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截截车”到“一票达” 金通工程打通村民回家最后一公里|在路上

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
2022年春节前夕,在东莞电子厂打工的何光荣开始为回乡做准备。与往年不同的是,这一次,他不用担心抢不到火车票,也不用去长途客运站买汽车票,甚至不用为中转换乘发愁,只需在厂门口登上老家发来的长途客运大巴,就能一票直达四川泸州合江县先市镇大土湾村的家门口。为他打通回家最后一公里的,正是“金通工程”乡村客运。
图片
凉山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金通工程接送村民
将“金通工程”乡村客运与省际“春风行动”专车无缝接驳,这是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针对外地民工、学子回乡难提供的创新服务。现在,民工返乡返岗、学生返家返校不用再坐“截截车”,真正实现了“从厂门(校门)到家门”。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春运期间,四川通过这种方式疏运民工、学子达到20万人次。
图片
攀枝花仁和区平地镇中心学校学生车
过去
火车站通宵排队
坐“截截车”三四天到家
54岁的何光荣,是家乡第一批外出打拼的农民工之一。在东莞虎门的电子厂里,他奋斗了近30年,也支撑起了全家人的生活。人在他乡,如果说有什么是无法忍受的,首先要数春节有家难回的煎熬。
“九几年的时候,只能坐火车回家。”何光荣回忆,每次回家前,他都要在火车站熬夜排队买票。幸运的话,他可以抢到一张绿皮火车站票,晃晃荡荡30多个小时挤到重庆,再从重庆转坐七八个小时的汽车到合江县城,再转车到先市镇,最后还要步行近1小时才能到家。
因为是一截一截坐车,当地老乡称之为坐“截截车”。这样辗转折腾,何光荣每次在路上都要花费三四天。
2012年前后,合江开行了县城直达沿海务工地的长途卧铺车。不过,起初并非全程高速公路,要走很长一段国道,路上依然需要花费两三天。而且,两头还是要坐“截截车”。
“以前很少回家,隔一两年才回一次。”他说。巨大的时间、金钱成本,劝退了许多像何光荣这样打工者。
图片
“小黄车”在甘孜雅江行驶
现在
“春风行动+金通工程”
从厂门直达家门
近年来,随着省际高速路网不断完善,何光荣的回乡之路越来越顺。2022年春节前夕,在“春风行动”和“金通工程”的助力之下,他开启了有生以来最顺畅的回乡之行。
1月26日上午,何光荣和妻子潘井文早早起了床,在务工的工厂门口经测温验码之后,登上了老家发来的长途客运大巴。次日清晨,两人便抵达四川泸州合江县九支镇农民工服务中心。
无需自己买票,不用中转等待,车门外,服务人员已经迎了上来。他们一边帮何光荣等46名务工人员拿行李,一边指导大家排队登记、做核酸检测、领取慰问礼包。很快,何光荣夫妇登上了回村的“金通工程”乡村客运车辆,也就是俗称的“小黄车”,十几分钟后便被送到大土湾村家门口。
“春风迎你回家乡、金通送你进家门”,通过这样的运输方式,何光荣享受到了“点对点”“一站式”“一票制”服务,真正实现“从厂门到家门”。
据合江县交通运输局介绍,目前,该县乡村客运主要有三种方式,包括城镇公交(共56辆)和农村客运班线(共310辆),其中新投入农村客运区域化小客共23辆。该县原有的27个乡镇、284个建制村已全部实现通班线客车,乡镇和建制村通达率100%。2022年春节期间,合江县通过“金通工程”结合“春风行动”的方式,共计运送农民工近2.5万余人次。
图片
南充蓬安“小黄车”车队
改变
打通回家最后一公里
累计疏运民工、学子20万人次
何光荣回乡之路的变化,只是“金通工程”推进两年的诸多成效之一。
2020年3月,四川在全国率先实施建人民满意乡村运输“金通工程”,这是乡村客运的提质升级版。在农村公路达到35.2万公里的巴蜀山区,车辆外观、客运标识、驾驶员着装、监督投诉平台统一的“小黄车”,成为穿梭于乡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图片
“小黄车”畅行绿野
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发展乡村客运车辆 2.7万辆、乡村 客运线路 8421 条(居全国第一)。此外,各市县还因地制宜开行了学生专线、菜农公交、务农支农专车等个性化服务,最大限度满足乡村居民出行。
图片
资阳乐至交邮合作,“小黄车”送快递进村
不仅如此,四川省交通运输部门创新实施“春风行动+金通工程”一票制运输,民工返乡返岗、学生返家返校不再坐“截截车”真正实现了“从厂门(校门)到家门”,极大方便了民工、学子出行。2022年春运期间,疏运民工、学子达到20万人次。
(图片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