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巨头”高管竟没有名片!进博会留下怎样一道思考题?

图片
“不好意思,我们已经不用纸质名片了,这也是减少碳排放的小小举措。”采访结束后,记者向西门子艾闻达高级副总裁、全球合伙人宛兵索要名片时,他如是回答。整届进博会期间,记者走访上百家企业,只收到4张名片,同时还发现交换名片的场景,摆放名片的展台都正在减少。
进博会正在越来越“绿”。不仅设立能源低碳及环保技术专区,走进几乎任何一家场馆,主打低碳甚至零碳的展台都目不暇接。
至少从记者观察来看,低碳办展并没有停留于纸面或者口头的自我标榜。科思创首次参展就购买了风力发电项目进行碳抵消;讲究颜值的美妆及日化用品专区为求低碳,不惜牺牲颜值,欧莱雅和雅诗兰黛等展台材料均可回收再利用;达能展台的工作服由塑料瓶循环制成,据说16个瓶子就能制造一件外套;玳慕香槟将停止所有外包装或礼盒的生产和使用……
同时,更为宏大的“双碳目标”应用场景也正在进博会上展现。本届进博会期间,全球首发的SGS微软数字化碳管理智能云平台,能够为企业选择最合理的碳排放计算,确保符合国内外的碳排放标准要求。西门子的“产品碳足迹可信精算与追溯解决方案”,利用区块链技术为碳足迹的披露及核查提供技术支撑。
聚焦“双碳”目标,进博会提供了一个“比学赶超”的舞台。许多外企展商的优秀实践及经验,都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低碳范本。
公众如何提升绿色低碳意识?政府如何探索碳数据体系机制建设?数字技术与绿色产业的“复合型”人才如何培养?这些都是进博会留给我们的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