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卡脖子”这家公司创始人“师夷长技”,高领、GGV组团投资

‍‍‍‍
导读
THECAPITAL
图片
据悉,本轮融资卡伦特将用于CAD产品的进一步打磨和智能化开发。
本文共3139字,约4.5分钟
作者 | 潘蕾伊 编辑 | 吾人
来源 | 融中财经
(ID:thecapital)
近年来, 贸易摩擦、科技封锁等事件频发,为避免“卡脖子”,发展国产工业软件已上升为国家级战略。
在此背景下,近日,在线协同电气设计平台和电气元器件门户平台厦门卡伦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伦特”)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高瓴创投领投,GGV纪源资本联合投资,沧澜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据悉,本轮融资卡伦特将用于CAD产品的进一步打磨和智能化开发。
天眼查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2月25日卡伦特曾获得过一笔来自得厚元投资的天使轮投资,但是具体的交易金额并未公开。
资料显示卡伦特是在线智能协同CAD网页版设计系统,不需要安装庞大的CAD设计软件,通过浏览器接入,全球覆盖,数据存储在云端, 版本实时更新,无需设立专门的IT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在工业设计软件领域从云端 “弯道超车”,打破国外垄断,实现自主可控并不断创新突破,目前在全新的赛道稳居第一方阵。
01
师夷长技
云集了AutoDesk前工程师是卡伦特公司背景中最为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推动公司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
也许非业内人士对AutoDesk这家公司并不了解,但其实际是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公司之一,Autodesk公司始建于1982年,是全球的二维和三维软件的行业龙头,我们所熟知的Autocad,3DS Max就是公司拥有的知名软件,也是相关领域行业设计的标准。
其领先的设计软件和数字内容创建公司,用于建筑设计、土地资源开发、生产、公用设施、通信、媒体和娱乐。始建于 1982 年,Autodesk 提供设计软件、Internet 门户服务、无线开发平台及定点应用,帮助遍及 150 多个国家的四百万用户推动业务,保持竞争力。公司帮助用户 Web 和业务结合起来,利用设计信息的竞争优势。
AutoDesk 8月25日发布的最新第二季度的财报显示,其收入同比增长了16%至10.6亿美元。更重要的是,帐单增加了29%至10.15 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季度Autodesk的帐单量增加了29%至10.15 亿美元,这意味着去年因新冠肺炎而延迟的现金收款恢复。由于AutoDesk和客户签署的是年度订阅协议,因此公司存在很多的递延收入,订单量的增加同时意味着AutoDesk未来收入的增长。
卡伦特成立7年就能够实现弯道超车并成为赛道里的头好种子选手,这与卡伦特的创始团队有直接联系,其创始人杨传耀就曾任Autodesk的软件研发工程师,其团队部分成员也来曾经任职于Autodesk,以及一些南洋理工大学教授等国际专家,可以说其团队都是资深工程师和国际著名协同设计专家。卡伦特最初成立于新加坡,主打一款基于线上、无需安装的CAD软件“CurrentCAD”,创办后很快拿到了新加坡一家风投公司的投资,还得到了Amazon、Google和AliCloud的资助。
股权架构方面,天眼查公开信息显示,近日,厦门卡伦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伦特”)新增股东上海高瓴辰钧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苏州纪源皓元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苏州纪源皓月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分别为7%、2.13%、2.87%,对应高瓴创投持股7%,GGV纪源资本持股5%。
对于本次对卡伦特的A轮融资,GGV纪源资本全球管理合伙人符绩勋表示:“数字化正在快速渗透复杂传统的工业场景,而上游研发设计阶段的CAD软件是绝佳的切口,设计内容直接关系到渲染仿真、流程管控甚至成本核算。优秀的工业软件不仅要求团队强大的产研能力,更需要深厚的产业理解和大量最佳实践的经验。卡伦特CurrentCAD拥有大量经验丰富的业界和学界顶尖人才,完全自主创新研发底层算法,产品在性能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作为一家云原生工业协同设计平台,卡伦特覆盖建筑、电气、机械结构等通用场景,多年沉淀厚积薄发,利用AI技术不断提高产品的智能化价值。
此外,高瓴合伙人、高瓴创投软件与硬科技负责人黄立明表示:“我们正在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拥有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不仅是当下突破 “卡脖子” 困境的刚需,更是我国工业长期发展的基础设施。在工业软件体系中,CAD 平台市场规模大、前景广阔,与此同时产品实现难度高、壁垒强。卡伦特团队在这一领域实现了可贵的突破:以 AI 智能切入,团队自主研发的云原生 CAD 智能设计软件目前已成为全市场的头部产品,受到用户的广泛认可。我们相信,以卡伦特为代表的这批创新企业将加速实现核心软件的国产替代,高瓴也将长期关注工业软件领域,帮助企业实现高速成长、创造长期价值。”
02
卡脖子的CAD
CAD 是工业软件体系中研发设计类软件的核心之一。纵观全球,CAD 市场目前仍然是海外巨头主导,基本上都被美、法、德三国所垄断,尤其是在CAE领域,美国更是霸主般的存在。
其中达索、欧特克、西门子等巨头占据着技术和市场优势。据 IDC于2016年发布的数据显示,达索、欧特克、西门子以及 PTC 占据了全球 CAD 市场 72%的份额。中国市场同样如此,国内自研产品仅占整个市场的10%不到,工业设计软件的稀缺性是当下中国卡脖子问题之一。
卡伦特的AutoDesk工程师和国际知名协同软件设计专家为卡伦特独立自主研发了云原生CAD智能设计软件的几何引擎。
卡伦特创始人CEO杨传耀介绍:“卡伦特在CAD的AI智能算法方向进行持续的研发,并不断拓展新的落地场景。在智能电气设计、智能拼版、CAD建筑图纸智能化处理、三维CAD智能设计、CAD智能教育等AI相关垂直领域已经取得积极的进展。”
要解决传统CAD设计通常从零开始,且还面临着沟通协作困难,图纸文档不兼容,知识复用难度大,工作量大,无法直接交流等一系列问题,卡伦特科技从初始阶段就以CAD协作设计和AI智能为突破口进行研发,旗下产品CurrentCAD更加关注利用AI实现知识复用,智能化设计,通过在线的方式实现更低成本更高效的办公。
CurrentCAD软件可以有效地提升协作效率使得用户办公得到质的提升,平台允许同一个项目组的所有成员协同工作,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项目的研发、设计、沟通交流、审核等工作。不仅如此CurrentCAD还可实现项目模块的流程化管理,从项目立案到中间设计以及最后交付,所有数据文档和沟通信息在平台上均有迹可循。
国内的设计软件市场依然不容乐观,卡伦特市场总监刘庭介绍,CAD软件属于工业软件,国内市场被国外软件占据了大部分份额,“尤其像CAD、CAE等基础软件,基本被国外软件垄断,CAD80%以上是国外份额,CAE就更不用讲,我们国家在这方面面临被‘卡脖子’的情况。当你的核心技术被别人卡住,我们中国的企业发展就会受到限制。”
目前,卡伦特在线CAD设计已为上千家企业提供在线CAD服务,客户范围囊括建筑、机械、电气等行业。典型客户有碧桂园、上海电气、中冶长天国际、金龙客车、路达等。
据了解,CurrentCAD现阶段以服务中腰部以上规模的大客户为主,下一阶段会面向中小企业推出新的服务模式。
03
增速可期
2020 年 8 月《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 展的若干政策》将工业软件纳入重点支持的范畴,国产替代大势所趋。据工信部统计,2020 年我国智能制造就绪率仅 7.9%。同时工业软件是唯一一个与国外同行不断拉大差距的工业技术领域,亟需加强发展。2020 年我国工业增加值总量占全球比重超过 20%,同年我国工 业软件市场规模同期仅占全球 6%。鉴于我国工业增加值的全球占比,我国工业软件行业高增速有望持续。长期看,未来将达到与我国工业增加值地位相称。
图片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中国 3D 市场复合增速 23.93%,高于全球增速。2019 年全球和中国市场空间分别为 56.8 亿美元和 38 亿元,全球市场空间约为中国 10 倍;全球 3D CAD 市场保持 3.59%的 复合增速,中国 2D CAD 市场保持 23.93%复合增速,可见国内 CAD 市场成长空间广阔。
全球 CAD 市场保持稳定增长,预计 2022 年突破百亿美元,将长期保持高景气度。根据 BIS research 预测,2019 年全球 CAD 市场空间为 81 亿美元,全球 CAD 市场 2018- 2023 年均增速约 8.5%,2023-2028 年均增速下降至 4.27%。2018 年 2D CAD 占比为 26.4%, 未来十年预计将会小幅下降,最终稳定在 24%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种因素的叠加下中国 CAD 市场空间有望超预期。据估算 2021 年、2025 年 中国的CAD 市场空间分别为 115 亿元和 220 亿元,复合增速为 17.78%,远高于全球增速。2021 年 2D CAD 和 3D CAD 的市场空间分别为 19 亿元和 95 亿元,未来四年分别 保持 19.47%和 17.43%的复合增速。下游领域中,教育行业的增速为 36%,显著大于 其他领域,教育行业需求将成为未来业绩支点,3D 增速与 2D 基本持平。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END
欲入读者群,请加小助手(RZZG2006)
融中热搜
GP观察
人物
达公司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