交流,倾听心声与建议。

10月2日,罗永纲先后走访九龙总商会和多间九龙区商户,访民情问民意。

10月2日,陈冬来到位于新界上水乡莆上村的大埔少年警讯活动会所,与少年警讯学员及相关人员座谈交流。

10月2日,谭铁牛来到位于铜锣湾怡和街1号的香港大厦,探访中医诊所。

10月4日,尹宗华走访6家中小旅行社,了解疫情下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听取旅游业界代表的意见。

10月4日,卢新宁先后走访香港天籁敦煌乐团和香港演艺学院。

另据《大公报》报道,王松苗与香港中联办行财部的有关人员一道,前往深水埗北河街街市、跑马地黄泥涌街市和香港仔鸭脷洲街市等地走访调研,了解街市经营状况,对比不同街市价格水平,倾听商贩的困难和诉求。

变化三,特区政府官员参与“走基层”。

10月2日,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和香港中联办副主任谭铁牛一起探访了中医诊所。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注意到,罗永纲在走访商户时提到,“中央高度重视如何解决香港市民现实难题,在出台一系列惠港政策的同时,要求我们深入基层,遍访民情,了解市民有什么需求、困难和愿望,共同研究推动解决”。

住房问题

知屋漏者在宇下。

骆惠宁表示,中联办不仅重视社会各界代表性人士意见,更重视直接听取基层市民呼声。

这次香港中联办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走基层”,直接听取了哪些呼声?

住房问题是重要关键词。

“劏”是粤语,意为“剖开”,劏房是业主或二房东将一间普通住宅切割成的多个细小独立单位,用作出售或出租;“笼屋”早在港英时代开始出现,就是用铁丝网圈出的一块卧榻之地。

有关统计显示,目前香港有约20万人租住在劏房和“笼屋”里。

9月30日,骆惠宁看望了几位住在九龙旺角的“笼屋”住户,不足19平米的空间被分为4个仓,共11个床位对外出租,平均一人不到2平米。

在骆惠宁走访“笼屋”住户后,香港中联办领导班子成员也集中走访了住房困难市民。

公屋是香港为低收入家庭和新来港人士提供的公共租住房屋。据香港房屋委员会统计,截至2021年6月,香港740万人口中,有超过210万人居住在公屋中。

但公屋存在供应不足的问题,本届香港特区政府承诺建9.65万个单位,轮候公屋的平均时间连创新高,达5.7年之久。

中联办副主任卢新宁探望的益丰大厦劏房住户苏女士,一家四口在不到20平米的劏房租住了10年,轮候了18年才等到公屋,还是在儿子、女儿出生后有加分,调整了申请面积、重新排序后很不容易才申请到的。

如同骆惠宁所说,住房问题已成为香港最大的民生问题,“必须加大力度解决住房问题”既是中央的关切,也是广大市民的期盼。

香港中联办在新闻稿中表示,领导班子集体探访,是要了解住房困难、表达中央关怀、传递生活信心,中央十分关心香港的发展,关心广大市民的生计,会竭尽全力推动解决民众的现实困难,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香港能尽快彻底告别劏房。

“尽快”是多久?

“工期”已经给出。

今年7月16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在“香港国安法实施一周年回顾与展望”专题研讨会上表示,当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时候,那时的香港“住房问题必将得到极大改善,将告别劏房、‘笼屋’”。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注意到,在香港中联办领导班子“落区”之后,特区政府官员、政界人士也开始去劏房“走基层”。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到访观塘康乐区,探访两户劏房户;民政事务局局长徐英伟在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恒镔陪同下到访荃湾多个劏房户;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到深水埗及长沙湾,探访劏房户及公屋住户等。

10月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立法会发表了2021年施政报告。

她表示,让市民安居是房屋政策的首要目标。未来十年(即2022年至2031年),特区政府已觅得约350公顷土地,可兴建约33万个公营房屋单位。

资料 | 香港中联办官网等

校对 | 罗晶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