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出台人才服务保障新政,最高薪酬补贴不超148万元

倾力打造沙面人才休闲岛、制定人才“扬帆计划”,在全力构建三大发展平台的征程上,荔湾区始终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战略,着力营造宜商宜居宜业的人才生态环境。日前,荔湾区出台《关于印发〈广州市荔湾区高层次人才认定管理办法〉等5项人才配套政策的通知》《广州市荔湾区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保障管理办法(试行)》等人才政策,为营造引才聚才“强磁场”提供政策保障。

政策意在持续驱动荔湾区发展的“人才引擎”,形成更具竞争力的引才环境,荔湾区紧紧围绕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等关键环节,新政策进一步健全完善荔湾英才计划“1+N”人才政策体系,激发人才到荔湾干事创业热情。

新模式:

引育并举,精准划定5大层次人才

新政策采用引育并举的新培养模式,将人才层次划分从之前的3个层次变为现在的5个层次(杰出人才、优秀人才、精英人才、拔萃人才、后备人才)。其中,“杰出人才”“优秀人才”“精英人才”常年开展评定,数额不限;“拔萃人才”“后备人才”每两年评定一次,评定数量动态公布。

新政策对人才分层分类更加精细化、科学化、标准化,有利于提高荔湾区对各类人才的吸纳度和包容度,有利于区分不同层次人才的发展阶段,同时为人才提供更加精准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

针对以往人才类型不够全面、认定形式不够灵活、标准机制适用性不强等情况,新政策通过三个“增设”实现新突破。

一是增设柔性高层次人才项目,对用人单位快速引进急需紧缺的人才提供有力支持,大幅提升引才聚才灵活性和针对性。

二是增设专家举荐机制,通过市场化评价、以才举才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准确发现、跟踪培养“专才”“偏才”。

三是增设动态单列人才认定标准机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定期修订、动态发布人才认定标准,有利于精准集聚荔湾不同发展时期各类所需人才。

在此基础上,荔湾区继续强化对各层次人才的精准服务保障。坚持人才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最“经济”有效投入的理念,通过“提标”“扩面”“增量”,进一步引进、留住、用好人才。

其中,“提标”指提高人才薪酬补贴,最高补贴累计不超148万元;针对教育卫生优秀人才可采用协议工资、年薪制、项目工资、特别补贴等收入方式,不断提高人才收入水平。

“扩面”即扩大人才范畴,将技能人才纳入薪酬补贴的范围,每年给予技能人才1万元或3万元补贴,不断强化人才服务保障力度。

此外,荔湾还将做好“增量”,逐步增加服务种类数量,在原有的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保健、人才入户、家属随迁等服务的基础上,推出荔湾“英才卡”,为人才额外提供一站式政务、工商税务、金融出行等32项个性化服务。

新体系:

建立高层次人才专项编制“周转池”

除物质、服务等生活层面保障外,荔湾仍继续着眼发挥事业编制对人才的吸引力,用好现有存量的事业编制资源。荔湾区将在区级事业编制总数内调剂一定数量事业编制,建立高层次人才专项编制“周转池”,满编或超编事业单位可申请使用“周转池”专项编制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解决用人单位因编制原因引不进人才的问题。

本次出台的新政策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系统性较强。新政策紧紧围绕《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荔湾英才计划”的若干意见》(荔字〔2020〕28号)这个“纲”,形成了“1+N”人才政策体系,实现了标准提升、载体创新、方式完善,全面促进人才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精准度较高。新政策惠及高层次人才、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内容涵盖人才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工作和生活等方面问题。

导向性较强。推出的激励措施做到了政策适用范围明确、政策标准明确、目标导向明确,对进一步聚集人才起到了“压舱石”作用。

服务保障较优。新政策注重为人才架桥铺路、搭台助力、解忧赋能,以综合性举措为聚才引才、安才留才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

体现市场化要求。新政策运用市场化方式,积极扶持培育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进一步调动人力资源机构的积极性,助力荔湾区精准引才聚才。

切实解决人才来荔发展的后顾之忧,荔湾区以制度完善为抓手,努力以政策优势不断释放惜才、爱才信号,以最大的诚意引才、聚才、留才,吸引各类人才到荔湾生活与发展,不断增强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南方日报记者】郎慧

【通讯员】荔人宣

【作者】 郎慧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