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击落俄空军10架战机,伏击战机行为或由“西方志愿兵”主导

俄军的战报显示,目前乌克兰空军仍保留着一定战力,俄国防部发言人伊戈尔o科纳申科夫表示,俄军3月5日击落了乌方4架苏-27战机,此外还有两个“山毛榉”M-1防空系统。应该说,俄乌冲突爆发近两周了,乌军战机还能起飞迎敌、防空导弹依然没有清理干净,都说明俄空天军此前宣称的“已经掌握乌克兰上空制空权”的说法相当不可信。

对于俄空天军来说,3月5日大概是乌云笼罩的一天。来自各方的消息统计显示,在大约26小时内,俄空天军在乌克兰上空有多达10架战机被击落。前几天西方媒体还在质疑说为什么看不到俄空天军投入乌克兰战场,没想到它竟然用这么惨(丢)烈(人)的方式成为媒体焦点。

俄空天军到底怎么了?

美国“战区”网站5日称,根据开源情报,俄空天军在5日损失了1架苏-30SM战斗机、两架苏-34战术轰炸机、两架苏-25攻击机、两架米-24/米-35和两架米-8直升机以及1架Orlan-10小型无人机。

最有轰动效果的,大概当属“俄军王牌飞行员驾驶苏-34轰炸机被击落”的消息。《基辅独立报》称,这架编号24的苏-34轰炸机在乌克兰东部城市伏尔诺瓦卡附近被击落,其中飞行员被乌军俘虏,社交媒体上流传的照片显示,他曾参加俄军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

被击落的苏-34战斗机残骸

被击落的苏-34战斗机残骸

被俘的俄军苏-34轰炸机飞行员

老司机注意到,与以往的“单纯嘴炮”不同,这次关于俄军机被击落的消息里,不少都有相关的视频或者照片佐证,包括击落苏-30SM、米-24的过程视频以及苏-34、苏-25、Orlan-10、米-24等军机残骸照片等,因此可信度要高得多。

当然,社交媒体上的这些消息并不一定都是对的,不排除是将数天内的乌军战果凑在一起的结果,但无论如何,“俄空天军在乌克兰遭受重大损失”大概率是真的。

被击落的苏-30MK战斗机残骸

那么问题就来了——俄空天军的惨重损失,到底是谁干的?俄军的战报显示,目前乌克兰空军仍保留着一定战力,俄国防部发言人伊戈尔•科纳申科夫表示,俄军3月5日击落了乌方4架苏-27战机,此外还有两个“山毛榉”M-1防空系统。

应该说,俄乌冲突爆发近两周了,乌军战机还能起飞迎敌、防空导弹依然没有清理干净,都说明俄空天军此前宣称的“已经掌握乌克兰上空制空权”的说法相当不可信。

但老司机认为,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显示,俄军5日的战机损失可能并非乌空军战机或“山毛榉”等防空系统所为,而是“毒刺”或“针”等便携式防空导弹。

美制“毒刺”防空导弹需要专业培训

大量高价值的先进战机竟然都是被地面单兵导弹摧毁,听上去难以让人相信,但这很可能是真的。

所有俄军被击落战机的视频或照片都有一个明显特征,即无论是固定翼战斗机还是直升机,它们的飞行高度很低,正好处于便携式防空导弹的打击范围,其中一架遭攻击的米-24直升机距离地面只有十多米,这为乌军单兵导弹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此外,诸多视频也直接或间接地证明,俄军战机是遭遇了地面便携式防空导弹的攻击。

之前老司机提过,现代战斗机和直升机装备的红外干扰弹或定向红外干扰系统等都可以干扰或破坏便携式防空导弹的追踪,但为什么俄军仍损失惨重呢?以往的战争实践表明,80%被地面便携式防空导弹击落的飞行员,在遭到攻击时毫不知情,简单说,就是被偷袭的。

即便如此,便携式防空导弹的实战命中率并不高,因此往往需要组织多名射手共同伏击以提高攻击成功率。但这种战法的弊端是导弹消耗会非常大,近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披露乌克兰驻美大使要求美国加快提供“毒刺”导弹,“乌军现有的导弹即将耗尽”,也从侧面证明了乌军可能正是在利用这种战法伏击俄军战机。

社交媒体流传的导弹击落米-24直升机视频,图中红圈处为米-24直升机,蓝圈处为发射的便携式防空导弹。

米-24直升机被导弹击中并起火坠毁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俄军被击落视频的大量流出相当“不正常”,因为执行这类任务的危险性很高,一旦伏击不成功,暴露自身存在的地面导弹射手很可能会在俄军战机的报复性攻击中丧命。在如此紧张的环境下,通常不会有人能闲暇地在伏击阵地附近拍摄攻击全过程。

此外,便携式防空导弹虽然使用简单,但仍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专业培训才能使用自如。之前乌军也广泛使用“毒刺”“针”等便携式防空导弹,但并没有取得较大的战果,显示其训练水平和战场应对能力相当普通。

老司机猜测,种种迹象证明,这轮针对俄军战机的伏击行为,很可能是由训练有素的“西方志愿兵”主导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此前已经宣称,第一批1.6万名“志愿兵”正在前往乌克兰。

另一方面,俄空天军的损失惨重,也与自身战法的缺陷脱不了干系。日益明显的一个现象是,俄军战机在乌克兰战场上广泛使用非制导弹药,也就是俗称的“铁炸弹”。为了提供命中率,他们必须降低高度才能较为准确地打击,这就为乌军地面火力提供了可乘之机。

至于为什么俄空天军缺乏精确弹药?一方面可能与俄军相关储备量不足有关,毕竟高强度战争中,弹药消耗速度极快,美国动辄就投掷数以千计的精确制导炸弹和导弹,对于囊中羞涩的俄军而言,这样的战法实在是有些耗不起。再加上考虑到俄乌冲突爆发至今才不到两周,暂时还看不到战火平息的迹象,俄军必须储备一定的精确制导武器以备不时之需,这更加剧了俄军精确制导武器的短缺现象。

苏-35演练投掷火箭弹,从侧面证明俄军精确制导弹药库存恐怕的确不足。

此外,便携式防空导弹只有简单的配套设备,缺乏夜战能力。这原本是一个俄军可以利用的重大缺陷,但老司机注意到,俄空天军的攻击行动大量集中在白天——不但在这次俄乌冲突中是如此,在以往介入叙利亚内战时,俄空天军同样甚少参与夜间攻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可能与俄军战机的光电吊舱等夜视装备普及程度不高、缺乏专门训练有关——毕竟无论是装备还是训练,都要耗费大量资金……

无论如何,这次俄空天军在俄乌冲突中的表现都难以用“差强人意”来形容,俄军获得的种种经验教训将对全球空军和防空作战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