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被隔离的你,有没有莫名低自尊、抑郁、想自杀?

撰文丨林大白(复旦大学 神经生物学博士生)
鱼 米(北京大学 基础心理学硕士)
责编丨浦肯野
排版丨小箱子
天上大雁在排队南飞,地上蚂蚁在食物包围,会议室员工在开总结大会,血管里工作细胞在配合突围,肠道壁益生菌在合力产生着消化酶……
“社会”在生物世界中无所不在,自然而然地,社交活动(social behavior)贯穿其中,连接着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
为了更好地抵御、消解外界的各种风险,减少能量消耗的需求,为了互利共生、延续种群的世代繁衍,社会性的物种(如人类)需要有力的社会纽带联系。
图1. 动漫《工作细胞》中不同类型血细胞;
肠道内不同种类乳酸菌肠道菌群形象
然而在现实中,社交隔离(social isolation)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为了控制新冠疫情的传播,隔离区的高墙矗立,而不断变异的病毒株蹑手蹑脚地按动了隔离重启键,让隔离的高墙建了又拆,拆了又建。
对于高墙内的社会性动物来说,社交隔离又会如何影响我们的大脑和生活呢?
01
获得潜在的“糖”
——社交行为的动机
社交行为与生俱来,社交接触的动机可能就根植于积极或消极的情绪状态。适当的社交活动往往令人身心愉悦,而社交隔离则会产生令人不愉快的情绪,为了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我们倾向于进行适当的社交接触。
本质上,动物进行社交活动是为了得到潜在的奖赏(例如获取食物、技能、信息等其他资源),因此,不难想象社交活动时大脑奖赏环路也参与其中,包括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 VTA)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以及伏隔核(the nucleus accumbens, NAc)[2]。
已有研究表明,社交隔离带来的孤独感这一现象和机制在不同的社会性动物物种间是保守的,因此许多研究通常以同为社会性动物的啮齿动物小鼠作为模式生物,由它们入手, 观察社交隔离带来的脑中的变化。
02
失衡的多巴胺系统
——社交隔离对脑的影响
如前所述,奖赏环路与社交行为有关,而参与其中的中脑边缘多巴胺(dopamine, DA)系统自然参与了社交活动的功能调节,这一机制主要通过中脑皮层通路中脑边缘通路实现[3]。长期的社交隔离则会使脑中依赖多巴胺系统参与调节的神经元功能发生紊乱。
图2.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四条主要DA能通路分布[4]
VTA位于中脑,发出投射纤维主要到达边缘皮质,组成中脑皮层边缘系统:DA神经元通过中脑皮层通路(蓝色)投射到皮层;通过中脑边缘通路(红色)投射到伏隔核。在中脑黑质的DA能神经元投射到纹状体,形成黑质-纹状体通路(黄色)。结节漏斗通路(绿色)是由从上丘脑投射到垂体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构成。
不同脑区的DA能神经元在社交活动中功能各异:社会老大哥神经元住在VTA区激活它们会使小鼠趋向于社交活动社交隔离神经元住在中缝背核(dorsal raphe nucleus, DRN),它们一激活,小鼠便会重现社交隔离经历,而抑制这些神经元则会让小鼠在社交隔离之后难以恢复社交活动的习惯[5]。
那么具体的小鼠社交隔离实验是如何操作的?研究人员又是如何界定小鼠更加渴望社交的行为呢?
2.1
小鼠的社交隔离模拟实验
研究人员将群养的小鼠(每笼4只)单独分笼饲养24小时进行急性社交隔离,分为未处理群居组、旧环境独居组、新环境群居组、新环境独居四组,分别记录不同组别小鼠的DRN核团内DA神经元的AMPA受体与NMDA受体电位的比例,以检测突触连接强度即神经元功能的改变。研究发现经过急性社交隔离24小时后,无论是否换了新环境,独居小鼠相较于群居小鼠,它们脑中DRN核团DA神经元的突触联系会增强[5]。
图3 小鼠急性社交隔离实验设计及电生理结果
进一步,研究者通过观察实验小鼠与陌生幼年鼠的接触对实验鼠的社交渴望程度进行评估。经过社交隔离,实验小鼠与陌生幼鼠的接触交流变得更为频繁,刚从隔离区出来的实验鼠蹭蹭幼鼠的触须仿佛在说“孩子啊,你知道我心里有多苦吗?都没鼠跟我聊天,空气里没有一丝鼠味,俺想跟你聊个够啊”。
图4. 社交隔离后的实验鼠与幼鼠的交流增加,DRN核团内的神经元可记录到更多的放电活动。
2.2
社交隔离影响的其他脑区
除了DRN之外,社交隔离还会影响其他脑区的功能。“我在哪儿?我咋学不会找路了?别来烦我,想打架!”大概是社交隔离鼠类的内心独白。大鼠经过长期的社交隔离(8周),其海马区的神经递质谷氨酸和谷氨酰胺的水平降低,空间工作记忆受损[3]。
社交隔离带来的影响也会体现在前额叶皮层,导致记忆认知能力下降、学习能力下降;作用于伏隔核和尾核,使多巴胺和五羟色胺的分泌增加,让它们更想单独静静,也会变得对同类更有攻击性[6-8]。从啮齿类动物实验中研究者获取了以上认识,那么在我们人类中也存在类似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吗?
2.3
社交隔离的人类实验
志愿者经历“10小时的禁食期”-“提供吃喝、不隔离恢复期”-“10小时社交隔离期”三个阶段的体验,分别在每个阶段之后看一些朋友谈笑风生的图片(社交线索)、美丽鲜花(对照线索)、多汁意面和新鲜树莓的图片(食物线索),然后进行脑部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RI, fMRI)。
在每个禁食或是社交隔离阶段之后,志愿者还需要填写相应的感受量表,例如在禁食之后对食物的渴望程度打分,在社交隔离之后再对社交渴望程度打分,或是在提供吃喝还有其他人陪伴的恢复期对鲜花图片的喜爱程度打分。
从志愿者填写的量表结果来看,经过社交隔离后人们会更加渴望社交接触;经过禁食后也会更加渴望食物。
换而言之便是,画饼充饥充不了饿,望梅止渴只会更渴,“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而研究人员分析fMRI的结果发现,原来社交隔离被激活的脑区原来和饥饿相关的脑区是有一部分重合的,主要是中脑黑质区(substantia nigra, SN)及腹侧被盖部(ventral tegmental area, VTA)。两方面的结论相联系,短期的社交隔离将引起人类似于饥饿感的社交渴求[9],而这种渴求的神经基础可能在于相同脑区的激活。
由于SN中DA能神经元占该全部的70%左右,因而该脑区的fMRI信号增强很可能主要反映了该脑区的DA神经元变得更为活跃。短期社交隔离(10小时)如此,那么长期的社交隔离下大脑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图5. 人群急性社交隔离实验范式。阶段1. 测试志愿者社交联系的基准水平;阶段2.社交隔离/禁食阶段;阶段3.看图CIC任务完成量表填写,随后fMRI扫描大脑实时变化。
虽然研究人员没有做该部分的实验,但现有的实验结果提示SN/VTA在隔离后对于社交线索性渴求的高低在受试者中具有差异,而这些差异可能与个体的长期孤独感(chronic loneliness)相关。
比如有的人长期一个人待久了,本身就不太喜欢和很多人待着,可能本身SN/VTA脑区就不太活跃了。大脑“指挥”着我们活动,而社交隔离影响了我们大脑的功能状态,进一步又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哪些影响呢?
03
身心的双重暴击
——社交隔离对生活的影响
3.1
社交隔离和死亡风险
社交隔离可能是造成个体死亡的风险因素[10],通过对168489名美国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社交隔离和吸烟、肥胖、高血压以及高胆固醇等疾病危险因素有着类似的死亡风险率。
实际上,客观存在和主观感受到的社交隔离都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个体的死亡风险率。Holt-Lunstad 等人的元分析纳入了70项相关研究,探讨社交隔离、孤独感、独居和老年人死亡风险的关系,这里的社交隔离是指一种长期缺少社会联结,缺乏社会交流和社会活动的客观状态,而孤独感指的是一种感到被孤立、缺乏联结的主观感受,独居则是一种独自居住的状态。
研究数据表明,社交隔离、孤独感、独居都会增加老年人早死的风险,其中孤独感带来的死亡风险率增加了26%,社交隔离增加29%,独居增加32%[11]。
图6.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们不得不戴上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3.2
社交隔离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社交隔离会给人群健康带来哪些影响,以至于会提高死亡风险呢?实际上,处于社交隔离状态的个体可能会更容易形成不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吸烟、运动不足,也会带来睡眠质量变差等问题。
以上方面又与健康生理状态息息相关,可能会导致血压、血脂升高、血液内C反应蛋白浓度升高以及免疫功能下降等影响[12],从而影响身体健康。另外,也有研究发现,我们社会关系的规模和质量可以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从而影响个体的寿命。
一般来说,拥有更多支持性社会关系的个体会更健康和长寿[12],这一发现也提示我们社交接触的状况会影响我们的生命健康。
3.3
社交隔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除了身体健康水平外,社交隔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已有研究发现,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社交隔离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长期的影响,一项针对4746名青少年社交隔离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发现,社交隔离可能会让个体更容易产生低自尊的心理,增加个体抑郁焦虑和自杀的风险[13]。
图7. 社交隔离带来个人的抑郁倾向
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人们不得不减少社交,限制外出,而这种环境给心理健康状态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项英国的研究招募了3077名被试者,研究调查了他们在隔离期间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状况。
结果发现,在封闭隔离期间,随着隔离时间增加,人们会有更强的自残和自杀的意念,即使其总体的焦虑和孤独感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对心理较为脆弱的人群,如年轻群体(18-29岁)、弱势群体或之前已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个体来说,社交隔离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带来更为严重的影响,需要有效的干预措施才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14]。
如果说社交隔离已经发生,那么如何才能减轻以上的情况,尽量重回身心健康的正常水平?
3.4
如何应对社交隔离带来的不良影响?
实际上,社交隔离不一定完全是不好的,对一部分人来说,短时间的社交隔离可以促成一些事情,例如独立思考、重新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人群而言,长期独居,缺乏社会联结和社会活动会给个体带来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在现今新冠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维持身心健康在长期社交隔离下有着新的挑战。出于防疫考虑的社交隔离,与现实社交活动的不断割裂,加之担心自身罹患新冠的焦虑,和经济低迷时的担忧,深深地影响着每个人的心理健康。
那么,该如何应对社交隔离带来的不良影响呢?这就需要我们个体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对于个体来说,为减少社交隔离对我们心理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仅供参考)
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加强互动
保持忙碌状态,培养爱好,或者做家务等让自己充实起来
适当的运动,让自己保持活力
保持平静,通过正念、冥想等调整情绪状态
当长时间感到焦虑和抑郁时,积极地寻求专业的帮助
图8. 与家人保持联系,加强互动有助于解除社交隔离的孤独感
最后,我们也希望整个社会能够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帮助学校和社区建立有效的心理健康系统,让那些因社交隔离导致心理问题的个体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与支持。
谨以此文勉励我的表弟,希望他早日走出一个人的世界,拥抱更多的可能性;也希望在疫情反复的当下,世界上的邻居们不囿于孤岛索居,珍惜每个身边人,互相搀扶着迎接同一片清朗的蓝天。
END
本文转载自“脑人言”
责编/心与纸
向左滑动,查看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新媒体传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