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铁路网最北端挥洒青春

【新春走基层·各地见闻】

光明日报记者 张士英

1月14日14时50分,腊月十二,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气温降至零下30多摄氏度,加格达奇工务段盘古线路车间线路工王洪恩和7名工友,蹚着没膝深的雪在西罗奇岭上艰难走着。虽然距离去检修的二号隧道只有2公里,但他们走了近1个小时,帽子、睫毛全都挂了霜。

盘古站地处全国铁路网的最北端,这里穿行的嫩林铁路线,连通我国最北火车站漠河站,是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古莲河煤矿外运的重要通道。冬季大雪封山,每天开行的公益慢火车,是沿线百姓上学、就医、采购生活物资的唯一交通工具。

今年春节是王洪恩在盘古度过的第三个春节。2019年大学毕业后,他与来自各地的12名大学生一起,到加格达奇工务段盘古线路车间当上了线路工。

“要知铁路苦,就得去盘古。”盘古镇全年无霜期只有80多天,最低气温达到零下53.2摄氏度。冬季铁路线路易产生冻害,而且车间管辖的线路都在山林中,最远的隧道距离车间近40公里,要先坐1个多小时的汽车,再徒步40分钟才能到达。隧道里,阴寒刺骨,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干活的时候热,停下来又冷,午饭带的馒头都凉透了,老师傅们有经验,在雪地里生一堆火,把馒头烤上。”王洪恩说。

盘古的苦,让有些年轻人打起了退堂鼓。姜博文悄悄给家里打电话,说想家,动了要走的心思,被一同来的大学同学付鑫无意听到。

“看看那些老师傅,他们也是从年轻时就坚守在这里,我们为啥不行?”晚上,宿舍里的卧谈会,付鑫的一席话让姜博文摇摆的心安定了下来。

小镇里没有电影院、饮品店和快餐店,为了让年轻人生活得安心,车间里配备了电视、台球、篮球等设施供大家娱乐,食堂里的饭菜经常换样,满足年轻人的不同口味。赶上周末,小伙子们也会自己动手做上一桌菜,大家聚在一起谈心。

青年人的友谊、单位的关心,让这批年轻人爱上了这里简单的生活。他们每天争着和师傅下现场,细心揣摩老师傅们整治钢轨水平和高低时的土办法。下班后,他们也把大部分时间用在理论学习上,技术业务水平提升很快。

“现在的年轻人不比我们当年,打小生活条件就好,这么多年,很多人来了又走,没想到这几个小伙子能在这儿坚持下来,不容易!”在此工作20多年的线路工艾长义说。

寒来暑往,从青涩到成熟,他们在磨砺中成长。近两年,车间里退休的老职工越来越多,年轻人逐渐成为维修工队的主力。25岁的杨浩因为技术业务过硬,被调到漠河线路车间担任维修工队班长;26岁的李强成长为塔河线路车间维修工队班长;付鑫也在全段线路工技术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当选维修工队第二任团支部书记。

曾经以苦闻名的盘古车间成了工务人才培养的孵化站,很多人要在大兴安岭扎根安家。

姜博文留下了,他的同事郑博文也正打算年后把女朋友接过来,在加格达奇市买个房子。

“以前过年,都是嫂子们炒菜、包饺子,再过几年啊,咱们这儿就多了几位弟妹帮忙,等再过些年啊,还能有一大帮小娃娃在地上跑,就更热闹啦!”付鑫憧憬着未来。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