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器官捐献卡当爱情信物”,体现爱与豁达

“将器官捐献卡当爱情信物”,打破观念禁忌是化解器官移植供需矛盾的第一步。

文1178字,阅读约需2分钟

▲10月21日晚,在一场基层官兵集体婚礼上,一位新娘把遗体器官捐献卡作为爱情信物交给自己的爱人。图/中新视频截图

文/罗志华(医生) 编辑 徐秋颖 校对 吴兴发

10月21日晚,武警河南总队焦作支队为长年奋斗在一线的基层官兵举办“军地情 爱之歌——月亮代表我的心”的集体婚礼,8对新人喜结连理。在爱情表白环节,一位军嫂把遗体器官捐献卡作为爱情信物交给自己的爱人,她向爱人表白,“如若有一天,我非自然离去,作为我的直系亲属,我希望你能为我签字,捐献我的有用器官,帮助他人延续我的生命”。

很多人可能不太愿意接受这样的表白方式,因为在婚礼现场,“白头偕老”“早生贵子”等吉利话才是应景之语,“遗体”“器官”等与死亡有关的词语,在婚礼喜庆的气氛中显得格外突兀。由此看来,这位军嫂对新婚丈夫的生死相托极富个性,不仅隐含着深深的信任与爱,而且体现得尤为开明与豁达。

“未知生,焉知死”,道出了生死相依、向死而生的生命智慧。夫妻之间一生相托,托付的既是生命这根长线,更是死亡这个终点。以此而言,在婚礼上表白“身后事”,也是一份有始有终、相守一生的承诺。

事实上,近年来无论是年轻人初婚,还是中老年人再次步入婚姻的殿堂,相互承诺遗体器官捐献的夫妻越来越多,勇于打破禁忌、大胆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彰显风俗的改变和社会的进步。

▲2021年3月6日,福州6岁女孩病逝后捐献多个器官,母亲选择把这句话刻在碑上纪念她。视频/新京报我们视频“暖1度”

从遗体器官捐献的角度看,还有很多类似禁忌需要打破。比如,死后要保持遗体完整等旧有观念。在一些案件中,需要进行遗体解剖,方能更好地了解真相,但一些死者家属宁可冒输掉官司的风险,也不愿意实施遗体解剖。

既然连必需的解剖都拒绝,主动捐献遗体器官就更无从谈起。假如更多人能够打破类似禁忌,那么遗体器官捐献严重短缺现象,有望得到大幅缓解。

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和实现捐献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根据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1 年 10 月 24 日,志愿登记人数高达394万余人。

当然也要看到,器官移植需求与器官捐献数量之间仍然存在巨大缺口,鼓励捐献仍任重道远。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每年约有30万因末期器官功能衰竭需要移植的患者,但仅有1万多人有机会获得器官移植,供需比例为1∶30。

化解器官移植供需矛盾,还需要各方持续努力。诸如“将器官捐献卡当爱情信物”等既富有爱心、又敢于挑战落后观念的做法,理应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效仿,从而带动观念转变,激励更多人主动捐献遗体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