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雪容融设计团队成员:每一处细节都是难点,师生携手闯关

3月4日晚,2022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吉祥物雪容融成为“顶流”,一颦一笑牵动人心。南都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其背后的设计团队来自吉林艺术学院,此前已多次完成重大设计任务,这一次却为了设计这只“小灯笼”投入了近300天,绘制了10000余张设计草图,提交了32套方案。在团队中负责“吉祥物形象设计和绘画表现”的视觉传达系教授吴轶博对南都感慨:“每一处细节都是难点,都是我们要越过的沟坎。”

最终确定版“雪容融”。

师生团队携手闯关

雪容融的“灯笼”原型,最早出自吉林艺术学院学生姜宇帆向北京冬奥组委提交的设计作品“吉祥如意”。该方案在全球5816件作品中入围前三名后,2019年1月25日,吉艺成立了“1·25冬奥吉祥物项目组”,对她的原稿继续修改、深化。当时北京冬奥组委提出的修改意见是:“仅保留原属性,重新设计形象。”这就意味着,除了中国结、灯笼的原型不变,其余设计工作都要推翻重来。

新的设计团队由该校时任校长郭春方亲任总负责人,团队中除了原创意提出者姜宇帆,其余几位都是分院院长或者富有设计经验的教师。比如负责“吉祥物形象设计和绘画表现”的吴轶博,现为该校视觉传达系教授、系主任,此前参与过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林馆、第六届亚洲冬运会的设计,还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70周年首都群众游行吉林彩车设计团队的成员。但她也认为,为冬奥吉祥物项目“摸爬滚打”的这200多天,与其他重大项目的设计过程非常不同。

吉林艺术学院雪容融设计团队。

2019年初的春节假期,整个团队都“隐身”于吉艺校园附近的专家公寓中,全室窗帘紧闭,不分白天黑夜地做了18天设计,然后带着3套方案和62张草图,提交到北京的专家面前。冬奥组委从中选择了1套方案和6张草图,让他们继续修改深化。

然而异变很快来临,2019年2月18日,中国结形象被通知遗憾出局;同年4月,冬奥组委又对他们设计的灯笼形象提出了重大修改意见:“加入动物元素。”这让整个团队都犯了难。

吴轶博对南都记者回忆,当时自己没想明白,灯笼和动物如何分主次?怎样兼容?原本几乎一周一看稿的北京冬奥组委,从那时起近一个月都没有给他们任何意见,“我的心里也是打鼓,会不会灯笼的方案也不能再往前走了?”但他们仍没有停止对专家意见的研究和推进,继续等待通知,终于在当年5月28日等来了新的消息:同意采纳“灯笼宝宝”的整体方案,项目可以进入下一阶段。

每处设计言必有意

大方向确定后,“125项目组”转向了对细节的逐一考证、推敲。用吴轶博的话说,“每一处细节都是难点,都是我们要越过的沟坎。”她在采访中对南都记者介绍,吉祥物虽说比标志(logo)大一些,但它依然属于高度凝炼的设计,“灯笼宝宝”身上的每一处都要“言必有意”。

比如灯笼顶端的提手是“如意”;顶部的积雪体现了一句民谚“正月十五雪打灯”,将北京冬奥会开幕时的“年味儿”和冰雪主题巧妙结合;灯笼共有13根金色轴辐,寓意着第13届冬残奥会;灯笼上的一圈正负形(又称“反转图形”)花纹,一眼看去是13对和平鸽,体现和平向往的同时对应着老北京的鸽哨声,两只相邻的和平鸽的翅膀,又围合成了天坛的剪影,更鲜明地指向本届冬奥会举办地的历史文化;“灯笼宝宝”脚上的纹饰也有讲究,源自中国传统灯笼上的花型,近似蝙蝠,取“福”的谐音。

最“点睛”的一处,则是雪容融腹部的金色光圈,意味着灯笼在发光。此前的冬奥会上,还从未有过内在发光的吉祥物。

在完善形象设计的同时,吉艺“125项目组”里有一位文化阐释负责人,还要专门负责配合设计方案的调整,对它的创意理念做出阐释,给吉祥物命名,在每一个阶段都要把相对应的文案提交给冬奥组委会。

最终使用的“雪容融”这三个字,是奥组委的顾问团队选定的。按照官方的释义:“雪”象征洁白、美丽,是冰雪运动的特点;“容”意喻包容、宽容、交流互鉴;“融”意喻融合、温暖,相知相融。“容融”二字连在一起,表达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发展的理念,体现了冬奥会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直到夏末秋初,全套设计方案已基本完善,但吉林艺术学院的师生仍然不确定雪容融能否中选,因此2019年8月21日,冬奥组委再次来电告知“设计稿将面临重大修改”时,普遍都是怀着忐忑的心情,带着电脑等设备上了飞机。他们直到走进会议室才惊讶地发现,里面坐着媒体记者。北京冬奥组委当场宣布:确定选用“冰墩墩”为冬奥会吉祥物,确定选用“雪容融”为冬残奥会吉祥物!那一刻,雪容融设计团队总负责人郭春方泪流满面。

2019年9月17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吉祥物发布仪式在京隆重举行。姜宇帆回忆,当时吉艺设计团队共17人都去了现场,抑制不住地跟着大屏幕上的倒数数字喊了出来。“当雪容融的宣传片出现在大屏幕的时候,我攥着拳,手都是木的……”

采写:南都记者侯婧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