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司机争运力,滴滴推五一活动,网约车行业寒冬已至!

最近滴滴的五一活动在各大司机群刷屏了!
一名司机给网约车观察发来截图,截图显示,司机群里的师傅们都在转发并相互助力领取滴滴的五一预热活动权益,这样说明下架已经9个月的滴滴依旧还有一大批忠实的司机在追随!
图片
每年的节假日都是一次关于运力的争夺竞赛,为了满足乘客在节假日的出行需求,网约车平台往往都会推出各种奖励活动,鼓励司机留在自己的平台接单拉活。
但是随着去年7月滴滴的下架,网约车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在悄悄发生变化,据市场数据显示,滴滴的峰值订单量已经从2500万单下跌至2000万单,市场份额也从90%下跌至70%左右,随着聚合平台以及二线平台的崛起,司机的选择更多了,网约车行业对于司机的争夺也变得更加激烈。
然而当各大平台都在为出行旺季储备运力的时候,网约车行业也正在遭遇最近5年的最严考验,疫情影响,合规压力等都在考验网约车行业从业者。
网约车行业正在遭遇最冷寒冬
昨天交通部公布了全国网约车3月订单数据情况数据显示,3月全国网约车订单量为53859.5万单,环比下降2.2%,在疫情的影响下网约车行业的总体订单量甚至不如一年前的2021年2月的5.6亿单。
图片
在经过一年发展后网约车行业的人证司机增长了78.2万人,车证数量增长了40.5万本,而3份的订单却不及一年前,可想而知3月全国的网约车司机过的有多不容易。
另外部分城市对于合规进程的加快也在倒闭网约车平台“忍痛割爱”清退不合规司机,西宁市3月清退了4202辆无证车,石家庄一平台对平台内所有不合规司机进行清退,清退不合规司机数量高达9成。
图片
甘肃修订道路运输条例,对于擅开网约车的最高罚款3万元。
图片
广州联合6家网约车平台签署公约承诺不再招募不合规司机并且清退平台的不合规司机。
图片
在种种压力下,不管是司机还是平台都将在这场寒冬中感受到阵阵寒意!
没有十全十美的平台
广州的一名网约车司机李师傅对网约车观察表示,自己跑了七八个平台后总结出来一个道理,网约车平台没有不“坑”的,每个平台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最终比较下来会发现还是滴滴相对好一点。
去年滴滴下架后,李师傅陆续跑了七八个平台,最后还是回去跑滴滴,以前觉得滴滴的口碑值坑、服务分坑,还有各种对司机的约束也坑,但是当你跑了其他平台以后你会发现,对比起滴滴的各种对司机的处罚,滴滴算是好一点的了,尤其是系统和规则上,滴滴确实是最完善的。
李师傅给网约车观察看了一个自己跑的平台,今年1月份自己就联系平台客服给自己注销账号,现在过去3个月了还是没有给自己注销,而且平台客服的电话能不能打进去全靠运气。
李师傅称,自己1月份在平台接了这笔订单,当时导航不让走高速,可是乘客要求走高速,自己完成这笔订单并且添加了13块钱高速费进去以后把账单发生给乘客,乘客都已经付款了可是平台却把高速费扣回去了而且还处罚了自己。
图片
李师傅表示,自己申诉了两次都没有用,乘客都已经支付了高速费了结果平台却把钱扣走了。
另外还有平台切单的,前几天那个视频就在司机面前订单却被平台切走的视频大家都看了吧。
图片
以前很多人都说滴滴会切单,如果你跑一跑其他平台就会发现没有哪个平台不切单的,有的平台甚至在你到达乘客上车点以后才把订单改派掉。
网约车全面新能源一口价成为必然趋势
不知道大家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乘客打车普遍都喜欢选择一口价订单了,网约车行业低运价时代已经到来,在疫情期间的深圳,很多专车司机也不得不打开一口价功能。
另外在某些聚合平台上,现在乘客叫车系统也自动帮乘客勾选了一口价。
图片
一口价似乎已经成为行业的必然趋势。
还在用油车跑网约车的刘师傅对网约车观察说道,现在汽油都8快多了,一口价的单子满天飞,你不接有的是人接,那些开新能源车的不管赚不赚钱,反正有单子就抢,我们这些开油车的基本上就是接一单亏一单,现在自己也很纠结,如果继续干下去就要换一个电动车跑,不然按照现在这个行情用油车跑就是做雷锋,可是如果换了新能源车又要再干3年,不然本钱都赚不回来。
确实,随着网约车全面新能源时代的到来,燃油车正在逐渐被低运价逼出历史舞台,即便是在北方城市那些坚持不还新能源车的司机师傅也不得不向低运价低头,要想继续干网约车就换新能源车不然只能改行,对于他们只有这两个选择。
网约车行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也为汽车新能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在当下行业遭遇寒冬之时,最需要的可能是大家团结一心抱团取暖。
就在我们采访结束,一名泉州的网约车司机发来了一条视频,虽然视频只是一个段子,可是也间接反映出来当下网约车司机的生存状况。
寒冬之下没有任何一方是可以独善其身的,不管是对于平台还是租赁公司或者是司机,都将在这场寒冬中见证行业的变革。
订单下滑,从业人数增加,收入难以保障,对于平台以及租赁公司而言,或许这些司机才是最需要帮助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