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咸阳高新区用心用情办实事利企便民促发展

图片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师吉利记者 黄艳 )12月1日上午,中共咸阳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咸阳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王文生在发布会上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咸阳高新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咸阳高新区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总体要求,持续在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发展上下功夫,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动,不断提升群众和企业的幸福感、满意度,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为民服务践初心,心系群众解民忧
咸阳高新区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聚焦群众出行堵点难点,优化交通环境,让百姓出行更安全、更便捷。一是实施道路升级改造,对创业东路全面提标改造,整修步长路、西华路、创业东路、胭脂路、永昌路等5条道路;拓宽改造咸平路,提升咸平路高速互通至宝泉路段交通承载能力,同步提升道路两侧、高速互通绿地和细柳公园,修建劳动路公园、创业广场及地下停车场;加快打通断头路,全力推动西环路渭阳西路至劳动路段建设,加快推进纺织大道及上跨老西宝高速桥项目施工。二是列支专项资金,协调公交公司延伸20路公交线,优化27路和60路公交线,新增汉仓路十字等8个站点,连接两寺渡村、彩虹光电、冠捷科技、咸阳湖二期等区域;试点西环路南段智慧停车系统,进一步方便群众出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让群众出行更舒心。三是征集20余家企业约3000名职工意见建议,回应群众关切,为公租房小区增加400多个非机动车停放点,配套设置专用充电位90多个,解决群众停车难问题。四是坚持共同富裕、共同发展理念,为礼泉石潭镇新同村和乾县周家河村争取资金115万元,投入资金10余万元,修缮抽水站、提升村内道路,发展红薯、花椒等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主动对接陕西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向西藏阿里地区捐赠由冠捷科技制造的200台50寸电视机,帮助藏区百姓丰富文化生活。
倾心为企解难题,暖企惠企助发展
聚焦企业发展痛点和职工急难愁盼问题,靠前服务,管委会班子领导带头深入区内40余户重点企业走访调研,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等情况。一是及时解决区内企业50余名员工子女入学难问题和正合芯科光电职工150人就餐问题,协助黄河轮胎橡胶等企业提前完成证照办理,确保企业顺利生产。二是通过“政担”金融助力措施,主动上门问需,助力区内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安排1000万专项资金作为保证金,联合市融资担保公司已为区内一沣实业、科瑞迪机电等6户中小企业提供贷款1780万元,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保证企业正常经营,确保600余名员工就业稳定。三是帮助彩虹光电科技、天成航材完善创新体系建设,解决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升技术创新和管理能力。
创新理念优服务,搭建平台促成长
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理念,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的优良作风,一是全力打造“一网通办”集约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天然气缴费、工程建设等手续电子化办理,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二是与西安高新区、宝鸡高新区等7个省内国家级高新区联合推行政务服务“省内通办”,发布商事登记咨询辅导、税务等16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异地办、就近办”,打破地域限制和行政壁垒,有力促进区域间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有序流动。三是将“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与双招双引紧密结合,打造按需“引”才、政策“兴”才、平台“育”才的“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搭建高层次人才之家和咸阳海外创新创业中心,依托筑梦创享空间为企业负责人和创业者提供“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和专题培训,积极对接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区内企业搭建产学研用平台,促成天成航材公司和陕工职院联合成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累计牵线科研院所与企业签订合作项目14个,推介科技成果项目18个。
咸阳高新区将进一步强化措施,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不断巩固扩大“我为群众办实事”成果,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厚植创业沃土,激发创新动能,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用3年时间到2024年综合实力排名进位至全国高新区70名左右,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GDP突破500亿元,向着全国一流国家级高新区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