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军改成就回顾:29个重型合成旅全面换装,砺剑迈向强国陆军

俄乌之间的这场冲突无疑是各国军队观察现代战场,进行总结与思考的最好机会,大家都希望能够从俄乌的真实战例当中分析出一些对自己的军队建设有用的东西,在北约开始大规模提供援助,送出不少北约现役装备之后就更是如此了。美军和美国的各种军事研究组织也在密切关注着前线战况,并且总结了一系列关于装备效能的经验,其中有一些还非常有意思。
图片
比如如果按照美国陆军部长以及相关院校论文的讨论,我军在过去几年当中的军改,完全能够被评判为全球在新世纪当中,最具有遇见性,最具有成效性,也最科学和有战斗力的;做到了美国陆军目前真的羡慕的方向;所以在这里,我们就简单回顾和盘点一下,从16年开始算起6年时间的军改,都如何做到了陆军的现代化升级,成为一支跑在前面又被证明方向正确的军队的。
美国陆军最近的相关论文提出的东西核心简明扼要的说就是:巨大量多造炮,造好炮。与异想天开的喊坦克无用游击战破大国的海军陆战队不一样,陆军强调现代化的装甲兵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依然是陆地战场不可替代的中坚力量;但更强调了,现代战争本质是炮战,炮兵在现代地面战场上的价值超越了绝大多数其他火力装备,战场上最多的人员伤亡与装备毁伤都是炮火创造的;拥有射程更远更现代化的火炮,火箭炮与战术导弹的一方,将是战场上的优势方;同时强调了,更好的侦察与信息化能力带来的更短的OODA循环,对提升炮兵战斗力有倍增的效果。
图片
这简直与我军过去6年当中军改的思路不谋而合,或者说现在的欧洲局势与美国人的验证,都说明了我军这轮军改的成功之处。我军在这几年的军改当中,陆军选择的正是适当现代化装甲兵,着重投入信息化与火力化建设的思路,砸下巨大的精力与开支,来给炮兵进行现代化。
6年前我军的装甲兵无论如何也是不能说现代化的,6000多辆当中有一半是59,能算上国际主流较先进水平的99只有十分之一出头;经过6年的建设之后,我军的29个重型合成旅当中,只剩北部战区某头等主力,还剩下不到半个旅的59-2尚未换装;中型合成旅当中也只剩下数个尚未接装八轮车族的部队还在用59D顶装,基本实现了较为现代化的水平。
但这个基本的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作为主体的96/96A系列一个只能算二代半,另一个在甲弹对抗上只有90年代初的国际主流水平,我军的军改换装,还是体现在其他方面上。比起装甲兵换装‘又不是不能用’的凑合来,我军在炮兵的换装速度与节奏上,那谁见了都得承认一句,大国陆军就是有钱有能力,大干快上狠砸钱,绝对的世界一流,绝对的强国陆军的底气,是美国人羡慕而得不到的高配置。
图片
在军改之前,我军的身管炮兵那实际上大半都还停留在拖曳牵引的时代,而且技术性能都比较老旧,啥66式152与本质D30的96式122之类的上世纪60年代水平的旧炮;而短短6年之后,集团军炮兵旅当中的152已经不剩几门,基本被世界一流水平的卡车炮PCL-181给取代干净了,当年的绝对主力如今只剩合起来差不多1个旅,甚至连4个军区合成师的火力团也全面迎来换装,四个师的先进155数量就超过对面印度全军了。
旅属炮也不用多说,122卡车炮以及自行火炮的全面铺开让牵引炮基本告别的我军,新122火箭炮的入列更是极大的丰富了我军的火力;营属120自行迫榴炮的普及也一下子让合成营的火力手段一下子就有了保证;比起装甲兵勉强现代化的换装来说,我军的29个重型合成旅里混的最差的头等主力,也是编满了122自行榴弹炮的;毫不夸张的说,军改的这几年以来,陆军当中换装优先级最高,换装速度最快,换装规模最大的那就是炮兵。
图片
通过炮兵的快速换装,以及为了火力配套的信息化建设,我们已经提前几年开始着手,在美国人刚通过战场观察意识到现代化炮兵的重要价值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抢跑6年时间了,6年的先发优势无论放在哪里,都是巨大的。是后发国家需要投入巨大的代价,花巨大的预算去追赶的。
所以光从信火结合这一点上,美国人面临的差距就是巨大的,信息化水平也许还行,但火力建设真的是差了非常远的距离;在军一级缺乏远程火箭炮提供战役纵深的覆盖能力,在旅一级除了装甲旅外又缺乏自行火力;在营一级就更不用说了,车载120迫击炮凭什么和自行120迫榴相比?中型合成旅之所以现在看比美军的那些斯崔克旅要成功的多,就是在火力的构建上领先了太多。
图片
至于什么无人机乃至空军,乌克兰战场证明了无人机在大国陆军的防空能力下,起到的效果远不如炮兵;而空军,北约在南联盟这么多天使用如此多的弹药杀伤的南联盟作战力量规模,对目前烈度并不算高的俄乌战场而言,那也就是一两天的损失量,何况他们首先还要能或者进入战区且不误炸;所以美国陆军才会格外强调建设现代化炮兵。至少从目前看,我们过去6年军改的道路,走对了;应对现代化战争的强国陆军建设上,我们成功抢跑且领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