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红心三代传·龙岗党员家族故事】平湖三代党员之家书香传承

文/李薇
图、视频/王磊
清晨,当阳光洒向平湖外国语学校的角落,学校中便会传出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嬉笑声和出操的音乐节奏。每当此时,82岁的学校老校长叶俊禧脸上总是流露出欣慰的笑容。家住平湖山厦的叶家是当地有名的“书香门第”。崇文重教是这个家的传统,从第一代党员叶家两兄弟开始,到第三代,家中共有十名党员,也是个名副其实的“三代党员之家”。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第一代党员叶进才、叶俊禧兄弟俩给家族带来了浓郁的书香气。这个家庭的第二代党员中走出了当时山厦村文革后参加高考被第一个被录取的大学生,到第三代,走出了山厦社区的第一个硕士。叶氏家族每一代几乎都在山厦小学接受的启蒙教育,从这里走出,走到更广阔的世界。山厦小学在他们每一代人求学时代都发生着变化,低矮的平房变成了高楼,教学条件越来越好,学生数量越来越多,除了村里的孩子还有越来越多的“新深圳人”。而山厦小学作为这个家族的一个温暖记忆,也成为了平湖和龙岗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
时光荏苒,如今龙岗那种“乡村小学”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都是一大批新建和改扩建的学校,充满现代设计理念的教学楼和有着标准化操场,高质量的师资,基础教育品牌集聚。面对未来,龙岗正在实施“幸福家园、学有优教”行动,推动教育发展质量进入全市第一梯队。平湖“书香世家”的下一代以及千千万万龙岗的孩子们将在这样的美好教育背景中,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图片
平湖三代党员之家合影
叶氏家族:通过读书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见到“三代党员”之家的7名党员是在叶俊禧老人家中。老中青三代党员愉快地交流着往事,一派其乐融融的气氛。家族中第一代党员叶进才、叶俊禧兄弟俩已经是八九十岁高龄了,依旧身体硬朗,颇有书卷气。
家里的第一个党员叶进才曾任原布吉公社山厦大队大队长,布吉公社甘坑林场场长,受到当时的支书推荐,1950年代入了党。前半辈子干的是种田、种树、修水利的活。工作时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被社员称赞“这个大队长好脾气、大公无私、办事公道!”虽然只读了两年私塾,但叶进才年轻时颇爱读书,床头常放着《水浒传》《三国演义》《三言二拍》等古典名著。这些书,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成了叶家第二代的精神食粮。据叶俊禧的儿子叶长青回忆,小时候经常从伯伯家借书回去,手捧书卷,细嗅幽香。被书香浸润过的青少年时代塑造了叶长青积极向上的性格和不断进取的人生。
受到哥哥的影响,叶俊禧从小勤学苦读。1959年,大队通知可以考师范,他一下子就考中了当时的宝安县师范学校,成了当时宝安县的第一批师范生,随后毕生在教育事业耕耘。在那个小学民办老师盛行的年代,师范毕业生是少有的“科班”老师,在学校里就像包医百病的 “万金油”,他教过语文、数学、常识、音乐、美术、体育以及小学附设的初中物理、化学、农基,学生遍布原平湖镇除辅城坳外的其他各村,多次被评为县、公社(镇)的”先进教育工作者”。如今在路上,还会经常被亲切地称呼“叶老师”“叶校长”。叶俊禧担任校长时,特别重视基础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发现山厦小学学生的基础薄弱,特地邀请了两名有经验的老师,主抓一二年级教学。经过数年的积累,山厦小学在平湖统考中的成绩名列前茅。担任山厦小学校长几十年,见证了学校的逐步发展变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山厦学子,在祖国各地建功立业。
书香丰盈了叶氏家族一代又一代人人生。“即便在那个‘读书无用论’的时代,在家里经济拮据的情况下,父母还经常花钱买书给我们看。家庭的氛围让我安下心来认真读书。父亲教导我们几个子女,山厦是革命老区,要发展建设好,就必须努力读书”。叶长青说。家中第二代党员叶云青、叶晏青、叶长青兄弟中,叶长青1982年参加高考,成为了当时的山下村文革后首个参加高考被录取的学生,从而走出平湖。现在叶长青在深圳一家大型企业集团担任财务总监,成为千千万万深圳经济特区的开括者和建设者之一。
一个家族的读书教育的氛围,会在后代的续篇中得到展示。叶家第二第三代“长江后浪推前浪”,纷纷考取国内外名校,从事会计师、教师、工程师等工作。第三代党员叶照盛,更是“青出于蓝”,成为了山厦社区的第一个硕士,在深圳本土成长起来的龙头企业之一担任企业资金端研发团队项目总监,为深圳新时代的发展建设贡献着年轻一代的新作为。“从小爷爷就告诉我,我们山厦村在1926年就建立了深圳第一个村级党支部,到今年已经95年了。从爷爷、爸爸、叔公那里我受到的教育就是每一代人都要好好学习,为祖国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大学填报志愿的时候,叔叔叶长青帮我填报了北京的一所985大学,就离叔公读书的学校不远,也算一种家族业力的传承。我现在也经常回到社区做一些义工的工作,也把党员的精神和行动传承给下一代人。”他这样理解自己的第三代党员身份。
龙岗:从村小到建设名校、教育集团的跨越
叶氏一家人都和当时的山厦小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每一代几乎都从这所学校走出,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这所山厦小学也成为了平湖乃至龙岗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山厦小学的前身是清朝时期的“山厦私塾”“山厦学堂”。1948年,改名为“东林小学”。1950年平湖乡政府将“东林小学”改名为“山厦小学”,山厦、辅城坳、岐岭地区的适龄儿童全部就读于此。1984年,参加山厦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成典礼的原东江纵队王作尧将军将“山厦小学”提名改为 “山厦学校”,意在希望山厦拥有一所九年制的学校,让平湖的后人为中华之崛起努力读。2002年,山厦小学关闭,筹建平湖外国语学校。
今年9月1日,平湖街道迎来了九年一贯制公办新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平湖学校的开学。学校由龙岗区人民政府与华南师范大学合作共建,校园依据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因势象形”的概念,整合并联通了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综合楼、餐厅、宿舍、运动场馆,形成了“教学做合一”的有机空间。当然,最吸引人的是“合作办学”带来的师资力量:华南师范大学实力雄厚的专家团队、华附名校名师丰富的资源都将注入这所新学校。如此的教育资源和条件,让周边学生家长和学生们“趋之若鹜”。
从祠堂、村小到现代化的学校,经过一代代人的奋斗进取,随着龙岗区的高速高质量发展,龙岗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始终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抓实抓好。过去五年里,龙岗财政教育支出累计支出达397亿元,新改扩建公办学校38所,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6.39万座、全市第一。引入深圳中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优质品牌合办学校19所。高考质量连续十四年攀升,本科上线率达69.1%,创历史新高。
作为实现了“从幼儿园的到大学全序列教育”的深圳的教育大区,龙岗今年召开的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大会,提出要建设“教育强区”的目标。9月8日,龙岗区召开的庆祝第37个教师节暨教师代表座谈会上,龙岗区委书记张礼卫发表讲话,提出“十四五”期间,要乘势而上、砥砺前行,奋力推动龙岗教育整体水平跻身全市第一梯队,建设高水平教育强区。9月10日,龙岗区委区政府发布了教育发展的“大礼包”:《龙岗区“幸福家园 学有优教”行动方案(2021-2025)》(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发布,对未来五年教育发展提出明确规划,加快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全面细致描绘龙岗未来教育蓝图。龙岗教育在“十四五”规划五年内,将增学位、聚名校、组集团,从点到面培养高品质学校、名校长、名师,探索大学区制、学区化治理,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让高品质教育成为龙岗发展“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