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新闻《一线》 肖然
10月25日,科大讯飞在第四届全球1024开发者节上发布了讯飞开放平台2.0。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人工智能红利到来的核心标志,首先是要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场景。第二,这个场景是可以规模化推广的。第三,能用统计数据证明应用成效。而这背后,集结更多的开发者是做大生态的前提。
他表示,开放平台2.0的核心是联合行业龙头共同来搭建基线底座,以行业低代码与零代码开发平台面向开发者开放应用场景,征集应用创意。截止2021年10月,科大讯飞的开发者已有265万,年增速69%。开发者团队40%来自新一线城市,87%来自30岁以下。
科大讯飞现在提供了400多项人工智能能力。但是随着产业数字化的推进,更多的传统产业也需要人工智能。科大讯飞CEO吴晓如表示,过去,要提供一个优质的结行业解决方案,实际上非常困难。理由是,行业专家与技术专家间存在理解的鸿沟。而升级版平台的目的,就在于让产业链的各方都能深入参与及完善。
他还表示,科大讯飞已经筛选出了包括金融、医疗在内的18个赛道,希望吸引到超过百万的合作伙伴。为此每年公司还将在整个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上投入5个亿的研发基金。因为整个产业数字化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机会。
以下为吴晓如与媒体的对话:
Q: 科大讯飞如何定义自己在行业数字中的角色?与其他玩家比,差异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A: 讯飞是一个TO B基因的企业。过去几年,我们的技术应用是分了两个方面,一是将技术授权给开发者,二是我们自身形成了面向行业的方案。在这些领域中的领头企业,一方面有场景,二来它愿意和我们握手走得更远,共同解决行业问题。比如,我们和浦发银行去做合同和单据的审核,他可能就要提供这种场景,我们研发团队需要和对方一起配合做出行业模型。此外,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是,我们基本上不去做和他们有冲突的事情。
Q: 科大讯飞已经进入了很多行业,我们选择进入一个新行业的背后逻辑是什么?落地过程中有没有优先级?
A: 今天筛选出来的这些行业,都经历了数个维度的分析,第一是共性问题,比如像农业,虽然没有做,但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怎么去对农产品进行生产培育,有它共性规律。第二个维度实际上是和合作伙伴及龙头企业,一起摸索出来有价值的基本方案。两者结合起来,通过市场摸排,有合作伙伴愿意和我们一起去开拓,这三个方面都吻合,这样的行业就有较大的潜力。
基于这三个基础,第一批先梳理出来18个行业。其中,确实有优先顺序,有些相对来说,已经成熟了,我们继续扩大应用推广。有些基线系统已经形成了,下一步则是如何和更多合作伙伴完善。
Q: 汽车行业是最近很火热的话题,科大讯飞在相关领域的探索是怎样的?
A: 讯飞一直是汽车智能化里,比较重要的参与者。今年我们的一个核心技术突破,就有一个与汽车辅助驾驶相关的。我们参加了全球比较重要的一个关于汽车的检测标准。但目前汽车的最终客户数目相对较少。还需要跟很多车厂去推广。
其次,即使是不同汽车厂商,所需要的一些产品是比较标准化的。同样的智能座舱,虽然有一些定义不同,但是基本是相同的。在智能座舱中,讯飞只能提供一部分东西,更多的我们也需要一些合作伙伴一起完善。
Q:在智慧医疗方面,到明年会有一个什么样动作?
A:我们原来在医疗里面提供的是一种叫智医助理的产品,它帮助医生去诊断。但是现在再往下,我们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产品正在推广,比如区域疫情防控的系统。系统帮助人们去识别传染病的传播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