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光荣传统 赓续红色血脉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光明日报记者李慧 胡晓军 靳昊 刘华东 周晓菲 钟超 章文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

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一系列伟大精神,蕴含着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精神密码,成为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精神之光,指引中国共产党越过万水千山,创造百年辉煌;精神之光,跨越时空,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回望来路,眺望征途,中国共产党人将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坚定信念,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

精神伟力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今年5月,上海兴业路76号,闭门修葺的中共一大会址,紧闭的门窗没有隔绝天南海北游人的参观热情。

在这里执勤的安保人员,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场景:今年以来,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他们来到这里,展开党旗,重温入党誓词。

100年前,那群高呼“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的年轻人,从各地聚集到这里,燃起黑暗中国的点点星火,点亮古老民族的复兴希望。

100年后,这座石库门建筑周围,早已楼宇林立、广厦参天。它见证了中国的沧桑巨变,而它所承载的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却永不褪色、永不改变。

百年风雨,激荡着悲壮、豪迈、光荣的恢宏史诗。真理的光芒、精神的伟力,穿过时光的隧道,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

视死如归的革命英烈、沥血孤营的沙场将士、毁家纾难的仁人志士、朴素深情的烽火家书……采写抗战精神述评的过程中,记者一次次被革命先烈的故事所感染。这些革命先烈用热血和生命谱写的不屈抗争历史,蕴藏着一个民族涅槃重生的精神密码。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4周年,位于北京丰台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了“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战文物专题展”。展览共展出500余件套精选的历史文物、80余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参观游客络绎不绝。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在他们的慨叹和泪水中,记者感悟到抗战精神的传承和赓续。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中,有一件特殊的展品——志愿军老战士张兆堂与火神山医院医护人员互敬军礼的照片。2020年年初,患上新冠肺炎的张兆堂在火神山医院医护人员的救治下康复出院。“最可爱的人”与“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相互致意,伟大的精神力量喷薄而出,薪火相传。

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力量,穿着单薄棉衣、拿着落后装备、吃着冰雪就炒面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摧垮了穿着羽绒服、拥有最先进武器、吃着牛肉喝着咖啡的敌人。

在上甘岭,鏖战43天,“联合国军”发射了190多万发炮弹,投下5000多枚炸弹,出动飞机3000余架,坦克近200辆,把山头炸掉两米,却依然没能跨越这两座小山包。

“这一战能胜利,凭借的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毅力、决心和必胜的信念!”展览现场,志愿军老战士刘健这样说,70年过去,他的眼神坚定一如当年。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天刚微亮,83岁的湖南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村民朱中雄早早来到祖宅打扫卫生、整理摆设,迎接从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端坐在堂屋的长凳上,他为游客一遍遍讲述着发生在这里的“半条被子”的故事。

朱中雄是故事主人公徐解秀的儿子。1934年11月,一支红军部队驻扎在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在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此后,老人逢人就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半条被子”的故事背后,是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念兹在兹的情感与牵挂,是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不变情怀。

“瓜连的蔓子,蔓子连的根。老百姓连的共产党,共产党连的人民。”从延安时期起,陕北就有这首民歌,传唱至今。

1940年,爱国华侨陈嘉庚回国慰劳考察,蒋介石准备接待经费8万元;陈嘉庚到延安后,毛泽东请他吃晚饭,桌上只有白菜、咸萝卜干,外加一味鸡汤。这味鸡汤,是邻居老大娘得知毛主席有远客,特地送来的。后来,陈嘉庚在缅甸仰光华侨欢迎会上说:“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就是那顿饭,让陈嘉庚看到了国共两党的差别,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一个政党的最高领导人与人民同甘共苦,人民还有什么理由不拥护,还有什么困难战胜不了呢?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从井冈山时期“不拿群众一个红薯”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到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发表“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和人民情怀始终如一。

在江西崇义县乐洞乡白茅坪,有一棵郁郁葱葱的梅子树,它在这里已经静候了87载。每年的清明、冬至,当地村民都会自发来到梅子树下,为长眠于此的一位红军连长扫墓、祭奠。一代接一代,至今已经坚持了87年,梅子树也默默地为红军连长遮风挡雨87年。

1934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部队到达乐洞,进行短暂休整。休整期间,红军深入群众、访贫问苦,号召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得到了白茅坪群众的拥护和支援,演绎了一曲军民鱼水情深的颂歌。

长征路上,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栉风沐雨,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靠的就是始终把“人民”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

以真理光芒照亮前行之路

上海兴业路的石库门,嘉兴南湖的红船,井冈山麓的八角楼,长征路上的泸定桥,延安的宝塔山……这些记录下一个个历史时刻的地理标识,承载着红色记忆、闪耀着时代光芒。

精神的火炬,代代相传;精神的火焰,永远向上。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这些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江西广大干部群众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矢志不渝地赓续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

在井冈山小井红军医院旧址的一个角落,青草和野花的掩映下,立着一方矮矮的墓碑,上书“魂归井冈,红军老战士曾志(1911.4—1998.6)”几个字。

工作之余,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后勤保障处职工蔡军常来到这里,向学员和游客们讲述女共产党员曾志的故事。

在筚路蓝缕的革命年代,曾志强忍骨肉分离之痛,将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托付他人;新中国成立后终于重聚,已是领导干部的她却不徇私情,让儿子留在井冈山继续务农;孙子想办个“农转非”,她断然拒绝;去世后,她留下遗言“我的骨灰一部分埋在井冈山一棵树下当肥料”……

蔡军便是曾志的曾孙。“我会继续讲好太奶奶的故事,把井冈山精神分享给更多的人。”面对游客敬仰的目光,蔡军动情地说。

精神之光,烛照前行的方向。

走过百年,踏上“新的赶考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面对新的征程,中国共产党人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断引领民族复兴航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光明日报北京10月16日电 记者李慧、胡晓军、靳昊、刘华东、周晓菲、钟超、章文)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17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