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大流行尚未终结,欧洲断言是时候与病毒共存是“一种逃避”

在拉扎勒斯看来,虽然现阶段可以减少一些控制措施,但现在结束所有控制措施是错误的,让公众燃起疫情已经终结的希望也是错误的
图片
图/新华
文|《财经》江玮
编辑|郝洲
从英国到丹麦,欧洲国家正在改变对待新冠病毒的方式。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出现在欧洲成为一个新冠疫情的转折点,尽管感染人数出现前所未有的增加,但由于大部分感染者表现为轻症,欧洲各国开始以更放松的态度来对待这一病毒。
1月下旬,英国和爱尔兰率先取消为控制疫情蔓延而采取的各种限制措施。此后,丹麦、瑞典等国家接连宣布将回归疫情前的常态,不再要求民众戴口罩,酒吧、餐馆重新开门迎客,博物馆、美术馆、剧院、电影院回归了人们的生活。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办公室主任汉斯·克鲁格日前表示,欧洲正迈向新冠大流行的尾声。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办公室一名发言人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新冠疫情是一场全球性大流行,每个地区、每个国家依据传播的病毒和接种率而处在疫情的不同阶段。“在欧洲地区,奥密克戎的高度传播性、更低的毒性以及人口免疫程度的提升都预示着我们正迈向新冠大流行的一个新阶段。”
但该发言人同时指出,现在就将新冠病毒视为地方性流行病或者流感过于仓促,奥密克戎变异株仍可以导致严重的感染,而且比德尔塔变异株更易导致疫情在社区蔓延。
奥密克戎已经成为在欧洲传播的主要变异毒株,有预测显示到今年3月,奥密克戎可能会感染60%的欧洲人。但与新冠病毒最初出现时相比,欧洲国家大部分人口已经接种了新冠疫苗,尤其是在西欧国家,由奥密克戎感染引发的入院率相较德尔塔毒株呈现大幅降低。
西班牙巴塞罗那全球卫生研究所卫生系统团队负责人杰弗里·拉扎勒斯对《财经》记者表示,奥密克戎出现后,人们开始相信这标志着新冠大流行的终结,但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能够证明大流行的终结已经到来。
拉扎勒斯也是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新冠委员会的成员。在他看来,虽然现阶段可以减少一些控制措施,但“现在结束所有控制措施是错误的,让公众燃起疫情已经终结的希望也是错误的”。
警惕解封的“旅鼠效应”
生活在伦敦的梅·斯特尔感到她熟悉的那个伦敦又回来了,街道变得繁忙,酒吧重新开放,她终于又可以去剧院看演出。但在经历这两年的新冠疫情之后,她感受到一种文化上的改变:人们接受了佩戴口罩。即使不再是一种法律上的要求,如今大部分搭乘公共交通的人还是遵循了佩戴口罩的规定。而她还记得在疫情暴发之初人们对口罩的抗拒。
今年1月下旬,英国率先宣布将放弃与新冠相关的限制措施,英格兰地区终止了疫苗通行证制度和强制口罩令。
2月9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更进一步宣布,英国将提早一个月终结所有与新冠疫情相关的管控举措,这意味着从2月24日开始,即使感染了新冠病毒,人们也不会被要求进行自我隔离。目前英国要求感染者进行10天的自我隔离。
斯特尔并不确定英国解禁的举措是否安全,但比起德尔塔变异毒株,危险程度较低的奥密克戎使她逐渐接受了新冠病毒作为生活中的一种常态。“新冠病毒逐渐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再是疫情暴发之初那个让人心生恐惧的、未知的新病毒。”斯特尔对《财经》记者说。
在经历1月初日均感染人数超过20万之后,英国的确诊病例开始下跌,一度低于10万,但2月10日的新增病例数又上升至16.2万。目前英国超过70%的人口已经接种了新冠疫苗。
不过与英格兰地区激进的方式相比,苏格兰地区表现出了更谨慎的态度。2月9日,苏格兰政府延长了新冠疫情相关法律的有效期。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和在大型活动上出示疫苗通行证等举措原本将于2月28日失效,但已被延长至9月24日。苏格兰副首席部长约翰·斯文尼表示,在放松限制的同时仍有必要维持一些基本的措施。
爱尔兰也是欧洲地区最早放松新冠疫情控制措施的国家之一。从1月22日起,酒吧、餐馆、夜店、电影院、剧院恢复了正常营业时间,聚会规模不再受限,在家办公的员工将逐渐回到办公室。爱尔兰总理米歇尔·马丁在宣布取消限制政策时坦言,感染人数可能会出现暂时上升,因此他呼吁民众继续接种疫苗。
与更早一些度过感染高峰期的英国和爱尔兰相比,欧洲多个国家在宣布将逐渐解除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措施时尚未度过感染高峰。尽管如此,这些国家开始探索如何与新冠病毒安全共存的方式。
在丹麦流行病委员会将新冠肺炎从“社会危急疾病”名单中除去后,丹麦从2月1日开始叫停所有限制措施。这意味着夜店重新开放,餐馆在晚上10点以后可以继续售酒,商店也将不再对顾客人数设限。民众出入任何场所时都无需出示疫苗通行证,搭乘公共交通可以不佩戴口罩。
虽然每日新增病例数持续创下新高,但荷兰已经决定采取新的战略来应对新冠疫情。新的策略将致力于维护社会正常运转,而不再是针对特定目标,比如监测卫生系统面临的压力。
荷兰卫生部长恩斯特·库柏斯表示:“我们从消除风险转向了管控风险,这样我们能过上更正常的生活。”在2021年12月开始新一轮封锁的荷兰已经允许咖啡馆、酒吧和餐馆重新开放。
瑞典卫生部长莉娜·哈伦格伦则称,虽然新冠疫情尚未彻底结束,但就病毒的快速变化和限制措施而言,疫情已经结束。从2月9日开始,瑞典取消了所有针对新冠病毒采取的控制措施,并在同时终止了新冠病毒检测,只有卫生系统、养老院工作人员和最脆弱人群才可接受免费的新冠检测。
瑞典公共卫生署署长卡琳·特格马克·维塞尔表示,这是出于成本的考虑。“如果我们继续对出现新冠感染症状的人进行大规模检测,这意味着每周我们将支出5亿克朗(约5500万美元),一个月20亿克朗(约2.2亿美元)。”
自从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瑞典从未进行过封锁或者关闭商业设施。这个人口1030万的国家报告的确诊病例已经超过220万,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数字居北欧五国之首。
将在4月面临选举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决定将限制措施保持在最小范围,他将重心放在呼吁法国民众尽快接种疫苗。
法国国民议会1月通过法案,要求以疫苗通行证取代此前的健康通行证。这意味着人们进入餐馆、酒吧、文化场所、搭乘飞机和火车时,将需要出示疫苗接种证明。此前的健康通行证允许人们在出示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后进入这些场所。推行疫苗通行证之后,法国将不再对出席音乐会、体育赛事和其他活动的人数设置限额。
今年1月,法国的感染人数以每日几十万的速度增加。尽管住院人数一度出现上升,但与此前几波疫情相比,需要重症监护的病人大幅减少。在经历1月25日新增病例超过50万例之后,法国的确诊人数开始呈下降趋势。目前法国接种新冠疫苗的人口比例已经超过75%。
意大利、西班牙、芬兰、瑞士、挪威等欧洲国家也在放松因抗疫而对公共生活实施的限制。
“我最大的担忧是国家间出现了旅鼠效应(盲目跟从的行为)。”世界卫生组织突发卫生事件规划执行主任迈克尔·莱恩近日表示。他指出,尽管一些国家有改变举措的余地,但一些国家可能只是因为政治压力而选择解除限制。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欧洲多国都曾发生过抗议新冠举措的示威游行。
并非所有欧洲国家都在大刀阔斧地全面解封。在德国,未接种新冠疫苗的人仍被禁止进入餐馆、电影院和非必要商店。德国卫生部长卡尔·劳特巴赫预计,德国的感染高峰期要到2月中旬之后才会到来。德国在2月8日报告的新增病例数创下新的纪录,超过38万。
德国联邦议院正在就是否要求民众强制接种疫苗展开辩论,选项包括对所有成年人或 50岁以上的人进行强制接种,或者不强制接种。大约有74%的德国民众接种了至少一针疫苗,这一数字落后于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这三个国家已经接种第一针疫苗的人口超过八成。
目前在欧盟国家中,奥地利是唯一一个立法强制接种疫苗的国家。奥地利于今年1月20日通过立法,要求18岁以上成年人接种新冠疫苗,拒绝接种的人将面临600欧元至3600欧元不等的罚款。
与病毒共存是“一种逃避”
从2021年12月开始在欧洲传播的奥密克戎风暴尽管使欧洲国家的感染人数屡创新高,但与德尔塔毒株相比,它的危险程度呈现降低趋势。即使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确诊病例大幅增加,入院率一度上升,给卫生系统在短期内造成了压力,但与此前几波疫情相比,重症监护病房没有因此陷入不堪重负的境地。
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副教授彼得·克里梅克对《财经》记者分析说,大部分欧洲国家坚持的是“拉平曲线”的战略,即只有在卫生系统接近不堪重负时采取诸如封锁这样的严格举措。目前,无论是重症患者还是入院率都在欧洲国家呈现下降趋势,这主要归功于疫苗或者感染过新冠病毒产生的抗体,加上奥密克戎对肺部造成的损伤更小,需要重症监护的住院病人比例减少。
“因此,免疫水平更高的国家比如英国和丹麦不再感到有拉平曲线的必要,从而取消了几乎所有限制举措。免疫程度没有那么高的国家仍然存在拉平曲线的必要,但相比此前几波疫情采取的措施已经没有那么严格。”克里梅克说。
虽然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比德尔塔毒株表现出了更强的传播性,但由奥密克戎引发的症状大多数为轻症,这燃起了人们期待已久的希望——新冠疫情正在从大流行转变为更可控的地方性流行病。
多位欧洲国家领导人已经开始传递这样的信号。“随着新冠疫情变成一场地方性流行病,我们需要以建议和引导取代法律要求。”英国首相约翰逊在宣布全面解封时称。
今年1月,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也曾表示,也许是时候改变追踪新冠病毒演变的方式,像应对流感一样应对新冠病毒;民众需要学会与新冠病毒共存,就像和很多其他病毒共存一样。
但在拉扎勒斯看来,在人类还不知道新冠病毒将如何演变,不确定疫苗能提供多长时间保护的情况下,就断言是时候与病毒共存是一种逃避。“这也是当桑切斯、约翰逊等政治领导人说这只是一场流感,我们无需担心,这已经变成地方性流行病,我们不再需要控制措施时,我为何认为他们是错的。我们还没到这一步,尽管我希望我们能尽快到达这步。”
将新冠疫情视为地方性流行病意味着将不再记录每个感染案例,也不对出现症状的所有人进行检测。但地方性流行病通常具备可预测的、稳定的传播路径,而新冠病毒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此外,地方性流行病仍然具有威胁性。疟疾作为一种地方性流行病每年夺走60万人的生命。
“欧洲地区的情况还很复杂,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大流行尚未结束,即使拯救生命的疫苗扭转了形势。”上述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办公室发言人说。
拉扎勒斯也持同样的观点。“这还不是地方性流行病,仍是大流行。大流行的特征之一是难以预测,鉴于我们并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就是难以预测的情形。”他指出,欧洲的新增病例仍处在高位,虽然确诊人数在一些国家呈减少趋势,但是从很高的数字往下降。“除非我们看到数字降到很低的程度,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都维持在低位,比如一年,我们才能说它变成了地方性流行病。”
近期研究显示,奥密克戎相比其他新冠变异毒株引发重症的可能性更低,但它仍具有高度传染性,即使已经接种疫苗的人仍会被感染。
在克里梅克看来,随着疫苗和药物的出现,尽管人类在应对新冠病毒时有了更多选项,但新冠病毒的演变是难以预测的,比如感染了奥密克戎的人还会再次感染。他同时指出,不同变异毒株还会继续出现,一些攻击性较弱,一些更强。
“大流行不会突然结束,而是随着我们不再视其为威胁而缓慢消退。”克里梅克说。
在新冠大流行尚未结束时就取消所有限制措施还为时过早。拉扎勒斯认为,像丹麦那样不再要求在地铁、火车、公交车上佩戴口罩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在这场大流行中,在公共交通上佩戴口罩是最低限度的要求。这是我为何认为欧盟国家应该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它们无需在所有事情上取得共识,但在最小程度的应对举措上应该形成共识,包括检测、改善通风和佩戴口罩。”
拉扎勒斯指出,欧盟国家在应对新冠疫情方面缺乏协调,欧盟应针对今年秋天可能出现的疫情反复做好备案。目前仍需要很大的政治意愿为下一波可能到来的疫情做好准备,并向公众解释,这是为了保护经济,保护他们的社交生活。
新冠病毒已经在全球范围造成近560万人死亡,欧洲的死亡人数达到17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