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好生态变成“金饭碗”

12月2日,在凤县红花铺镇草凉驿村林麝小镇,饲养员王德喜通过监控大屏向记者介绍林麝养殖情况。 记者 苏怡摄

12月2日,在凤县红花铺镇草凉驿村林麝小镇,饲养员王德喜紧盯着眼前的监控大屏,仔细查看林麝配种情况。

“10月到来年1月底是林麝配种的关键期。”王德喜说,林麝生性胆小,喜欢独居,都是住“单间”。安装摄像头,主要是为了方便饲养员实时观察。

凤县地处秦岭腹地、嘉陵江源头,森林覆盖率达80.4%,是林麝的最佳适生区之一。目前,全县发展林麝养殖公司22家、林麝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和林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林麝养殖规模超1.9万头,年产麝香70余公斤,规模和产量均占全国的70%以上。

“林麝可是咱致富的‘宝贝’。”王德喜笑着说,他在林麝小镇打工,每月收入7000元,家里还养了20头林麝,一年收入20多万元,日子美得很!

通过三产融合,林麝小镇按照绿色发展理念,以“产业分红、资金入股、务工就业、饲草收购、林麝代养、林麝认养”六种利益联结发展模式,将林麝饲草种植、林麝养殖、林麝相关产品相结合,全力打造农业转型新局面。

“三产融合让这儿遍地生金,风景也能卖上好价钱。”红花铺镇副镇长袁飞表示,实践证明,守护好山好水就能带来财富。

近年来,依托秦岭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凤县突出特色化、融合化,发展花椒、核桃、苹果等经济林6.5万亩,培育农事体验、农业科普、观光采摘和乡村民宿等新兴业态,建成农业示范园16个、特色休闲农业基地5个,使78%的农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为生态农业发展高效赋能。

“这才几年的光景,凤县就撕掉了‘矿产独大’的标签。通过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凤县努力将资源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形成了秦岭地区乃至全国类似地区可借鉴、可推广的宝贵经验。”宝鸡市生态环境局凤县分局副局长李伟说,这些年的发展,让大家深刻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护自然、守底线,打基础、利长远,让好生态变成“金饭碗”,凤县用自身的发展和实践,走出了一条兼顾经济与生态、开发与保护的发展新路。

——5个露天采石场关停,38个秦岭核心和重点保护区采矿权退出,全县秦岭限制开发区内矿业权年底前全部退出,4户企业进入国家绿色矿山企业名录,3户企业进入省级绿色矿山企业名录,生产规模小、资源利用率低的小型矿山一律关闭整合;

——以新型材料、装备制造业和植物提取产业项目为重点,统筹推进项目集中布局、政策集成配套、产业集群发展、资源循环利用,建成投产超顺铸业6万吨技改项目,引进陕西汉和新材料动力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年产值达4.5亿元;

——突出品牌化、市场化,围绕“旅游+”,实施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等原生态景区和凤凰湖景区提升改造,建成“凤州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旅游点,培育一批旅游特色名镇和文化旅游古镇、特色休闲旅游示范村,实现全域生态旅游全覆盖。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截至目前,凤县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文明城市、“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高质量发展实验区”等荣誉。(记者苏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