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地名源流考

图片
张家界,古称崇山,亦名大庸、天门。历有县、郡、州治,设于此。今择其充、大庸、天门、永定政区地名,作初步考释。
《汉书·地理志》:武陵郡辖十三县,充县为其一。[1]《后汉书·马援传》:“从壶头则路近而水险,从充则途夷而运远。”东汉建武二十五年(49),马援率军四万征讨“武陵蛮”,军至壶头山(今湖南沅陵县高坪乡境)为义军所困,马援病死于此。文中“充”即充县。自此后,充县地名,史载不绝。
充,何以为名?当与崇山密切相关。
古文中“充”“崇”音近而义同。《说文·儿部》:“充,长也,高也。”《说文·山部》:“崇,嵬高也。”段玉裁注“嵬高”为“山大而高”。《尔雅·释沽上》:“崇,充也。”《说文解字》:“崇,充也,音近假借,以崇山名。”民国《辞源》:“崇,充也。”在此充,崇一义,均指高峻的山。共和国《汉语大字典》释“充”:“古县名,在今湖南大庸西(注:今张家界市永定城区)。”[2]
充县,汉高祖五年(前202)置,因县治近邻崇山而得名。《史记·五帝本纪》:舜“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3]文中“崇山”,应是有所指。然而“崇山”位于何地,历有争议。有学者释为“崇山峻岭”, [4]不妥。(宋)《书·蔡沈注》:“崇山南裔之山,在澧州。”明代隆庆《岳州府志》:“驩兜墓在永定卫崇山,舜放驩兜于此,死葬焉。”清代《读史方舆纪要》:“崇山在充县城西三十里,传舜放驩兜处。”清代《古今图书集成·永定卫》:“驩兜冢在崇山上,樵牧偶遇,冢砌茔然,桦柏蓊郁,寒气逼人。”此外,《荆州记》《太平环宇记》《尚书地理今释》《湖南通志》《古史辩》《辞源》皆持此说。
今有地方文史专家实地考察并结合古今图书资料认定:崇山主峰,当指今张家界市永定区飞机场南侧数公里处,与天门山相连,海拔1169米,方圆23平方公里,山顶面积约4平方里。现有2个自然村,居1000余人。[5]1987年在永定区发掘一批汉代木简,简牍内容有汉律、官府文书等。其中一枚简正面有“充长之印”,兵槽椽猛使福以邮行,永元元年十二月二十日“辛丑起廷”字样,汉“永元元年”即公元86年。这就充分证明,充县古城在今永定区无疑。由上所述,充县因崇山而得名,县治驻今张家界市永定区城内,有充分依据。
崇山,何以为名?应与三苗国密切相关。
《战国策·魏策一》:“三苗之居,左洞庭,右彭蠡”。唐代杜佑《通典》:“今岳州、潭州、衡州,皆古三苗国。”三苗国地域,大致包括今湖南、江西两省全部及周边一些省份小部分地域。三苗部落先祖为九黎部落。《国语·楚语》《逸周书·尝麦篇》《吕氏春秋·荡兵》《战国策·秦》《山海经·太白阳经》等典籍中,皆有九黎部落联盟崛起,其首领蛮尤,率其部落联盟与黄帝部落联盟,长期争战的记载。《太平御览·卷一五》:黄帝与蛮尤九战九不胜。后黄帝部落联盟,联合炎帝部落联盟,最终在涿鹿(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池;亦云河北省涿鹿县)将蛮尤擒杀。九黎部落联盟战败后,退居今洞庭湖、鄱阳湖之间,到尧、舜、禹时,又形成三苗部落联盟,史称“三苗国”,其首领为驩兜。《尚书·尧典》《国语·楚语下》《墨子》《荀子》等典籍中,多有三苗部落处南蛮而不宾服的记载。
据地下出土文物考证:我国古代三大部落集团之一三苗氏一支,确在南方活动,其范围正是南方几何印纹陶的主要分布区[6]。这表明三苗部落西迁后,古越人逐渐占住这些地域,形成三苗人、古越人杂居的局面。湖南澧县新石器时代晚期城头山遗址,属屈家岭文化(距今约5500—5000年)[7]这是否为三苗国政治活动中心,有待进一步考证,但属于三苗国活动范围,当无疑。
至尧、舜、禹时代,尧、舜、禹部落联盟,长期征伐三苗部落联盟。至舜代,《尚书·尧典》记舜“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窜三苗于危。”《淮南子·修务》:“舜南征三苗,道死苍梧。”商周时,三苗主要部分,仍与长江下游其它民族杂处,史称“荆蛮”(南蛮)。后楚人沿汉水而下,占住江汉平原腹地,称之为“荆楚”。充县,以崇山为名,说明充县之置,与三苗国有历史文化依源。
《水经注》:“充县废省,临澧即其地,县即充县之故治,临侧澧水,故为县名,晋太康四年置。”清同治续修《永定县志》:)……北周建德四年(575)废临澧、溇中二县置北衡州,隋开皇十八年改北衡州为崇州,附郭一里置崇义县。大业三年(607)州废,仍崇义县。唐初仍崇义县,唐麟德元年(664)省崇义入慈利。北周建德四年武帝宇文邕曾以天门山为南岳,祀之。故置北衡州。由此可见,无论是充县,北衡州、崇州、崇义县,其得名,皆缘于崇(充)山。
大庸,作为行政区划地名,亦可考。《明史·地理志五》:慈利“元慈利州。洪武二年降为县。西南有天门山,有槟榔洞,与瑶分界。又西有崇山。”[8]《湖南地名志》记:明洪武二年(1369),在今永定区城置大庸县,三年,从永顺县迁羊山卫(明洪武二年置)于此驻重兵,以平覃垕,改大庸县为大庸卫(注:军事建制,属湖广都使司)[9]。洪武二十三年,分大庸卫为永定卫和九溪卫。大庸县、大庸卫,由此录于国史地志。
大庸得名,与古庸国有历史渊源关系。
庸,《说文》:“庸,用也。”朱骏声通训定声:“庸,事可施行谓之用,行而有继谓之庸。”后人依《书·尧典》《书·大禹谟》《礼记·内则》关于“庸”之所载,引申有采用、使用、任用等义,前后有20多种释义,但其本义则是“用”之意。不过,古文中庸通镛。《诗经·商颂》:“庸鼓有斁”。毛传:“大钟曰庸。”陆德明释义:“庸,依字作镛,大钟也。”《尚书·益稷》:“笙镛以间,鸟兽跄跄。”《逸周书世俘》:“王定奏庸,大享三终。”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庸,假借为镛。”庸,古文中亦通墉。《诗经·大雅·崧高》:“以作尔庸”。毛传:“庸,城也”。陆德文释“庸,本亦作墉”。其实在甲骨文中,庸字字形象古代穴居有台阶旁出,台阶上有覆盖之形,台阶之间有“口”,为穴居出入之所经,为雨水下注入口,故上有覆盖。《说文》:“墉,城垣也”。后多引申为城墙之义。《周易·周人》:“乘其墉,弗克攻。”即指此义。
庸,古国名。《尚书·牧誓》:“武王兴兵伐纣,庸率卢、彭、濮……。”周武王率“……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 、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共伐商纣王,庸国为武王伐纣联军为首的一支,位在蜀、羌人之前。其时,庸国疆域广大,《魏书》《华阳国志·汉中志》《太平环宇记》《舆地纪胜》中皆有明载,其辖地大致包括今鄂西、湘西,以及巴东广大区域。《读史方舆纪要》:“四川首州府,周庸国地。大宁、奉节、云阳、万县、开县、梁山皆其地也。”
庸助武王灭纣后封为伯,筑城于上庸(今湖北竹山县西)族居。《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可见庸伯地位较高。其时楚、吴封为子。据《史记·楚世家》周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姓,居丹阳”。楚王仅得子男之田,封地不过五十里。
庸,在东周早期为较大方国之一。楚人从汉水流域南迁江汉平原后,国力逐渐强盛,庸国已对楚国构成威胁。《史记·楚世家》周夷王之时:“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庸,杜预注为上庸。自此后,庸国成为楚附庸国。《左传·文公十六年载》:楚庄王三年(前661),楚国大饥荒,戎(今鄂西山夷)先在西南反叛,楚击之,又移兵东南为乱,至于阳丘(不详),以犯訾枝(一说今湖北钟祥境,一说今湖北枝江)。
居住在楚之四周唐与群蛮、麜(今湖北西北)百濮剩机叛楚,楚“于是申、息之北门不启,”停止了北上中原争战。其时楚国势危,打算迁都,遭到谋臣反对,于是楚庄王率军全力攻打庸人,进军至句澨(今湖北均县西北),派庐戢黎进击庸人,兵抵上庸人猛烈抵抗,楚将子杨窗被俘。楚王调句澨之兵及王师,合兵攻庸,又暗通巴、秦求两国支援。后在秦、巴军队的支援下,公元前611年,楚师灭庸,百濮等其它部落,重新臣服于楚。
《水经注》载:堵水又东经上庸郡,故庸国,《春秋·文公十六年》(前611)楚人、秦人、巴人灭庸,灭之以为县,属汉中郡,汉末又分为上庸郡,城三面际水。因庸在楚北,古人认为北为上,故称为上庸。共和国《竹山县志》:堵河,史称渚水,一名庸水,亦称武陵水。张培玉《郧阳古国》,经初步考证:古庸国遗址,在渚河干流经国家坝与苦桃河汇流后东向大湾处。这儿三面际水,有台地宽广,古遗址较多。《括地志》:“方城山,唐之都城。其山顶上平,四面险峻,山南有城,长十余里,名曰方城。”明代《湖广郧阳府志》:“方城山,名庸城山,山上平坦四面险固,围护如城,故名”。清光绪《湖北通志》:“方城无险之保障。”此方城山,疑为庸国军事要塞,并非庸国方城。
庸国灭亡后,其族群陆续被迫迁徙。灭庸之后,秦、楚两大国相连。庸国旧地朝楚而暮秦,成为楚之附庸小国后,大旗频更,陷入灾难重地。灭国之时,其国族率其族属,沿武陵山脉过峡江入清江、酉水、澧水流域,进入现在土家族的主要分布区。迁来后,经过与巴人、苗人、越人、濮人发生冲突争战后,便逐步融入了土家族先民中。
因庸人多受中原文化,尤其是楚文化影响,有强烈怀念宗祖之习,便将历史上曾盛极一时的庸国,仍称为庸,称散居在澧水一支流的溪江,叫大庸溪,以纪念祖宗创立的庸国。今大庸溪、大庸滩、大庸坪、大庸口、庸水、武陵江等古地名,当是庸人取的纪念先祖之地名。
参考古文献及地下出土文物考证:庸人居大庸溪流域后,已筑庸城。
《水经注》:“充县废省,临澧即其地,县即充县之故治,晋太康四年置。”清光绪《永定县乡土志》:“晋太康四年(283)充县废省,临澧即其地,县即充县之故治,治古城堤”。20世纪60~90年代,省及湘西自治州文物考察队,在古城堤发掘石锛、石斧、磨光石器、割削器、虎符印、铜剑等战国、两汉、晋以前文物千余件。据2012年《张家界文物古迹录》记载:“古城堤遗址”,位于今张家界市城西永定区内市邮政大楼背后,澧水岸边台地上,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160米,面积8万平方米。文化遗物以陶器为主,主要是灰陶和红陶。器物从口沿和足判断,多鼎、豆、鬲、盆、罐、壶和绳纹筒瓦、板氐等,时代应为战国。
1980年6月,发现属于原始社会晚期文化遗存。这表明“古城堤遗址”,原始社会晚期,就有人类族居。战国时,应是一处大型聚落遗址。汉高祖五年(前202)置充县,其城应是在原古城遗址上修建而成。《张家界读本》记载:此地商代之前居庸人部落,后为庸国。元至治元年,始见“大庸”之名。明初置大庸卫,清初为永定县,1914年改为大庸县。其卫治、县治,仍在古城堤一带。在清人诗中,常见“大庸”、“庸城”的诗句。“庸国”被楚灭亡后,南迁置此置楚之附庸小国,筑“庸城”族居的可能性最大。当然,这有待进一步考古证实。
庸人善筑城,曾助周在洛邑筑都城,而今湖北竹山县古庸国方城遗址,历经3000余年风雨,仍然屹立不倒。庸,在甲骨文就有“城墙”之义。今张家界永定区古城堤一带,发掘战国时的筒瓦及板瓦,这是建筑城邑的必用材料。由此可判识庸人是善于筑城的部落。
庸人立国后,就掌握了先进的青铜技术,是铸钟大国,故史书上又称其为“镛人”。庸国鼎盛时期,曾掌控着锡穴产铜之地。《湖广郧阳府志》:郧阳府南丰,《禹贡》豫雍之域,秦韩之交,古麋国地。春阳曰“锡穴”,战国属韩楚,汉为锡县,属汉中郡。锡穴地域,大致包括今湖北郧县、郧西、竹山、竹溪,一直到陕西的安康市。
这一带地域,自古产铜产锡。郧县五峰乡至今还存春秋古铜矿遗址。安康古名“金州”产金,至今有金矿。竹山产银,在鄂省名列前茅。庸人掌握大量青铜资源,善铸青铜大钟。庸人很可能在方国林立时期,就已掌握青铜器的冶炼技术,这为以后楚国青铜器铸造技术作出了极大贡献。堵河入汉水口处有韩家州遗址,春秋时为古麋国东大门,也是由汉江入堵河通庸国的必经之地,历为兵家重地。1991年《郧阳名粹》记:郧县博物馆,珍藏着韩家州出土的大量戟、剑、镞、箭等古兵器多件。铜纺、铜钵、铜盆、铜镜、商瓦口陶片、花纺石等文物数百件。这也从侧面确证,古庸人善冶铜业。今张家界市永定区城,发掘战国时铜剑。今澧水流域中上游,多次发掘战国时虎钮及巴人剑[10],这应与庸人迁居此地后,与巴人及其它族群,善冶青铜业有关。
如上所述,明洪武初年,设置的大庸县,旋撤县改大庸卫,其得名皆与古庸国及迁居此地的庸人,密切相关,其历史渊源文化依源,有待进一步挖掘考证。
天门,作为著名的地域地名,何以为名?《宋书·卷三十七》:“充县有松梁山,山有石,石开数十丈,其高以弩仰射不至,其上名‘天门’” [11]。清代《读史方舆纪要》:“天门山旧名崧梁山。有十六峰环列,最高者为天门”。
何以得名?天,《说文》:“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后多引申为“天空”之义。《尔雅·释天》:“穹苍,天苍也。”郭璞注:“天形穹隆,其色苍苍,因名云。”古今文中有多种释义,其本义当指人头。门,《说文》:“门,闻也。”段玉裁注:“闻者,谓外可闻于内,内可闻于外也。”《玉篇·门部》:“门,人所出入也。”古今文中有近20种释义,其本义指门扇。今文多释为:房屋,车船或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天门”,意指天宫之门。但就充县崧梁山“天门”而言,《水经注》云:“吴孙休永安六年(263),武陵郡崧梁山高峰孤竦,素壁千寻,望之苕亭,有似香炉,其上洞开,玄朗如门,高三百丈,广二百丈,门角上各生小竹,倒垂下拂,谓之天帚(龙头竹),孙休以为嘉祥,分武陵郡置天门郡。”因天门山而置天门郡,自此始。
天门,作为行政区划郡级地名,因天门山而得名,是有充分依据的。北魏《水经注》明隆庆《岳州府志》清《读史方舆纪要》皆有明载。清乾隆《直隶澧州志》:“三国吴永安六年(263),析武陵郡西界置天门郡。时崧梁山洞开如门,高三百丈,孙休以为嘉祥,因改山名天门。郡治山北麓三十里之旧永定卫城。”清代《慈利县志》:“吴析武陵郡西界置天门郡,治今大庸县城。天门郡以天门山名。”
天门山,古名嵩梁山,松梁山、崧梁山,属武陵山脉,在张家界市永定区南部,西以仙人溪与崇山为界。东西走向,面积约33平方公里,一般海拔1000米,为沅、澧水分水岭,主峰玉壶峰海拔1519米。其上有洞,高132米,宽37米,南北对穿,深长80米,俗称“天门眼”。《宋书》谓之“天门”,《水经注》记:三国吴孙休永安六年(263),孙休以为嘉祥,分武陵郡置天门郡。山上有天门古刹多处古迹名胜。[12]
天门郡设置后,时辖零阳、溇中、充等三县,相当于今澧县、慈利、临澧、石门、桑植等县,以及今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源区地域。《三国志集解》:“晋移郡治澧阳(今石门县城)更名石门郡。”清同治《石门县志》:“晋太康四年(280)置澧阳县(今石门县),移天门郡治于澧阳……西魏恭帝二年,即梁敬帝绍泰元年(555)改天门郡名石门郡。隋开皇九年平陈,改石门郡名石门县。”
吴分武陵郡置天门郡,有其历史深因。
《三国志·孙休传》:“吴永安六年冬十月,蜀以魏见伐来告,将军丁封孙异如沔(今陕西汉中附近)中,皆救蜀。蜀主刘禅降魏,问至然后罢。吕兴既杀孙漹,使使如魏,清太守及兵。丞相兴建取屯田尤人以为兵。分武陵为天门郡。”《三国志·钟离传》中对“蜀并于魏”后,武陵郡内的局势,作了分析。迫于魏国派兵进逼,吴国“郡中震惧”。牧问朝吏曰:“西蜀倾覆,边境见侵,何以御之?是时刘氏连和,诸夷率化,今既无往日之援,而郭纯已据迁陵,而明府以三千兵深入,尚未见其利也。牧曰:‘非常之事,何惧循旧?’即率所领,晨夜进道,缘山险行,垂二千里,从塞上,斩恶民怀异心者魁帅百余人及其支党凡千余级,纯等散,五溪平” [13]。吴孙休出于“镇蛮”安内抗魏御敌之策,“乃取屯田万人以为兵,分武陵郡置天门郡”。郡治充城,并在今慈利县废三官寺置溇中县属之,以固西线边防。
永定,作为政区地名,始于明初。明洪武三年(1370),改大庸县为大庸卫。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分大庸千户所(卫所)为永定卫和九溪卫。永定由此列于国史、地志。永定卫所,迁至今永定区域。
永定,何以名之。永,《说文解字》:“永,长也。”象水经理之长。《诗》曰:“江之永矣。凡永之属皆从永”。古今文中有数种释义,其本义指水流长,后多引申为永远,长久之意。定,《说文宣部》:定,安也。《易·家人》:“正家而天下定矣。”古今文中有20余种释义,其本义指安定之义。永定,当指永远安定之义。为寓意地名。其得名,当与明初湘西局势,密切相关。
有关史料记:元代湘西地域,推行土司制度,设有永顺、思州、新添、葛麻(蛮)安抚司等。明承元制,进一步完善了土司制度。据《宋史》记载:“北江蛮酋最大者彭氏,拥有上、中、下溪州,以及永顺州、保靖州等等二十州地盘。”宋王朝对这些独立半独立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政策”,对其首领敕封为刺史,称为“土官”,并任其世袭,岁向朝廷纳贡溪布、麝香、水银、丹砂等。元、明进一步完善发展这一制度,历史上称其为“土司制度”。
元、明两代行“土司制度”,为边地的经济开发,社会进步和民族和睦有一定积极作用,但也严重阻碍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安全。土司由土官担任,在所辖府、州、县内,对土民实行残酷的盘剥与压榨,使广大湘西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生活在极端贫困落后之中。至元至正十二年(1352),湘西农民徭役赋税沉重,引起土、苗民族其愤。其时张家界茅岗都元帅府横征暴敛,土民流离失所,无食充饥。土家族贫苦农民覃垕揭竿而起,联合九溪十八峒蛮万余人,响应徐寿辉、陈友谅红巾军号召,反抗元朝。
朱元璋称帝后,湘西一带租税更重。明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为剿灭四川明玉珍义军,发兵从湘西入川,数万明军过境湘西,与民争粮,加之慈利一带连续两年大旱,饥民吃野草,啃树皮,吃观音土,甚至以人为食。时任慈利安抚使覃垕,不久,改任湖广理问。覃垕觉得兵权被剥,率土家军,反抗明朝。
《明史》谓慈利土官覃垕作乱。后与明军抗争茅岗七平寨,历时一年。明洪武四年四月,明军攻陷土家族茅岗寨。覃垕被捕后,押付南京,以“谋反”罪“凌迟”处死。明洪武二十二年(1390)二月,湖广安福所(今桑植县城)千户夏德忠,在覃垕老叔的鼓动下,联合九溪峒蛮造反,被擒后问斩。
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统治,在今张家界析大庸千户所,置永定、九溪两卫。一个县境内设置个卫,驻军10000以上。可见明朝对这一地域的重视。明平覃垕20年后,设永定卫,是企求这一带“永远安定”,故名。清雍正四年实行“改土归流”,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永定卫为永定县,时卫衙县署皆设在今永定区区治。永定县以永定卫得名。民国三年(1914),复名大庸县,县治仍驻原址。1985年撤县建市,1988年大庸市升为张家界市,大庸县改称永定区,属张家界市。
张家界。清道光《永定县志》:“无事溪发源于张家界。”民国《慈利县志》:“索溪上源于张家界。”张家界,何以得名?张,在古今文中,有多种释义,其本义《说文》:“张,施弓弦也”。亦指姓。《通志·氏族略三》:“张氏,世仕晋。晋分为三,又世仕韩。此即晋之公族以字为氏者。”家,《说文·宣部》:“家,居也”。今文多释为本人及眷属的固定住所。界,《说文·田部》:“界,境也。”段玉裁注:“乐曲画为境。引申为边境之称。”古今文中有10余种释义,其本义指地界,界限之意。张家界,从字义上说即为张姓家族所管理的地界之意。
作为自然地名,张家界得名于何时?
明崇祯四年(1631)《张氏族谱》张再昌序言记:明弘治年间(1488~1506),朝廷见张万聪指挥使镇守永定卫大庸所有功,将今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一带“山林之地”,作为封赏赐给张万聪。张举家上山守业经营。张再昌为张万聪第六代孙。明崇祯三年(1630),张万聪第六代孙张再弘,被朝廷赐为团官,县设衙署于张家界。从此这一带成为张氏世袭之地。张家界由此而得名于世。至20世纪来,张氏子孙历17代,人口近1000余。
张家界,作为行政区划地名,源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张家界,地处武陵山区,经张姓后裔“守业经营”,旧时有大片原始次森林,有木本植物93科,共517种。其中乔木191种。珍木有银杏、珙桐、红榧、香果树等。野生动物有华南虎、背水鸡、麂、鹿、猕猴、野猪等。1958年辟为张家界林场。1979年被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82年9月被国家计委正式命名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公园内奇峰挺秀,危岩耸峙,溪壑幽秀,风光旖旎,自然景观具有“雄”,“奇”,“幽”,“险”,“绝”,“秀”等特点。后经画家推介,政府定为旅游胜地,逐成国内外名胜。
1988年从湘西苗族自治州析出大庸市省辖市,辖桑植、慈利和永定、武陵源县级区。1994年大庸市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依托,改名张家界市。经历380余年,张家界实现了从自然地名向地域地名,再由地域地名向行政区划地名的转变。但当地认同度较低,有学者甚至提出恢复大庸市名称要求,其主要原因是大庸市改名后,其原来的历史文化资源,因无大庸历史地名承载,顿有消失之虞。由此可见,行政区划地名,尤其是行政区划历史地名的更改,要慎之又慎。当然,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来说,更名也未尝不可。然而,更名后如何样做好历史文化的传承,是值得急需解决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班 固.汉 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1279.
[2]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5:113.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23.
[4]《文史知识》编辑部.中国古代民族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4:149.
[5]侯德榜.千古城廓倚天门[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14.
[6]彭适凡.中国南方考古百越民族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7.
[7]袁建平.试论中国早期文明的产生:以湖南城头山地区古代文明进程为例[J].中原文物,2010(5).
[8]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9:722.
[9]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南地名志[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09:949.
[10]彭雪开.石门地名源流考 [J].中国地名,2013(10).
[11]沈 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738.
[12]马本立.湘西文化大词典[M].长沙:岳麓书社,2000:18.
[13]陈 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1028
(彭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