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波|扫码

扫码
◎于建波
阳春三月,郊外采风。
彩色的公交大巴从晨曦中驶来,很慢,很稳,婉若一朵流动的云。开车的是位三十七八岁的女司机,乍一上眼,以为是人民币画面上的女拖拉机手从乡下嫁到城里,辞别了田野的“大铁牛”,开上了闹市的“大巴士”。蓝工装、绿臂章、黄纱巾,恰到好处地搭配出女司机的朴素美;煤一样黑的眸子被雪一样白的口罩轻轻托衬,含情凝睇 ,秋波欲滴,逢之萍水的乘车人相顾尽沾。
一抹春风,扶我上车。
刚结束封城,公交车的防疫措施又“变本加厉”,过去只强调戴口罩,现在又要测体温,又要扫健康码。车厢,有了二维码,扑克牌大小,三张。聪明的女司机把它不均等地贴在车两旁的玻璃窗上,呈“品”字形状,令我看过后立马触想起二郎神的三只眼。这三只眼法力无边,能把孙悟空的七十二变逐一识破,并最终将其擒获!好一个巧妙的设计寓意: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在大巴的最后一排,我坐下来了。如果说驾驶室是个小舞台,这个位置就是二楼的小包厢一一看戏的最佳位置。刚一落坐,戏就开场,坐在驾驶椅上的女司机上来就是一段“闷帘叫板”:“刚上车的乘客请扫码啰,请扫码啰”……水嗓,清润!许是使用过度,声线被“咯”,稍微带出点沙音儿,特别是那一句句“扫码,扫码”,听起来,就像是山谷里的布谷鸟在呼唤槽头的老牛:“播谷,播谷”……
图片
勤奋的老牛没有布谷催春也会“不用扬鞭自奋蹄”;有公德的乘客没有司机的提醒也会自觉扫码。然而,很多年了,人们早已习惯了“一个钢蹦一声响”的乘车方式,对这套“刷卡、测温加扫描”的三连环动作难免心生其烦,于是,千千世界芸芸众生,有人“要”扫码,有人“被”扫码……
疫情,让女司机的肩上又多了一副担子。她要驾驭大巴,躲凸避凹,确保安全行驶;还要对乘客进行善意的扫码提示、指导和监督,而且是“一对一”,“零遗漏”。公交车的站点隔得很近,一两分钟就是一站,每经过一个站点,她都要如此这般地辛苦一番,我粗略地计算一下,一个班次跑下来,这段敦促乘客扫码的“台词”她至少要重复二三百次,而且一声刚落,一声又起,两声之间连舔口水润润喉咙的功夫都没有,再亮的水嗓儿扯上一天也要倒成烟嗓儿。
布谷鸟喊哑了嗓子,感动了鸟神星,当上了春天大舞台上的首席报幕员。女司机喊哑了嗓子,感动了“要扫码”的乘客,也感动了“被扫码”的乘客,瞬时间,一种怜香惜玉的爱潜移默化,变成一次扫码的主动作为,似乎,这是老牛馈谢布谷鸟的“君子之举”!满车厢的人纷纷拿出手机,扫描二郎神的“天眼”,小的帮老的,快的帮慢的,会的帮不会的……每扫一次,都会听到“嘀铃、嘀铃”两声音响,这声音很轻,又很脆,跟打击乐家族中的“小铃钹”同韵同美,如莺啼细柳,可与江南名曲《雨打芭蕉》结拜姐妹。
图片
听到美妙的小铃钹声,女司机笑了,隔着口罩,看不见酒窝浅显,却能见到她耳垂上的小银环在轻轻地摇……
风越来越爽,云越来越轻,大巴士在一处大学站点停下。铁栅栏内正做核酸检测。绿色的塑胶甬道铺着一条条黄色的警示线,学子们踩线前行,与前后者始终保持一米的安全距离。做核查的医护人员头戴防护面罩,穿着防护服,手戴胶手套,还时不时地自我喷洒消毒液。女司机转头注目,单手托腮。此刻,我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却知道我在想什么:大巴里没有警示线,没有防护面罩和防护服,只有拥挤的人,拥挤的空气,还有一套永远坐在左前方的“蓝工装”,即便和白衣天使一起飞翔,也决不挪换,那是领飞者的位置!
一串货郎鼓似的笑声打断了我的感慨,到乡下了,两位慈眉善目的半老徐娘登上大巴。圈久的大白鹅一旦出栏,就会迫不及待地“曲项向天歌”,只三言两語,我就听出了老姐俩要去干啥:月份牌明天是“红码”,今天赶个大集,准备伺候“小祖宗”。
图片
从一身的利索气可以判断,这是两位灵巧人。可当拿起手机准备扫码时,那十根曾描过龙绣过凤的指头却突然变成十根刚成胎的小胡萝卜,弯弯扭扭,又笨又拙,怎么也点不出“扫一扫”。女司机从车前头的反光镜或后视镜看到这一幕,轻轻踩住车刹,劝两位“手机盲”放弃扫码,在驾驶室门上的登记簿上记下各自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孰不知,背下十一个毫无关连逻辑的数码要比打开手机里的“扫一扫”更难!老姐俩顿时愁云蒙面,把求助的目光投向身旁一位刚从大学站上车的小美人儿。谁也不曾想到,美人理也不理,径自把头扭了过去,眼神里充满冷漠和鄙夷。窘境中,女司机解下安全带,左门下,右门上……老姐俩在她的指导下扫码成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要不是口罩捂嘴,能从嗓子眼里看到那颗激动的心。
“井里的蛤蟆酱里的蛆,干饭有沙是规矩”。这是我姥姥的话,和小美人不同,她是清朝人,小脚,一天书也没念……
一片残叶,遮不住春光的明媚,彩色的大巴继续前行,还是那么慢,还是那么稳。沿途上车的乘客在女司机的叫板声中依次地走向二维码。扫码,扫码!人在扫码,码也在扫人!人扫的,是母亲对儿女的关爱;码扫的,是儿女对母亲的忠诚!
到站,下车。
山谷里,鸟语花香,采风的人儿纷纷支起“长炮短枪”,采绿撷红。我笑了,何必?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一部相机,腿是支架,心是光圈;眼,快门……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图片
作者简介
于建波,文登人,一九五四年出生,高小文化,共产党员,退伍军人,曾有作品在报刊发表。烟台市散文学会会员。
壹点号烟台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