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疫情散去,我们再相聚”,中山医院欢送423位广西援沪“战友”

图片
“广西援沪医疗队凯旋在即,感谢你们一个月来的暖心守‘沪’,祝福你们归途平安,工作顺利,吉祥安康!待上海疫情散去,那时我们再相聚!”5月22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驻闵行体育馆医疗队欢送广西“战友”。
“山逢丹桂,闵有鱼棠”,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和广西援沪医疗队领队、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杜振宗分表代表中山和广西医疗团队,互赠临别礼物。
图片
樊嘉院长赠送的是亲手书写的“闵勉同谱春山曲,兰熏桂馥韵申江”。诗经有“黾勉同心”,“黾勉”同“闵勉”,意为勤奋不息,兰熏桂馥,比喻恩泽长留,寓意中山和广西团队曾在闵行区抗疫前线共同奋战,是上海抗疫历史中一段弥足珍贵的记忆。樊嘉感谢驰援上海的战友们,诚邀广西同道今后重返上海,来中山医院做客。
4月23日,闵行体育馆迎来423名广西援沪医疗队员,分别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来宾市人民医院、来宾市中医医院、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来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十家医疗机构。
5月22日刚好是他们“满月”的日子,这一个月,沪桂医务人员并肩奋战,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出色完成医疗保障任务,并结下深厚友谊。近日,上海疫情持续好转,广西援沪医疗队也即将结束医疗保障任务,光荣凯旋。
广西援沪医疗队赠送的是坚定友情的信物——“香囊”绣球,广西绣球又称“堆绣绣球”,以古老而复杂的刺绣工艺手工制作,是世界上最精美的绣球,寓意沪桂结缘,与子同袍,携手战疫。杜振宗表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次援沪医疗工作,可以说是解放后广西医疗团队第一次如此大规模驰援外省,这一个月里,医疗队通力合作,成功救治了1600余位患者,希望将来桂沪医务人员借此友谊之桥缔造更多医疗佳话。
闵行体育馆包含“大鱼岛”“海棠岛”两个收治场馆。在上海市委市政府、闵行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3月20日启动建设,3月23日正式启用。中山医院会同闵行区中心医院(中山医院闵行分院)先后派出近400名医护、行政管理人员入驻,很多人有支援武汉的经历。4月18日,按照统一部署,方舱医院改造为定点医院,床位700张。
面对“升级”和此前支援的闵行区中心医院医疗队换防,人力顿时吃紧之际,在国家和上海市统一指挥调配下,闵行体育馆迎来423位广西援沪医务人员,沪桂医疗队快速“混编”成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队伍。
中山医院总部组建了以中科院院士牵头、众多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作为前方医疗队的强大支撑,与广西医疗队共同制定诊疗规范,进行会诊救治,尽可能缩短平均住院日,做到“四个关注”——关注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关注患者的特别医疗需求;关注感控管理,对安保、工勤、维保人员进行多批次感控培训;关注场馆整体安全。
沪桂医疗队重点做到“三严四强一会诊”,严格急慢分治、严格专科分流、严格轻重分层;一旦有会诊需要,第一时间安排一流团队会诊并一路跟踪。
图片
截至目前,这里累计收治患者3494名,其中60岁以上607名,最高龄94岁,最低龄出生11个月。沪桂医务人员通力协作,成功收治了大量高龄、合并基础疾病及潜在高危的新冠患者,所有患者近日都将康复出院。
广西援沪医疗队入驻后,沪桂医务人员第一时间理顺制度流程和应急预案。5月13日,“大鱼海棠三区联动紧急救治演练”举行,受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组的好评,认为这种模式有效提高团队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值得推广。沪桂医务人员融合后,注重业务交流和研讨,医疗队队员开展多学科病例讨论和“1+3+X”联动中山医院总部进行疑难病例会诊,互学互促,提高救治成功率。医疗队严把护理关,每日召开护理组联合会议,高效解决各项问题。考虑到患者中约1/3为老人,场馆内适老化改造项目启动,多措并举,取得良好效果。
双方联合感控团队24小时轮值,培训人员900余人次,视频监控约25000人次,确保感控各项要求落实到位。
“我们是同一战壕的战友,是一个乐谱里不同的音符,更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我亲眼看到广西的小伙伴身体不适,出舱稍事休息,转身又要穿上防护服进舱工作,你们的坚韧和敬业令人敬佩,用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爱心为患者筑起安全的壁垒。”抗疫一线医生代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可医生和抗疫一线护士代表,中山医院呼吸科监护室李静怡护士长分享了合作抗疫心声。
作者:唐闻佳 冯颖 韩璐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