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
无障碍

2

评论

收藏

3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北京和平里,有个乡愁照相馆

Thumbplayer Poster Plugin Image
播放
下一个
打开循环播放
00:00
/
00:00
倍速
3.0X
2.0X
1.5X
1.25X
1.0X
0.75X
0.5X
语言
多音轨
AirPlay
0
静音播放中,点击 恢复音量
画中画
网页全屏
全屏
error-background
你可以 刷新 试试
视频信息
1.33.6
播放信息 上传日志
视频ID
VID
-
播放流水
Flowid
-
播放内核
Kernel
-
显示器信息
Res
-
帧数
-
缓冲健康度
-
网络活动
net
-
视频分辨率
-
编码
Codec
-
mystery
mystery
-

按住画面移动小窗

X
北京和平里,有个乡愁照相馆
“来,小朋友,不看妈妈了,看我这儿,呦怎么有个小熊猫呀,对,看这儿,走,得嘞……”
白光闪过,咔嚓一声。一张“写满”笑脸的全家福诞生了。
摄影师70岁了,拎个相机,老是乐呵呵的。他叫王洪吉,同行们都觉得,老王很可能是为摄影而生的。
“他爸爸百天就跟这儿照的,今年孙子都6岁了,您说多少年了吧”“嗯,还是这张,这张真好”。
家住樱花园小区的高广玲大妈嘴上跟记者说话,眼睛紧盯着屏幕上大孙子的肖像,“我们家四代人都在这儿照相,从我婆婆那辈儿开始,一照相准上这儿来!”
老王瞅一眼电脑前忙活着的徒弟,瞅一眼客人,抿着嘴乐。
图片
早就进入了信息社会,连胶卷都退出了历史舞台,老照相馆在北京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还有存在的必要么?
不久前,江西人熊大爷来北京看闺女。女儿女婿一家陪着老熊满世界逛,用手机拍下的照片上千张。第二天就上火车了,老熊心里磨叽半天,还是给孩子们开了口——
“来北京一趟,就想带张相片走,回头亲戚朋友来家里,一眼就能看见。”
不怕花钱,关键是不知道哪还有。
眼瞅着在大公司上班的媳妇犯了愁,老熊的北京女婿来精神了——爸!我知道一个地方,准让您满意。
和平里照相馆青年摄影师王振凌个不高,河南商丘小伙。小王刚学徒时,师父老王就嘱咐,“人家着急洗全家福,得快,还不能加钱,就得让老主顾心里痛快。”
“要说咱老照相馆不受大影楼、什么沉浸式拍摄冲击,那是假话。一个手机,就快让咱相机找不着北了。”
老王眼看着老同行倒闭的、关门的,心里一度不是滋味儿。疫情再一来,照相馆遇到前所未有的低谷。
就在快走不动的时候,北京市、区两级政府开始给力了——
照相馆会计老张介绍,得益于北京市优惠政策,月营业额不超过15万的小微企业增值税全免。两年时间,照相馆免缴税费6万多元,增值税的各种附加税也全都免了,两年又是6000多;两年间,照相馆企业所得税每年都减免了90%!
除了实实在在减税缴费,和平里街道还建立起了街道、社区两级党组织书记联系小门小店的机制。照相馆遇到事儿了,工作人员上门听难处,出门办实事。
为了给老照相馆拉来新回头客,街道经常组织新入职工作人员来这里照相,很多干部由此全家都成了“和平里照相”的铁粉。
“楼上所有老街坊都有我们电话,老太太叫个救护车,我们比他们家人去得都快!”
最近几年,在街道的号召下,老王和小王志愿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防疫人员拍照留念,做成8寸摆台。无数“最美的人”也在老王、小王的镜头中,完成了最完美的一次定格。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董城 侯旭东)
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董城 侯旭东
责编:张永群
编辑:吴亚琦 邢妍妍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热门应用

腾讯新闻·电脑版
腾讯新闻·电脑版
24小时陪你追热点
点击下载
QQ浏览器
QQ浏览器
4亿人的AI浏览神器
点击下载
腾讯新闻·电脑版
腾讯新闻·电脑版
24小时陪你追热点
点击下载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