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云南这10地为野生菌中毒高风险地区!近90%的死亡病例是因为……

云南人云南人!
你收到短信了吗?
就是那条云南人专属的短信!
图片
每年6至8月野生菌繁殖
生长和销售旺盛的季节
同时也是中毒的高发期
云南省疾控中心统计数据显示
2021年云南省因食用野生菌
发生中毒事件600余起
导致2000多人中毒,20多人死亡
教训极其惨痛!
图片
目前,各类野生菌已进入生长旺季
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为精准防控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
2022年起,云南省依据中毒风险
将云南所辖县市区的
野生菌中毒风险
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不同等级的风险地区
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
风险分级划分
全省共划定野生菌中毒风险高风险地区10个,中风险地区48个,低风险地区62个,无上报地区9个。
其中宜良县、红塔区、新平县、丘北县、砚山县、澜沧县、宣威市、师宗县、盈江县、开远市等10个县市区被划定为高风险地区。
以上地区出现野生菌中毒事件的频次较高且容易发生中毒死亡事件,居民要特别注意,提升自我防范意识,降低中毒风险,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图片
图源:云南疾控
高风险:10个
中风险:48个
低风险:62个 (低风险≠没风险)
无上报:9个 (没上报≠没发生)
低风险及无事件上报地区,采取以下措施:广泛宣传、信息报送、应急演练
(1)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野生菌中毒宣传。
(2)及时报告野生菌中毒相关信息。
(3)加强流行病调查能力建设、强化应急处置队伍培训。
(4)及时发布野生菌中毒风险提示。
中风险地区,在上述4项措施的基础上,落实以下措施:精准干预、强化监管、应急响应
(5)开展本地区常见有毒野生菌(含致死种类)专题调查
(6)组织开展进村入户宣传,精准宣传当地常见有毒野生菌;野生菌中毒宣传进农村中小学校,小手牵大手。
(7)开展综合防控,强化专项监督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高风险地区,在上述7项措施的基础上,落实以下措施:提升能力、加强监测、强化救治
(8)实时监测、定期研判有毒野生菌中毒趋势。
(9)提升乡镇卫生院野生菌中毒病例前期处理能力,县级及以上医院对重症野生菌中毒病例的综合救治能力,各级建立畅通的转诊通道。
(10)省级提供技术指导(医疗救治、流行病学调查、野生菌鉴定等)
云南省野生菌中毒
的“两大杀手”
记者从云南省疾控中心了解到,根据近年来的监测数据,有近90%的野生菌死亡病例是由于误食亚稀褶红菇和剧毒鹅膏菌,近期云南省部分地区已发生食用野生菌中毒导致死亡的事件,主要是误食了亚稀褶红菇。
亚稀褶红菇(俗称“火炭菌")
亚稀褶红菇是云南省中毒最严重的毒菌品种,历年来已造成多人中毒、多人死亡事件,而外形极为相似的密褶红菇、稀褶红菇却是食用菌,一般人很难区分,需要专业人员结合显微镜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手段才能进行准确鉴别,建议这类菌子最好不要食用。
图片
图片
剧毒鹅膏类
有人听说吃鸡枞中毒,但鸡枞是无毒的,其实是因为误食了形态类似鸡枞的毒菌,如剧毒的致命鹅膏菌、灰花纹鹅膏菌、假褐云斑鹅膏菌形态和鸡枞很相似,因此采食鸡枞要特别小心。
图片
致命鹅膏(俗称“白毒伞”)
图片
灰花纹鹅膏
图片
黄盖鹅膏
图片
假褐云斑鹅膏菌
云南常见有毒野生菌
种类一览
为了让大家认好菌子、安全吃菌,4月24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云南省真菌多样性与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联合对云南常见毒菌挂图进行了更新。
根据最新研究进展和近几年云南有毒蘑菇中毒事件统计,今年发布的挂图对之前图版的物种进行了部分更新,并将图版中照片放大,方便食客识别。
本次更新图版包含两张
共计24个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
除了常见的“红杆杆,白伞伞”之外
大家喜欢食用的红葱(见手青)
也被列入不采摘、不食用名单
详情如下
图片
图片
端午将至
昆明野生菌价格上涨
5月30日上午,记者走访昆明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了解到,目前市场已开始24小时营业。临近端午,菌子价格较一周前普遍有所上涨,预计节后会下降。
图片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内各类菌子的价格为:
青头菌200~400元/公斤
红牛肝80~500元/公斤
白牛肝60~280元/公斤
鸡枞1000~1800元/公斤
松茸1000~3000元/公斤
干巴菌350~1600元/公斤
“从5月20日起,市场已开始24小时营业。这两天销量最好的就是牛肝菌,日销售量可达到了5~6吨,基本有多少就卖多少。”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市场部经理李春能告诉记者,目前野生菌交易量跟往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前段时间上市的多为普洱、楚雄等产地的菌子,最近几天昆明本地的菌子也开始大量上市,过一段时间降雨量更充沛,菌子的交易量会更大,价格会有所下降。
吃菌季到来
新闻君再次提醒
食用野生菌时
一定要提高警惕
防止发生中毒!
(云南新闻网综合自云南日报客户端、
云南疾控、春城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