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
无障碍
下载电脑版
腾讯网已推出全新客户端
不再提示
更丰富的
原创内容
更及时的
热点推送
更贴心的
推荐效果
建议升级到更加稳定好用的腾讯新闻客户端
一键下载体验
下次再说

0

评论

收藏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以中介机构为名的非法集资——远离非法集资……

图片
编者按
2010年4月16日至2012年底,犯罪嫌疑人吕某伙同王某在准格尔旗沙圪堵镇以“鄂尔多斯市金利洋担保有限公司”名义,以月利率2%-2.5%为诱饵向201名不特定对象非法吸收存款659万元。吸收的资金用于前期办理煤矿灭火工程、灾害治理区项目、改建准格尔旗蒙刑旺籽种植业专业合作社、高利转借他人、归还本金及支付利息,其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群众财产安全。
风险提示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具有极强隐蔽性。不法分子为获取公众存款打着所谓国家支持的“高大上”项目的幌子,租用豪华办公场所,甚至邀请明星、社会名流站台背书,欺诈性较强,社会公众易上当受骗。
2.树立科学理性金融投资消费观念,客观评价自身风险认知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符合自身风险偏好的金融产品,注重风险辨别,切勿只顾追求高收益投资了风险不明的项目。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明确规定“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非法集资中获得经济利益”“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收集整理了近年来非法集资典型案例,提醒社会公众面对花样繁多、高利诱惑的非法集资,要善于思考和辨别,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提高风险意识,防止上当受骗。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后发表评论~
已显示所有评论

热门应用

腾讯新闻·电脑版
腾讯新闻·电脑版
24小时陪你追热点
点击下载
QQ浏览器
QQ浏览器
4亿人的AI浏览神器
点击下载
腾讯新闻·电脑版
腾讯新闻·电脑版
24小时陪你追热点
点击下载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