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河北老人两年写下80万字,背后故事令人感动……

给您出个谜语:“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说的是哪种民间文艺形式呢?有的朋友可能猜出来了,对,就是皮影戏。

很多人小时候都看过皮影,也爱听长辈讲故事。河北是民间故事的沃土。藁城耿村是中外闻名的故事村,有25名故事家被命名为省级故事家,这在全国也是一种罕见的文化现象。

河北不仅故事多,而且也不乏采录搜集故事的奇人奇事。20世纪80年代,石家庄井陉县一位普通的山村妇女,被称为“当代蒲松龄”。她姓王,在村头开了一个小吃部,由于酷爱听故事讲故事,她利用小吃部的阵地以及挎着篮子走乡串户卖烧饼的机会,效仿蒲松龄开茶馆搜集故事的方法,别人只要给她讲一个她没听过的故事,她就赠送一个烧饼,把小吃部办成了“民间故事采集站”。几年后,她出了一本20多万字的故事集。

在河北蔚县,有个窗花换毛驴的故事。蔚县剪纸,俗称“蔚县窗花”。当地有个姓周的剪纸艺人,11岁拜师,学了一身好手艺。腊月的一个集市,他早早就进了城,撑起亮子卖窗花。有个拉着毛驴的涞源县买卖人,相中了他的窗花,要全部买下。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买卖人一掏兜,发现身上带的钱不够,最后双方讲定用一头毛驴来换这一架窗花。

对民间艺术的爱,是一场双向奔赴的爱。艺术家倾心创作,百姓们真心喜欢。

河北民间文艺种类繁多,包括民间故事、剪纸、皮影、秧歌、织染、绘画、石雕、吹歌以及各种习俗等,全部搜集整理起来难度可想而知。况且,放眼全国,都没有一部系统完整介绍民间文艺史的书。

学者郑一民从事民间文艺工作近50年,走遍了河北各市县,70多岁的他,决心撰写一部兼具系统性和综合性的《河北民间文艺史》。

“以史为线,田野调查成果与史书记载并重,突出河北独有的民间文艺典型事象分析与阐释”是郑一民定下的编纂基调。为了搜集资料,郑一民深入民间、深入田野,用心体验,用脚丈量,用情感受。他手中拎着相机,兜里装着笔记本,走到哪里就记录到哪里。他不辞辛劳,曾在一天内考察6个传统村落。为了多走几个地方,他常在山间小道上从一个村奔向另一个村,又从一个县串到另一个县……

两年多时间,八百个日夜,不会用电脑的郑一民,在纸上一笔一划地写下80多万字。结稿时,他轻抚着案头一尺多厚的手稿泪流满面。为了完成这部书稿,郑一民累病过好几次,还多次住院。他说:“我都这个岁数了,完成这本书不容易啊。真是把我所有的积累和心血都倾注进去了。人活着总要做些有价值的事。"

这本《河北民间文艺史》是河北民间文化的缩影,记录着我们朴素的生活与情感,承载着我们的记忆与乡愁。它不仅保留了珍贵的文化记忆,还为国家特别是河北民间文艺史研究提供了学术价值。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邱运华认为,《河北民间文艺史》填补了我国民间文艺史综合性研究的空白,是为新时代中国民间文艺事业献上的厚礼。

让我们一起翻开这本书,走进厚重灿烂的燕赵故事,寻找河北源远流长的文化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