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然断层后,如何引导孩子感知自然?|“寻找榜样园长”系列研讨会

《教育家》10月刊第3期发布了关于自然教育话题的文章,引发了很多园长的探讨,我们继续组织相关内容,以呈现更多优秀的实践成果。

在世界范围内,幼儿户外活动明显减少这一现象愈发受到关注。《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曾采用大自然缺失症一词描绘现代社会的孩子们与大自然缺乏联系的事实。有研究指出,长久与自然隔绝,可能导致一系列身体机能失调,罹患肥胖症、抑郁症、焦虑症的几率都会上升。

在大多数孩子已经与自然断层的情况下,如何改变现状,让孩子和自然重新建立起深度有效的联系?教师怎样走出自然教育中的误区?幼儿园如何开发自然资源,促进孩子成长?

本期系列研讨会就“感知自然”话题,园长们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展示了各自园所的有益经验。

让儿童与自然共呼吸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幼儿园 郁东利

我们身边不缺自然,缺的是如何让儿童感知自然。对于儿童来说,感知自然不应只是一个话题、一类知识、一个阶段的主题课程,而应是保持内容的整体性,让儿童立于其中,与自然和谐共处。

首先,嵌入文化,建构自然教育课程。将二十四节气整合为全面的体系化课程,全方位支持幼儿的学习。观察气候,亲身体验,习得生活。通过清明踏青、谷雨种植、大暑戏水、丰收日采摘,大雪亲子冰雪游戏,在体验式学习中观察感知自然变化并与自然形成有效联结。比如幼儿经历植物的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系列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儿童感知了阳光、空气及水与植物的关系;感知四季的变化;在与自然的互动中潜移默化地理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二十四节气体系课程,在自然资源与儿童经验间建立起一条适宜的通道,让儿童真正与自然融为一体。

其次,融入环境,将自然元素纳入功能坊。让自然与儿童建立起亲密关系。在室内创设石工坊、木工坊、陶泥吧等教室,将自然“装进孩子们的口袋”,不仅展现出自然与众不同的感召力,也形成了彰显美学意蕴的儿童成长空间。

儿童是自然之子,一切顺其自然的“发生”,在儿童的世界才显得纯粹。让儿童回归于自然,在完整、富有质量的环境中自由地成长与呼吸。

自然教育要从孩子抓起

安徽省宿州市埇康幼教集团唐河南幼儿园 李珍珍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孩子们的时光却被电视、游戏占据了。因为过多的接触电子产品,导致他们失去了本该拥有的灵性,换来的却是不应该出现在他们身上的特征,空洞的眼神、懒散的性格,甚至在小小年纪就戴上了厚厚的眼镜。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从多年的亲身经历中得出了一个结论:自然教育要从孩子抓起。我们要让孩子置身于自然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以及体验,使孩子的天性得到最大释放,从而进一步培养孩子的潜能。

首先,我深切地感受到日常对于孩子培养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几个较为普通的方面入手。一是自然体验的随时性。许多人认为接触自然需要来到绿色的世界中,但其实这是一种偏见,我们完全可以改变思路,将自然教育化,做到在课堂上、校园中乃至家庭中都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自然的探索。此时自然的定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绿色的世界。二是不断保持好奇的态度,这是孩子成长的一剂良药。随时随地地让孩子处于新奇中,确实对于孩子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并不能将注意力全放在行动层面的改变上,我们还需提供一个对孩子成长有益的环境。这便是我要提出的第二个观点——校园自然化。这是自然教育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可以做到尽可能地还原自然的样子,让孩子切身感受到自然的气息,最大程度地发挥户外空间对于孩子的教育价值。最后,游戏化。我希望以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从而激发孩子们对于自然探究的向往与热情。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们体验和发现自然,让他们实现全面发展。

将自然教育渗透于心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超越幼儿园 车越

英国BBC做过一项研究,你觉得最好的休息方式是什么?答案是:亲近大自然。自然源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在生活中,自然与我们密不可分。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制定了相应的自然课程。例如:在每个季度都会设置不同的自然科学课程,让孩子从一粒种子,一捧土,一片花瓣中,体会自然的神奇力量。我们的自然区域角,种植着孩子和老师共同培育的种子,鼓励孩子用图画的方式,进行学习记录。让孩子善于观察,热爱自己的劳动成果,从而引发教育深思,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耐心等待,学会坚强,如种子一般经历破土、生根、发芽。

家庭中,我们每周都有不同的自然主题课程,提倡家长带领孩子们走进自然、感知自然,如:躺在草地上感受小草的蓬勃;与种子对话:猜它长大了会是什么模样;对自然的期许等等。同时将自然材料带回班级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说一说在采集过程中,孩子的感受和心情。

我们让自然滋养孩子成长,让长大的孩子保护自然,将自然教育渗透于孩子的心灵,让一颗颗种子在爱中长大。

感恩自然馈赠,徜徉冰雪欢乐园

黑龙江省空军哈尔滨蓝天幼儿园 冯婧

现如今户外活动对于长期生活在钢筋水泥土电梯楼房里的儿童来说更为重要,它不仅是幼儿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而且是幼儿运动的基本形式。

一、结合本土特点,研训先行做引领。大自然馈赠给人类太多宝贵的资源,比如风、比如雨、比如东北独特的冰雪世界。每年临近冬季,我园教师都会开展有关如何开展冬季户外锻炼的教研活动,既能结合本土季节特点和独特的自然资源,又能保证幼儿身体健康和安全。

二、感恩自然馈赠,徜徉冰雪欢乐园。根据每次研讨的方案,我园曾尝试将操场上的积雪堆砌成冰雪迷宫,孩子们在迷宫里自由徜徉,摸一摸、闻一闻,多感官地感知冰雪;还曾浇筑冰场,为孩子们提供冰爬犁、冰尜等冰雪游戏材料。孩子们在冰场上一会摔倒、一会爬起,你拉着我,我拉着你,欢乐无限;定期组织班与班之间的打雪仗比赛、冻冰花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冰雪活动,支持幼儿在大自然中无限徜徉,感知冰、雪、水的特质,感受温度的不同变化,提高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

打造富有探索性的课程资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教育第三幼儿园 何红梅

《指南》中提到:“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需要和发展水平,将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作为发展儿童的重要资源。”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我园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创设具有本地特色的幼儿园环境,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发展。我园地处宾县,大多数幼儿来自农村,经过长期思辨、研讨,带幼儿走出幼儿园,走向大自然,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寻找幼儿的兴趣,追随幼儿的热点,形成一个个富有探索性的课程资源。其中,植物类自然资源是幼儿亲近自然、探索自然的重要形式。这些司空见惯的植物材料,经过老师和孩子们的灵思妙手,变成了一幅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现代风情的艺术品和生活空间。我们利用果壳、玉米秆、芦苇等做装饰画,用玉米、葫芦做成手榴弹,用果壳、种子、树叶、贝壳等制成粘贴画,极具美感。特别是用各种自然材料开设的编织课,更是把传统的手工艺术和现代的手工教育完美地结合起来。

在音乐领域,教师们请来了大自然的乐师。大自然是一首曲子,每一种材料都有一个音符。柳枝、柳叶、竹节、木棍等简单制作后就能发出各种美妙音符。虽然这些材料不够精美,乐声也不够清脆,但孩子们欢快的笑声,足以让大自然也为自己培养的乐师骄傲。只有从自然中了解自然,只有让孩子们充分地融入自然、享受自然、回归自然,才能更好地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

探索玩法 寻找乐趣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东风国际幼儿园 李成

通过与家长的接触,我发现一些家长所谓的高质量养育就是防磕防碰、单单追求高科技等,导致孩子们的世界是用物欲堆出来的新奇,缺少了对自然、对生活的感受力。

作为幼儿园园长,我深知自然会带给孩子更广博的可能性,大自然带给孩子的是终身成长的价值,所以我园开通了每月的线上亲子话题,对家长的认知加以修正。我把幼儿园操场的一块边角弄成了农作物种植区,对于年龄大的孩子,我们一起收土、撒种子,年龄小的孩子先观察,然后浇水。我发现孩子每天放学后都会到那里去看看,开心又惊喜。我们还有社区探秘,让孩子们观察小草、抚摸树叶、喂社区小动物等。孩子们都是三五成群的在那里沟通讲解,释放了久围的野趣和童真。其次,我们还将生活中的废弃品制作成教玩具,比如奶粉罐变成游戏梅花桩、大纸壳粘成车皮滚筒等,让孩子们在常见物品中探索玩法、寻找乐趣。

孩子是非常享受体力、智力,还有情感上的突破的,他们喜欢在玩中获得经验,然后形成自己的思想,最后在表达自己的见解。

提供森林氧吧,探究自然奥秘

黑龙江省哈尔滨尚志市银河幼儿园 李立颖

第一种方法是:从教室中走出去———《迁途教育》就是我们教育活动中的一个板块。我们与城管局,文化局和林业部门协商,在最近的风景区、原始林区划定一个定期活动的区域,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森林氧吧,让孩子们去大自然观察自然生长的奥秘、去找寻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和对自然的敬畏。我们也同科技馆、动物园携手做“关爱下一代联合办学促成长活动基地”,孩子们在那里观察蝴蝶的蜕变,看它是如何从一个蛹变成蝴蝶的过程;观察树干的年轮,树叶的变化,也可以在落叶的时候拾几片叶子回来做成标本。也可以去动物园让孩子们观察动物的模样、习性。

第二种方法是:与周边的种植养殖大户进行合作。我们让其成为户外教育基地,孩子们可以参与劳动。春天和秋天,孩子们可以去我们合作的农户家,自己撒种、浇水、看护,定期去观察它的变化。观察阳光、空气和土壤的关系。当蔬菜成熟的时候,可以去秋收,并把他们亲手种植的蔬菜带回食用,那份快乐可想而知。经过自然滋养的孩子、泥土生发的孩子,其心智和体能真的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说,与其用语言方式教育孩子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不如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让孩子自己亲自去体验大自然的神奇、去读大自然的这部《百科全书》。

开发自然资源,丰富园本教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会发镇中心幼儿园 李银贺

我园是一所有着丰富教育资源的农村乡镇幼儿园,处于独特的农村资源和乡土文化气息之中,一直因地制宜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农村资源教育活动,充分让幼儿去感受、去领略、去体验乡土活动带来的快乐,培养他们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胸怀和能力,以及环保节约的意识和品质。

一、有效利用农村文化资源进行品德教育。环境育人是幼儿教育的特点。我园的省级科研课题《体统体育在农村幼儿园中的应用》就是将传统文化和幼儿园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幼儿了解到劳动人民的淳朴与智慧,体会到农村文化资源的博大精深。

二、有效利用农村自然资源进行美术教育。大自然是孕育智慧的源泉,自然景色时时变化,处处不同,是孩子们用来创作的最好的艺术表现对象,也是引发孩子们创作激情和热爱自然的好途径。我园带孩子进行农作物种植观察,让孩子在与自然物接触的过程中,认识和了解自然物的生长规律,了解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产生热爱自然资源的情感,培养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让自然赋能孩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艺术幼儿园 刘宏

风声在和曲,林声在弹琴。鸟鸣在低语,花儿在摇曳。草地上,树林中,孩子们在嬉戏,在寻找,在触摸,在仰望,在感受……多么唯美的画面。可如今,这样的情境越来越少了,孩子们越来越多的聚集在灯光下,而非在阳光下。缺少阳光雨露的滋养,缺少与自然环境的联结,缺失的是天地之灵气给予人类的养分。

今天的孩子对于自己脚下的土地和身边的自然了解的太少了。我们应该让孩子回归自然,让自然赋能孩子。

幼儿园要有自然教育的理念,尽可能地开发自然资源,幼儿园中的小菜园、种植区、饲养园、观察角……结合季节的外出活动:如春天去找迎春花,去发现小草露头。夏天到百花园去认识各种花卉,到百果园看看喜人的水果。秋天感受丰收的喜悦。冬天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接雪花、堆雪人、冻冰花、做雪雕、赏冰灯。家园共育中,把亲近自然的理念植入家庭教育,如亲子共参与的“丛林挖宝”“骑行天下”等。

大自然的教育是无声的,是美妙的,是神奇的,孩子们要在自然中体验、观察、分析、思考和创造。

以“三园联动”形式在大自然中快乐玩耍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民族幼儿园 葛根格日勒

随着幼儿教育观念的更新,回归自然已成发展趋势。

一、走进自然资源,融进主题教育活动,领略自然风采。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通过让幼儿近距离地观察动植物,来提高他们的洞察力、注意力,培养其主动发现、解答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认为在草地上、沙堆中、操场上的奔跑、触摸与攀爬锻炼了幼儿四肢协调能力,也缓解了电子产品削弱儿童触觉、听觉、视觉、嗅觉等感官发展的问题。

二、挖掘自然资源,充实实践活动内容。一直以来,我们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的模式,以“三园联动”的形式,将农村的天然自然环境资源变成城区幼儿园孩子们开展实践体验的大好天地。在联动效应下,总园成了各分园的基站,而两所分园,也成了集团内幼儿的实践基地。城区的孩子来农村体验秋收,在大自然中快乐玩耍、乐享童年。

三、利用自然资源,丰富自然角,体验乡土乐趣。在环境创设中,我们充分利用自然角,让幼儿体验乡土乐趣。自然角为幼儿提供了长期观察,亲自管理,动手操作的活动场所。在那里,孩子们可以看到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可以亲自采集各种树叶、种子……

总之,我们充分发挥本地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带领幼儿走进自然。这样不但能开拓幼儿的视野,解放幼儿的时间、空间,还能让幼儿在无拘无束的大自然中释放情怀,寻求大自然的奥秘。

自然不远

北京市朝阳区启明东润双语幼儿园(珠江园) 张瑞英

带孩子到大自然里面去。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多带领孩子到公园或郊外的户外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与生活相关的户外活动,如踏青、野餐、露营,户外的学习活动,如观察、写生、记录活动,还可以开展运动、种植和自然探索活动,活动内容可以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的情况而定。

让自然走进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在室内也拥有对自然的感知机会。孩子天生就喜欢寻宝和搬运,他们从自然里寻来的一花一草、一果一叶,都可以搬到室内来。在拼拼摆摆中,给物品或排队或排序,锻炼孩子的观察、分类和比较;在绘画、搭建和制作中,培养孩子对美的感知、表达和表现;在实验、种植、饲养以及制作食物过程中,让孩子发现事物与时空之间的关系。

让孩子参与的活动更加贴近自然。利用自然资源开展各领域活动。如,在不同的季节里让孩子感知天气和事物的变化。春季,幼儿将收集的种子展现在画纸上或种植到自然角里,在幼儿园认养一棵班级树,观察它的四季变化;夏季,在雨中散步和游戏,撑起一把小伞聆听雨滴的声音,雨后到栅栏后面去找蜗牛,循着松土的痕迹去挖蚯蚓;秋季,到农场里去收获蔬菜,到果园里去采摘藏在地里和枝头的果实;冬季,盼望着下雪,来做个溜冰实验,或者开展长跑小健将活动,还可以趁雾霾天气了解空气的知识,开展环保小卫士宣传。

如果你愿意亲近自然,就会拥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到处都能找见自然。

巧用环境 因地制宜 快乐成长

辽宁省北票市中心幼儿园 张丽红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为此,我园坚持 “做玩演于一体,讲自己故事”的幼儿发展理念,为孩子们提供与大自然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机会和条件,使孩子们亲近大自然,建立同大自然深度有效的联系。我们充分利用室内外每一块地方进行精心设置,使环境真正发挥教育化及艺术化功能,为幼儿营造一个丰富、安全、互动、绿色的物质环境。

孩子们走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利用大自然、记录大自然、展示大自然……通过观察、记录、讲述、绘画、制作、表演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展示探索的成效,在幼儿园的各个地方展示幼儿探索的足迹及作品,更加增进了孩子们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我园户外设置了种植区、采摘园、沙水区、动物养殖区、玩泥区、安吉游戏区……例如以四季为主题,感知春的希望(每班一块种植园,自己商量种什么并播种)、夏的成长(浇水、施肥、除草)、秋的收获(采摘自己种的玉米、豆角、果实等)、冬的勇敢(不畏严寒,堆雪人、打雪仗)。孩子们在探索过程中,既感知大树、花草、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又了解鸽子下蛋、幼鸽的成长过程……就这样周而复始,孩子们其乐无穷。

激发向往自然、热爱生命的内驱力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幼儿园 原媛

自然教育是在自然中体验、学习关于自然的知识和经验,面对与自然断层的现状,我们可以尝试从另外一个自然教育价值出发去创造与自然联系的可能,即幼儿与自然的接触是为了建立生态的世界观,遵照自然规律行事,以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例如,幼儿园普遍投放的动植物饲养角就是为了实现这一教育价值。我们应把饲养动植物作为链接幼儿与自然的介质,关注情感的启迪和提升,进而激发幼儿向往自然、热爱生命的内驱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饲养应尽可能实现周期性,如植物从种子培育到收获果实,动物从胚胎发育到成年乃至于死亡。

以孵小鸡为例,孩子们用保温箱呵护种蛋,按照要求翻蛋、照蛋、调温、记录,足足耐心等待21天,小鸡破壳而出,幼儿惊喜不已;接生、喂药、喂水、喂食,幼儿从未感受到的“被需要”是如此幸福;带着小鸡去散步、小鸡长大后恋恋不舍地教给后勤爷爷帮忙饲养,幼儿在持续的关注、饲养、照顾、担心、喜悦、悲伤中将情绪情感累积,形成自然与个体“价值观”。

正如《寂静的春天》的作者雷切尔˙卡森所说的,知识的重要性远不及感受一半。如果信息是种子,日后可以成为知识与智慧,而感受就是沃土,种子必须在其中发芽生长。童年就是准备土壤的阶段。

回归自然,促进儿童发展

河南省济源市第一幼儿园 卢军玲

大自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让孩子真正回归自然、在自然中健康成长是每个幼教工作者应持之以恒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调动多种感官,发现身边的秘密。“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儿园的自然资源是很好的课程资源,借助“幼儿园的四季”主题活动,带孩子观察幼儿园里花草树木的变化,体会生存、生长、生命的秘密。让孩子看得见草长、听得见鸟鸣、闻得到花香、见得到叶落,通过多种感官去发现大自然的秘密,感受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在与大自然的对话中,体会生命的成长奥秘,激发孩子热爱自然的情感。

踏出探索的脚步,感受外界的精彩。根据年龄特点,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小班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中班的“红薯地里的秘密”,大班的“来,一起打雪仗“等户外活动,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实践操作中亲近自然、探索自然。

动手制作材料,体会自然的亲近。自然是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与自然息息相关。开展生态游戏研究,挖掘、开发自然资源,让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小材料奇妙变身:狗尾巴草成为孩子的玩伴“小兔”,树叶成为装扮环境的艺术品等,使孩子明白自然的重要,增强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责任感。

体验四季的变换和生命的轮回

北京市朝阳区启明东润双语幼儿园玫瑰分园 朱葵花

其实不仅仅是孩子们和自然隔绝,孩子们的爸爸妈妈和自然的接触也不多。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和自然建立很好的连接,我们充分利用户外空间,种植了丰富的花草和树木。利用一切可能,让孩子体验四季的变换和生命的轮回,感受自然的奇妙与美好。

春天,我们带着孩子们从第一朵迎春花、第一只蚂蚁、第一棵小草里发现希望;夏天,我们带着孩子们找蜗牛、踩水坑、摘草莓;秋天,我们带着孩子们捡苹果、赏落叶、摘柿子;冬天,我们带着孩子们打雪仗、练冬跑、冻冰花。

结合园所自然资源,中班幼儿从一颗掉下来的苹果开始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探究活动,解决了关于苹果的各种疑问并和老师一起切苹果、榨汁、做苹果派。另外一个班级从春天开始记录大树发芽,一直到秋天树叶落下,详细了解了树叶的变化,感受到了大树的生长过程。

我们创设机会让孩子们多走进大自然,用自然环境中的花草树木,激发他们对于周围环境的好奇心,以大自然作为课堂,培养他们探究的习惯与能力,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幸福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富有生命力的环境中获得新经验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实验幼儿园 颜毅真

营造自然生态的幼儿园环境。幼儿园的大环境应巧妙体现出人与自然合一的理念,如天然草坪、木质材料、小桥流水、砂石水土、花鸟虫鸣,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奔跑嬉戏、聆听雨滴、和蚂蚁对话,在富有生命力的环境中获得新经验。幼儿区域游戏的材料可以因地制宜,选择能体现本土特色的自然材料,如稻草、玉米、石头、松果、麻绳等。开辟自然角或者种植园,让幼儿参与植物的种植活动,感受植物生长的力量,如通过春收秋播等劳作,感受四季更替,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师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开展“亲自然”相关的主题活动,如:“蚂蚁王国”“神奇的雨滴”等,带领孩子从不同角度体验大自然的神奇。

整合校外环境资源开展研学活动,带孩子走出校园,融入大社会。每月组织幼儿走进具有自然主题的实践基地、园林、博物馆等,感受自然的魅力。如:走进“禾伯鲜农”“鑫美园”实践教育基地,开展“四季”游园及种植活动。走进农家景区,开展“两季”游览活动;走进农家院进行访谈活动,了解新农村建设,新变化,在与自然的接触中,孩子们也增强了爱家乡的情感。

总之,通过多途径与自然的联结,能有效培养儿童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感恩之心、热爱之心,从而促进儿童智慧成长,身心健康发展。

找到幼儿生命的本真状态

北京市石景山区实验幼儿园 张艳君

在幼儿园长期的积淀下,我园形成了阳光文化体系,其中阳光教育是重要组成部分。做实阳光教育,就要让幼儿的发展回归自然,找到幼儿生命的本真状态。

在自然的环境中学习,滋养心灵。园内种植银杏、皂角、枫树等多种植物;利用雨水收集池种荷花、养锦鲤,让幼儿感受植物与动物共生的环境;打造中庭沙水游戏休闲区,形成了一块花草环绕的运动、休闲乐园;构架小菜园、小果园、小药园,打造了幼儿烹饪室一体化的自然学习环境,运用儿童视角把幼儿参与种植养护的自然物变成课程资源。

用自然的方式学习,享受童年。幼儿全身心的感官参与是心灵成长、认知形成的基础。孩子们可以夏天穿着雨鞋和雨衣在细雨中奔跑;冬天在雪花飞舞的天气里打雪仗、堆雪人;春秋季节体会种植的乐趣,感受收获的喜悦,从自制工具采摘柿子到晾晒柿饼,孩子们在行动过程中不断建构经验,认识世界,这正是涵养生命的自然教育的生动表达。

顺其自然的发展,个性成长。教师遵循幼儿的兴趣和经验生成活动内容:孩子们观察鱼宝宝的诞生,照顾小鱼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它成长的过程;在买蛋之后萌发孵种蛋的想法,教师支持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孵种蛋,做鸡窝。多元的支持方式让每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

构建生态化的园本课程体系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大桥中心幼儿园 丁祥美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是最好的教材,让孩子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与实际紧密地结合。同时,活教育“做”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幼儿园最好的教育内容。自然的环境,让儿童能充分地与实物和人接触,获得直接经验。

我园遵循“天性为本、自然为尊、阳光育人”的办园宗旨,从“田园之趣”“田园之变”“田园之声”“田园之情”四个方面,将本土文化资源融入日常活动、融入课程特色建设、融入幼儿园环境,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泥土芬芳、健康、绿色、充满童趣的快乐童年。

幼儿园立足五大领域,将国家课程与园本课程相融合,构建“本土化”“自然化”“生态化”的园本课程体系,围绕劳作式体育游戏开展并深入探索,创设多样游戏;通过大面积种植葫芦,以葫芦特色创设葫芦坊,让幼儿从种植、生长、成熟开始观察探索,到葫芦作画、葫芦手工、葫芦游戏等开拓创新,培养幼儿的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亲近自然

北京市延庆区五星幼儿园 赵雅辉

利用自然资源,亲近自然。大自然赋予了万物灵性,千变万化的现象给予了孩子更多的探索乐趣。面对大自然资源,我们结合不同季节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春天,邀请村里的农民为孩子们介绍如何播种以及节气的由来。夏天带领孩子们体验打水仗的乐趣。秋天寻找果实,不同的树叶。冬天感受滑冰的乐趣。

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活动。如开展以春天的花、夏天的雨、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风为主题的活动。带孩子们去踏青、秋游,感受不同季节的美。

利用自然资源,创设优美环境。我们开展环保教育,让幼儿园的环境变得优美、自然,使幼儿和家长进入幼儿园能感受到温馨、整洁的氛围,从而萌发热爱校园、热爱环境的情感。在班级中,教师设置相应的植物角,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

为幼儿创设一个自主、互动、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亲近自然,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活动,才能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让“自然”成为教育的基因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第一幼儿园 邓玉金

坚持人与自然和合共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是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也是幼儿园自然教育的立足点。幼儿园应通过教育活动,把自然淬炼成教育的基因。

把自然搬进幼儿园,让自然成为一种文化。幼儿园里的自然,兼容了周边山水景观和社区生态文明;户外场地,种几棵果树,添几处区角,种些许蔬菜,一年四季草木葱茏、花香鸟语,童言童语相伴相随;呈现一步一景,最大程度满足儿童的好奇心,让动植物成为儿童获取自然经验的重要途径。久久为功,人与自然和合共生必然升华为幼儿园的办学文化。

把自然搬进活动室,让自然妆点教育时空。遵循“生活中学习”的原则,让儿童参与收集小石子、树枝、树叶、贝壳等自然素材,用作美工区的创造材料;各班根据时令变化,把当季的植物、果蔬、农作物带进教室,布置各具特点的微景观,与自然建立起必然纽带;每班墙边、楼道走廊摆设花鸟虫鱼,绿植盆景,与班内自然环创相映成趣。让儿童透过自然微景观畅游自然大时空。

把自然装进孩子的心里,让自然滋养孩子成长。老师追随孩子好奇的目光,思考组织与自然相关的活动。如:种子的生发、绿叶的变化、小鱼的游动、泥土的秘密等,这都是值得深入探究的话题。自然教育应从儿童健康快乐、幸福安全、和谐发展的需要着眼,从随处可见、随手可得、随机可做的细节入手,把自然的种子深植于儿童的心田里,让儿童保持对自然未知的好奇,滋养未来成长的需要。

在天地间自由奔跑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幼儿园 张丽芳

陶行知先生在《师范生》创刊号上发表题为《春天不是读书天》的一首诗词,倡导孩子们在最适合亲近自然的季节,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读一些“活书”,把书本上的闻知通过与大自然的对接,成为“活的人、活的文化、活的世界、活的宇宙”,让孩子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灵魂。

我园在美丽的滹沱河畔创建了一个天地大课堂实践基地,每个班级十几块耕地和两棵果树,把教育搬到了田间地头,让孩子们头顶蓝天、脚踏泥土,沐浴着阳光迎风奔跑;跟着爷爷奶奶认识农具,学习劳作,亲身体验一粒种子成为餐桌美食的全过程,践行“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的育人理念。

我园还坚持“每月一远足”活动,让孩子们自己整理远足所需要的物品,每次回来分享感受。孩子们在路上辨识符号文字,知道建筑物或者商店的名称;学习交通规则,遇到协助交通的警察主动鞠躬;去发现自然的美和万物的变化;书包中多了素描本和彩笔,把一路的风景变成了一张张五彩斑斓的画卷。

自然材料是儿童最好的“玩具”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幼儿园 陈辉

每一个儿童生而具有“自然本能”,有着亲近自然的内在需求和探究自然的强烈动力。自然本身有着各种各样的环境,它们是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最佳场所。大自然是“活教材”,自然之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材料,它们是儿童最好的“玩具”。

我园户外环境是将生态与运动融为一体,包含了许多自然元素,如水池、小桥和长廊,分为景观区、运动区、沙池区、还有东边的迷宫和种植区。户外的绿植进行了科学的搭配,注重乔木、灌木高低错落的层次感,能保证幼儿园室外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有海棠、银杏、罗汉松、丁香花等,造型各异的树木,让幼儿在优美的环境中感受四季的变化。鱼儿畅游、鸟儿欢唱、鲜花盛开、果实飘香,孩子们就生活在童话一样的田园世界里。

从小班起,这里的孩子已开始尝试在菜园种植萝卜、花生、玉米等植物;到了中班,他们观摩了大班的“丰收嘉年华”活动,并和教师一起在幼儿园户外开辟新的种植园地。大班毕业前夕,孩子们通过参与筹备举办“土地交接仪式”,并在游戏中回顾经验、分享经验,体验收获的成就感,也完成了情感的传承。

构建互动的生态化课堂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三幼儿园 郝晓丽

在大多孩子已经与自然断层的情况下,我们首先能做的是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机会与自然接触,因此,保证幼儿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时间尤为重要。

幼儿在具有生态化的幼儿园户外环境中,能够形成很多社会技巧和积极的、非正式的学习。为满足孩子运动、游戏、挑战、冒险、社会交往的需求,我们有必要对户外活动场所进行合理规划。

虽然传统游戏场地上的滑梯、跷跷板、秋千等依旧对于孩子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早已不满足孩子探究与发展的需求,因此我们在原有条件的基础上,针对生态化教学,又重新进行了规划,将户外环境分为综合游戏区、体育运动区和种养殖体验区三大区域。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彼此不可替代。

综合游戏区主要满足儿童运动、游戏、观察、探究的需要,在发展儿童体能的同时,促进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体育运动区主要满足儿童剧烈运动的需求,发展团队合作、竞争意识。种养殖体验区里,每班选择一块儿菜地,所有的活动,儿童都亲身参与,在体验中让儿童获得丰富的感官刺激、促进思维与认知的发展。

亲近自然 生发学习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第一幼儿园 陈丽凤

陈鹤琴先生说过:让大自然、大社会成为孩子们的鲜活教材。秉承“活教育”思想,我们以自然环境和生活资源为媒介,以幼儿在生活中自发产生的兴趣点和问题为起点,以支持幼儿探究解决问题、深入探索为课程线索,创设“自然四季课程”。

从改造幼儿园的生态环境开始,让幼儿的学习自然生发。我们从空间、时间维度对环境进行改造创设,将生机勃勃、和谐共生的鸟兽虫鱼、花草树木作为课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幼儿在与一草一木、一虫一鱼的交互中获得学习的契机,在感受与体验中自发产生兴趣,自主尝试探究。

我们依据地域气候、土壤条件、果实部位、种植方式,种植蔬菜、花卉、果树等。身临其境的自然环境,幼儿会自然地产生思考、兴趣和问题:为什么有的树开花,有的树不开花?这是什么昆虫,它是害虫吗?

我们倡导回归幼儿真实的生活,依托张家口自然资源,带领幼儿走进崇礼原始森林、坝上牧场等,帮助幼儿认识动植物的生活习性,指引幼儿自主探索、主动发现,实现与同伴、材料和成人的互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快乐与发展。

开展更具深度的户外活动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幼儿园 李建华

孩子与自然的断层首先是“过度保护”,我们人为地阻止了孩子与自然接触的机会,因为我们害怕伤害。那么,就有了第二个问题“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认知偏差问题”,实际上是现代社会教育观念的问题。给大家两点小建议——

第一,强化幼儿园的家园共建、家庭教育工作,在家长中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解决“过度保护”演变成“剥夺孩子成长体验”的问题,并且形成家园共建教育机制。

第二,从科学启蒙的角度出发,幼儿与自然打交道的过程,是智慧发展的过程。福禄贝尔在最初创建幼儿园的时候,其目标就是指向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包括儿童运动,现在强调“体智能”,就是身体和智能同步发展的关系,这个原理并没有让幼教工作者和家庭以及社会普遍接受,所以,进行科学启蒙普及工作,应该成为幼儿教育的分内工作,以此可以避免只关注孩子的书本认知学习和小学化倾向问题,让孩子回归到与自然打交道的轨道上来。

另外,电子产品和网络游戏的发展,导致了人与电子产品争夺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对于这个问题,也应该成为儿童教育的课题进行研究。总之,一是要在幼儿园开展更具深度的户外活动,另一个是借助家园共育的力量,将孩子活动的场所延伸到更广阔的自然环境之中。

在环境和课程中有机渗透“自然”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教工幼儿园 郭华

创设“自然”环境。幼儿园是幼儿生活、游戏、运动、学习的场所,也是幼儿观察自然生命、四季更替,从而与大自然产生“身心联结”的神秘花园。

在室内,幼儿园应当充分利用富有自然气息的物品创设环境、投放区域材料。如整株植物及其花、叶、枝干、果实等有机材料,又如水、土、沙、石等无机材料,既可以充分应用于环境的创设和装饰,又可以加工设计为幼儿的操作材料。

在室外,幼儿园除了配备专门的运动场地和设施之外,还应在保障场地运动功能不被影响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工业材料在环境中的使用,而将天然的土坡、草地、石滩、沙堆、水池、种养殖园地等纳入园所的环境创设之中。比如为幼儿提供沙水区、野炊区;将幼儿作画的大石头、木板作为区域围栏;在冒险区内铺设碳化木粒、自然草坪。既满足儿童亲近自然的天性,又无声地浸润幼儿的审美情趣。

设置“自然”课程。幼儿园引领教师重视“自然”的重大教育价值和丰富教育元素,将“自然”作为幼儿主题探究活动、项目探究活动的一大来源。结合园内、园外适用的自然资源,教师鼓励幼儿积极观察、探索,及时发展和提炼幼儿感兴趣的、富有探究价值的话题,幼儿可以见到的昆虫、小鱼、花卉、蔬菜等,开展综合性探究活动。

基于自然教育理念,构建园本特色课程

江苏省镇江新区平昌宜安苑幼儿园 朱玲娣

一个好的园本课程能积极促进幼儿发展,且能随着活动的推进、幼儿的参与呈现出一种动态的递进。而好的园本课程能够让幼儿和自然建立深度联系。首先,在“自然成长”课程之植物课程中,我们结合园内植物资源开展了桂花树的认知活动,在《指南》科学领域目标的指引下,设置了“能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桂花树明显特征”的小班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桂花树和女贞树的不同”的中班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不同种类桂花树的特征”的大班认知目标,让幼儿在不同年龄段获得对同种物体不同层次的认知发展;其次,课程建设要有计划地开展。当前关注儿童本位的教育理念已贯穿于幼儿园保教活动之中,因此,很多幼儿园园本课程发展也更关注于园本化、特色化,但无论怎样发展,幼儿园课程建设需要有计划地进行,注意避免打着课程游戏化的旗号开展所谓的自主,而实际为无目的、无计划的教育活动。最后,一个好的课程,会更多关注在课程实施中如何引发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如何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如何让幼儿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将课程的游戏化、生活化、体验化、整体化、过程化、情景化的理念有效渗透到实际教育活动中。

挖掘一切资源,开发与创新传统游戏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幼儿园 杨晓红

户外活动是孩子亲近大自然、亲近阳光、亲近空气的最佳途径。近几年随着教育的改革,户外游戏活动是幼儿园重要的课程之一,《指南》中明确要求要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我园开展了户外游戏与传统游戏活动,丰富了幼儿的活动内容,让幼儿亲近自然、感知自然。

传统户外游戏促进幼儿体能发展。传统的户外游戏种类繁多,有发展幼儿动作协调性与平衡性的,如:老鹰捉小鸡、拔河、滚铁环等,有发展幼儿小肌肉群的,如:沙堆寻宝、折纸等。锻炼幼儿身体机能的户外游戏种类也很多,如跳格子、丢沙包等。

丰富传统户外游戏的材料。传统户外游戏开展的顺利与否与材料准备充足息息相关,传统游戏不仅有徒手类游戏,还有器械类游戏,比如:沙包、跳绳、皮筋等都是好收集的材料,所有材料尽量做到一物多玩。

创新传统游戏的玩法。创新是幼儿园的核心,幼儿们不会循规蹈矩地做一件事,要更新传统游戏的材料、创新传统游戏的规则与玩法,教师也要不断更新理念,把新奇的想法融入传统游戏,让其具有操作性、趣味性。

我们不仅要弘扬传统文化,还要弘扬传统户外游戏,充分挖掘一切资源,开发与创新传统游戏,让传统游戏在幼儿的活动中延续久远。

利用材料和优势,引导幼儿探索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松和小学附属振声幼儿园 孔令波

教育应顺应自然,顺应幼儿发展规律。“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我们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及一切社会资源,引导幼儿亲身体验和探索自然。现结合我园现状作几点思考——

发现活教材和活教具。充分挖掘幼儿园的自然材料和优势,充实教学内容,引导幼儿发现探索。幼儿园内有许多东西,乍一看好像没什么作用,如芭蕉树、乌龟、鱼、石头、树根、树叶等,但仔细研究也可以变成很好的教材、教具。还可以跟随季节的变化去观察身边的动植物,用符号表征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感受四季的变化及动植物的生长过程。生活中有很多现象是可以关注的,让我们从一个点出发,正确看待它们的价值。

减少人造玩具的投放。如果我们的户外场地没有那么多的人工玩具,也没有那么多的塑胶场地,而是出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工具、大自然的泥巴地……那么孩子们会怎么玩呢?有时候放弃不失为另一种得到,环境简单点、自然一点,可能对孩子来说会变得更好玩、更有趣,更能激发孩子对自然的探知和好奇。

发现融入自然的快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胜利镇中心学校幼儿园 徐凤敏

幼儿园全体师生和家长,搜集各种废旧的纸盒箱、纯净水桶、废轮胎、塑料袋子等材料,通过巧妙设计,把纯净水桶改装成赛龙舟、手推车;车轮胎巧变风火轮;纸盒箱巧变火车隧道;塑料袋子秒变跳跳鼠,幼儿尝试动手操作、创新体验,发现融入自然的快乐。

春天的果树林、夏天的荷花、秋天的玉米堆、冬天的赏冰戏雪,都成了孩子们快乐的天堂。无论是水沟旁的鱼虾,还是青蛙捉虫、蚂蚁搬豆等,都是幼儿熟悉的乡村资源。特别是秋天的落叶、各种粮食、豆类、玉米杆、玉米叶等,都是孩子们可以自由想象、大胆创作的本土材料。孩子们可以通过粘一粘、贴一贴、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等方式呈现不同风格的作品,来参加幼儿园的绘画作品大赛、亲子手工作品展等。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幼儿亲近自然、热爱家乡。

我们挖掘环境资源,在幼儿园的西南一角开垦了一片菜地,以班级为单位,设置试验田,班级师生共同起垄播种,有的种土豆、有的种白菜、有的种黄瓜等。从播种到收获,每个细节都让孩子们参与尝试,鼓励他们用绘画、照相,做标本等办法记录、观察活动过程,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孩子成长。

— END —

来源|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原创

“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征集活动

《教育家》发起的第二届“寻找大国良师”公益活动昨日启幕。活动分为三步曲:

1.征集“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

2.出版《大国良师的样子》丛书

3.推选“大国良师”

活动截止至2022年底。依据评选标准及参与要求,推选出10位“2022大国良师”,授予“大国良师”称号,每位“大国良师”将获得主办方提供的成长奖励基金10万元(税前)。

2021年11月—2022年6月,开展“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征集活动。

征集要求:参与活动的教师,撰文讲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成长故事。以第一人称撰文,体裁为叙事散文,字数在1000字左右。要求故事真实感人。文章择优刊发《教育家》杂志、《教育家》杂志新媒体、学习强国等平台。

参与方式:在“光明教育家”App“寻找大国良师”专题页面提交申报表及教师自述的“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