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盟书:两千年前的血月之夜

图片
“侯马盟誓遗址”由西向东分布的竖坑。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1965年12月,在山西省侯马市东郊浍河北岸的台地上,距秦村约0.5公里的侯马发电厂基建工地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玉片文物,绝大多数为圭形,最长者32厘米,另有圆形及不规则形。经统计共有5000余件,其中可辨认的有600余件。
因为该玉片上文字刊载着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或卿大夫之间,于订盟誓约中所记载的言辞,因此被称作“盟书”。辞文多以朱笔书写,少数为墨笔。
侯马前身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晋国晚期都城新田,自晋文公称霸诸侯后,晋国霸业延续一个半世纪,其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建都新田后取得的。这期间所创造的以晋都新田为代表的新田文化,集晋文化之大成,涵盖政治、经济、军事、艺术、建筑诸多方面,是晋文化的精华部分和高峰所在。
图片
侯马盟书标本及其释文、摹本。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侯马盟书”属于春秋晋国官方文字,出现约在西元前550年,是最早的用毛笔书写的书法真迹。其形体古雅、变化繁多、运笔出锋、蝌蚪笔法、回勾笔意,填补了我国书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空白,使我们在当时司空见惯的青铜铭文之外,见到与铭文字形和风格迥异、真正在社会上流行的发展完善的文字和书法。
1995年10月,“侯马盟书”被评为建国以来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同时,它也是山西省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侯马盟书”为我们研究春秋末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史料,填补了文献记载的某些空白,有助于我们全面客观认识新田时期晋国的历史和文化。
图片
图片
图片
侯马盟书具备了书法的笔法、结字、墨法、章法四项基本要素,是战国时代汉字发展史的鲜活标本。
古人说:“隶书者,篆之捷也。”历史上由古文字系统向今文字系统的演变便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侯马盟书,多以朱色(少数为墨)书于呈圭形的玉石片上,手迹用笔十分生动,落笔重而起笔轻,侧锋起笔,出锋收笔,圆转自如。由于运笔的圆势运动,形成中肥百末锐、钉头而鼠尾的线条,极似许慎《说文解字》中收入的古文,这与古代关于蝌蚪文的记载相吻合。尤其是其中强烈的连笔意识和线条的相互映带,反映了书写速度的加快和用笔技巧的纯。因此,盟书可称为草篆的标本。
图片
侯马盟书是最早的用毛笔书写的书法真迹,形体古雅、变化繁多、运笔出锋、蝌蚪笔法、回勾笔意,填补了我国书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空白,使我们在当时司空见惯的青铜铭文之外,见到与铭文字形风格迥异的,真正在社会上流行的发展完善的文字和书法。
图片
盟书临本
侯马盟书在笔法运动形式方面的进步性和艺术性。商代甲骨文与陶片上保留的书写字迹点画是柳叶形,轮廓变化很有规律,力度也很强,这种线条可能是用摆动的方法书写出来的:手持毛笔,以笔杆上某一点为轴心,手腕一摆动,便可画出这种线条。用提按的方法要达到这种力度和变化的均匀、连续性,几乎是不可能的。侯马盟书字体中把这种摆动的笔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线条更为挺拔、丰满,点画仍然呈柳叶形,但点画的中轴线却呈弧线——这是由于手腕的生理构造所决定的,盟书中连书的点画多了起来,这既显示出用笔越来越熟练,也为以后隶书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来源:考古汇、杨凌书画、山西省博物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