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聊天室|“中文已死”?汉语有其活力,流行语里的集体经验不可忽视

039期主持人 | 尹清露

5月20日,媒体人“王左中右”发文《中文大约的确已经死了》,并用“绝绝子”、“小羊人”等流行词汇来说明简体中文变得越来越贫瘠和低幼化的现象,这篇文章很快在社交网络上传播开来,评论区也出现了褒贬不一的声音。类似的观点显然不是首次出现,2019年,澎湃评论发文《用流行词来概括这个时代,是危险的》,提醒我们流行语的有限性无法真正反映这个时代;2021年9月,新华每日电讯也在《拿什么拯救被“梗”住的“文字失语者”》一文中指出,玩梗暴露了自身文化素质的低下,应该通过多读书来丰富表达能力。

不可否认的是,某些流行词汇确实会导致感受上的无力,并消解掉话题的严肃性和思考空间。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疫情初期,近两千万人直播观看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造时出现过“呕泥酱” “叉酱”这种拟人化施工机械的说法,忽视了真正在场的劳动工人。新闻传播学教授王佳鹏则通过研究国内流行语本身的变迁指出,从2008年到2017年,网络流行语的关注重点从公共事件转向了娱乐调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王左中右的观点。

但是,把流行语等同于“低幼”或许并不准确。语言学学者胡范铸曾提出,流行语不只是高频使用的词语,也是一种“社会性述说”,代表着民间最深刻的声音。同时,许多人尽皆知的“梗”在初期来自小众文化群体,造梗是一种试图用“黑话”在主流文化的缝隙建立认同感、保护自身草根圈子的做法,比如“yyds”就来自于英雄联盟主播山泥若对另一名玩家Uzi的赞美,出圈的是极少数,更多梗仍留在圈子内部,与其纠结“中文是否死了”,讨论为什么有些梗得到了传播、而另一些没有才更为关键。

一个必须承认的事实是,网络流行语已经无可避免地影响到了日常表达,我们如何看待“中文已死”的说法?又如何理解流行语在国内近年来的变迁?

中文有属于自身的活力,语言的变迁也是正常状态

潘文捷:就像流行音乐的出现使得你不必是巴赫、贝多芬这样的大师也能创作自己的音乐,也能享受“一起喵喵喵喵喵”的快乐,流行语也使得很多人能够简单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或者观点。但是,只有这样的音乐或者语言是不行的,语言不只是工具而已,还是一整套文化和思维方式。和时下流行的网络神曲一样,流行语简单粗暴直接,又极其洗脑。我曾经参加一个网络文学会议,会议上一些太太说,比起过去,现在很难看到有质量的读者回应,大部分读者往往刻板地重复几句话——“绝绝子”“yyds”“太太绝了”“给太太递键盘”“给太太递文具店”——似乎很难表达自己的想法。这让我想起小学生时写作文说“刘叔叔是个好人”,爸爸教育说,你反复说刘叔叔是好人有什么用,应该用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和论证刘叔叔好在哪个方面。过度使用流行语,是从丰富走向简单,可能就会导致最后丧失表达自我的能力。

徐鲁青:有些流行语像“绝绝子”“yyds”大家似乎很反感,我倒觉得无所谓,这当然是一种很简化的表达,但语言单一不是像那篇“中文已死”的文章里说的,只是因为这些“低龄词”太流行,或者创造与使用这些词的人都太年轻。暂且不论中文有没有死,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趋同简化的语言,我想背后是很复杂的,比如传播媒介的改变、互联网使用群体的变化、人们闲暇时间的减少、对词汇的管控等等,它们任何一个都比“绝绝子”的影响更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词语使用上我会有一些自纠机制,但主要是看认不认同一些表达,比如“大白”“小羊人”这类词肯定会避免,还有一些战争化用词,比如“抗疫”我会尽量说“防疫”。以前顺嘴了总是说“快递小哥”,后来被人提醒快递行业也有女性存在,之后就会注意改成“快递员”,文字聊天要用到第三人称代词的时候,我会留意一下用Ta而不是他。生活里时不时是要骂几句脏话的,最近注意有朋友把“他妈的”改成“他爹的”,我觉得挺好,以后也骂“他爹的”。

林子人:之前采访汉语言研究者郑子宁时,我们聊过语言变迁速度过快是否应该值得警惕的问题,他认为汉语近百年的变化是很正常的状态,我们无需过分担忧。仔细想想,汉语可是一门使用者多达十数亿的全球主要语言——除了中国人以外,汉语使用者还包括海外的华人社群和汉语学习者——它怎么可能轻易就死掉呢?我觉得“中文已死”相关讨论的真正重点,应该是辨析形塑中文表达的结构性力量是什么:究竟是这门语言自下而上地开始丧失生命力,还是其他原因让我们顾左右而言他?

姜妍:我原以为绝大部分的流行语在短暂流行之后就会很快远离我们的日常用语,但事实上好像也不全然如此。可能更快替换掉的是一些流行梗,比如2014年的时候也有诸如“人艰不拆”“喜大普奔 ”“男默女泪”“森么仇森么怨”“干(sang)得(xin)漂(bing)亮(kuang)”“no zuo no die”这类伴随着流行梗的流行语非常火爆。同时我们也会发现,过了这么多年,部分流行语已经和我们的语言融合在一起,变得很日常化了。有时候很难归纳总结说,什么样的流行语会驻留,什么样的会很快翻篇,语言有它自己生发生长的魅力与活力,也有它的自然筛选和沉淀。

远离时政的当下,人们也仍在用流行语讨论公共性议题

姜妍:《咬文嚼字》杂志每年会评选出当年度的十大流行语,他们有三个选择标准,分别是:时代价值、语言价值和社会价值。我今天刚好翻邮箱翻到2014年的流行语——顶层设计、新常态、打虎拍蝇、断崖式、你懂的、断舍离、失联、神器、高大上、萌萌哒,过了差不多八九年再回看当时的流行语会觉得还蛮有趣的。

徐鲁青:中文流行语的演变史可以很生动地反映出社会变迁。2014年中国新闻网有过一个统计提到,流行语中的社会类从2008年后开始占比下降,“2008年的网络流行语有“打酱油”“很黄很暴力”“做俯卧撑”等;2009年有“躲猫猫”“被XX”等,占比都较高,2013年时政类网络流行语比重已下降到14.3%。我还记得初中的时候,月考作文的命题是“我爸是李刚”,那一年“拼爹”和“二代”都是流行词,2014年,作者统计到的时政类网络流行语为零,并认为从此之后,网络流行语开始呈现出“去时政化、娱乐化、个体化特征”。

林子人:我对鲁青所说的网络流行语开始呈现出“去时政化、娱乐化、个体化特征”有稍许不同的观点。这两年我印象最深刻的流行语是“内卷”。这是一个少见的,从学术圈出圈、由一个学术概念演变成全民都有深刻体认、广泛使用并且代表了某种时代精神转向的词语。内卷最初由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用来描述爪哇岛农业生产精细化的情况,于1980年代由历史社会学家黄宗智引入国内学界,用来形容“没有发展的增长”。而当内卷成为网络流行语时,它的内涵被进一步引申为一种全民皆有但此前没有哪个词能够精准概括的感受:从求学到求职,从买房到鸡娃,人生的各个阶段都面临高度竞争,但我们越来越无法确定,参与这场残酷的竞争游戏是否能给我们换回相应的回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大的趋势来说,出于大环境改变的原因,流行语的确越来越远离时政和公共事件,但我觉得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不再在流行语中讨论具有公共性的议题,因为理解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我们在这个世界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一直是“刚需”。现在,可能那些从个体经验生发出的流行语,会比从时政和公共事件中生发出的流行语更容易被公众看到和传播,因为我们发现它们往往也生动地捕捉到了某个社会群体的集体经验。和“内卷”类似的,还有“996”“小镇做题家”“考公”“上岸”等。这些词一开始也都是网络梗,但如今我们已经可以在主流舆论场中严肃地使用和讨论它们,因为它们的确反映了某种重要的社会变化。

尹清露:最近由于写稿调研的原因,去逛了逛很久没去的百度贴吧,听来一个贴吧老哥用于自嘲的说法:“鼠鼠”,指代生活状况不如意、生活环境极差、失去希望的人,就如同生活在下水道的老鼠一般。这种不管不顾、自暴自弃的态度(用时兴的话说就是“摆烂”)很值得玩味,它无疑和当下竞争激烈的环境、越来越有限的上升渠道有关。就像子人说的,从个体经验中生发出的词也可以具有公共性,大家乐于说“鼠鼠”和“摆烂”,也是由于它们唤起了潜藏在人们内心的绝望情绪。不过,虽然类似的说法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环境的变化,其过于消极抵抗的意涵是否也让它仅仅停留在了自我调侃,而难以进一步引入公共领域的讨论?这也是一个问题。

叶青:最近在追中国台湾地区的一档选秀节目,视频网站的评论区里有好多我看不懂的网络用语。我们的网络用语常常是普通话的谐音和缩写(地域或方言梗也有,但通俗流行的相对较少),通常大概还能猜出个几分意思,但中国台湾地区不太一样,大量的网络用词是围绕闽南语衍生出来的,对于不会说闽南话的人来说,不查还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像是我看到有人评论说某位参赛选手很“8+9”,我还以为是什么类似“996”的用法,夸赞这位选手8点起9点睡训练很努力,搜了一下才知道原来根本不是一回事。根据“乡民(台湾地区对看热闹网民的称呼)百科”的介绍,“8+9”是“八家将”的闽南语(八嘎囧)谐音,而“八家将”则是中国台湾地区的民俗文化,因为其部分组织成员与黑道有关联,因此“8+9”指的是社会上不学无术的年轻人,有“流氓”“混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