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城市图鉴:一线城市广州“最松”,沈阳郑州财政承压

截至6月8日,据搜狐城市不完全统计,全国约50个地级以上城市实行了常规化核酸检测——由于一些省份还在推进中,这个数字应该还会增长。一个月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提出“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如今,绝大部分千万人口城市均已“布点就绪”。

从采样点位数来看,上海1.5万个最多,杭州也过万;从核酸检测报告时效看,各地最短48小时、最长7天。城市根据防控形势动态调整,总体而言“保质期”在增长,比如宁波杭州上海北京陆续将常态化核酸检测周期由48小时延长为72小时。广州则干脆“不看”核酸报告只看“绿码”,市民7天1检保持“不弹窗”即可。

检测频次调低对市民来说更方便了,对于财政来说则是更省钱了。虽说核酸混合检测试剂出厂价格现在只要3.2元,但架不住海量检测人次。按当前政策,常态化核酸检测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这对于地方财政是不小的考验。我们翻一翻各地的财政账本,结合各地人口及防控手段,发现两天一检的沈阳郑州财政承压,而北京上海无锡等地相对轻松。

7省份50余城推进常态化核酸检测

深圳是国内最早开始常态化核酸检测的城市,从四月起,当地居民出入公共场合和搭乘公交须出示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5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电视电话会议提出要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自此,常态化核酸检测几乎成为大城标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8日,全国已有7个省份超过50个城市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政策。

先来看看实施了常态化核酸检测的省份。湖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省,当时常态化核酸检测这个概念都还没普及——4月初,湖北要求无本土疫情地市所在城区人员出入公共场合,乘坐公交需72小时核酸证明,有疫情区域则是48小时核酸证明。随后两个月,山东、江西、山西、河南分别推出本省常态化核酸检测政策。

在山东进入公共场合、乘坐公共交通要求7天内核酸证明,进医疗机构则是48小时核酸证明;江西五月初的政策是普通人群行3天1检,重点场所从业人员1天1检,六月初低风险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核酸证明;山西要求5天“核酸”一次;河南原则上要求每48小时完成至少一次核酸采样,郑州先行先试,其他省辖市6月底前跟进。

从城市层面看,国内目前共有超过50个城市推进常态化核酸检测,其中重点城市包括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沈阳、济南、长春、杭州、武汉、郑州、太原、合肥、石家庄等省城,还有宁波、大连、苏州、无锡等经济强市。核酸检测频次与当地防控形势相关,各大城市介于2天到7天之间。通过估算,实施常态化检测区域人口约为全国三成,经济占比近五成。

注:核酸检测频次以“居民出入公共场合所需核酸阴性证明时限”为准,比如要求48小时内,即认定当地需两天一检;财政支出与防控措施联系紧密,表内数据是假定各地当前防控措施持续一年

京沪杭甬武“调低”核酸检测频次

按当前政策,常态化核酸检测根据当地疫情防控需求决定,并非要求所有城市均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主要是集中在输入风险较高的省城和千万级人口城市;也并非要求所有人均48小时检测一次,检测频次取决于防控需要。

目前有省份调整了政策:江西是首个提出不再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的省份,低风险地区和无本土疫情县市区间人员可自由流动;江苏、安徽对于来自低风险地区货运车辆,不查验48小时核酸证明;浙江和甘肃7日也调整针对流动人员的防控措施,放宽对于核酸阴性证明的要求。

在广东,措施更加细化,深圳最新政策是“进出各类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须凭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这意味着当地居民需3天1检。而在广州、湛江和珠海等城市铁路公路进站旅客仅实行“测温+查码+口罩”要求,除行程码异常旅客外,一般旅客并不需要出示核酸阴性报告。东莞、佛山、潮州、汕头,一直就是凭绿码出行。

这里多说一句,五月初广州突发疫情,当时全市4639个核酸采样点提供免费核酸检测服务。5月底,当地媒体披露广州常态化核酸检测点约有2100个。目前,当地居民进入公共场所会要求扫“场所码”,穗康码页面也有核酸检测阴性有效期。“如果七天未进行检测,穗康码就会弹窗提醒”——可以说在四个一线城市中,7天1检的广州最为“宽松”。

此外,杭州、宁波、武汉此前是2天1检,五月之后调整为3天1检。六月初,上海、北京也在将进入公共场合、乘坐公共交通的要求由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调整为72小时。总体而言,在疫情趋缓情形下,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有效期在延长。

沪杭十小时内可完成全员核酸采样

几天一次核酸检测对于普通人来说,大体上可能碰到“排队时间长、采样点开放时间不合拍、检测出结果时间长”这些麻烦。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则是更多的遭遇战。单单在采样点布置上,从各地披露的数据来看,可谓调遣“千军万马”,不过实际“作战”效果差异甚大。

“15分钟核酸采样圈”目前包括公共检测机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市检测基地、第三方检测实验室、核酸采样车、采样亭等。对于普通居民来说,采样车和采样亭最为便捷。截至目前,不少城市批露了核酸采样点位数据,其中上海最多。

截至五月底,上海全市已设置完成约1.5万个点位。杭州设置采样点位1万多个;北京高峰时期采样点位约有1万个;深圳、宁波高峰时期采样点位也超过七千个。此外,大连采样点位4505个,无锡、沈阳、太原则是两千个左右采样点位。

每个城市人口不同,采样点位不是越多越好,而是以便捷性取胜。以杭州为例,其常住人口为1220万,每个核酸采样点覆盖人口约1200人左右。假设每个采样点每小时检测约150-200人,那么杭州最快6-8个小时就能完成全员核酸检测,当然其前提条件是所有采样点“火力全开”,且人员配置能够跟得上。

常住人口超过2500万的上海平均每个采样点覆盖约1600人,理想情况下全员采集最快8-10个小时能完成。当然点位分布不可能完美匹配人群分布,上海松江区此前表示,会根据人口密度、潮汐人流等城市热力图,动态调整采样点分布,提升便利性。

十个小时之内完成千万级人口全员核酸并不是痴人说梦。年初疫情突起,郑州用时6小时完成逾千万人核酸采样——当时5个周边省份支援检测人员设备,河南省内10个地市向郑州支援医务人员。不过,在6月开启常态化核酸检测进程后,郑州乃至河南遭遇了“质疑”。

郑州按主城区每两千人、县市城区每三千人标准设置一个采样点,估算全城近4000个。不过,媒体报道称,在郑州官方程序标记的检测时间内、显示“工作中”的多个核酸亭空无一人。此外,核酸采样亭被指“采购价高、使用体验差”。医护蹲椅子、市民扎马步,这是采样亭“民间使用手册”,而河南计划布置1.4万个——约6亿元开支将由省市“七三开”分担。

财政自给率低的沈阳郑州“承压”

设备采购的钱还算小钱,核酸检测费用才是大头。按河南的政策,每人每月要检测15次,即便按目前三块二左右的混检供货价来算,河南常住人口约9900万人,月财政支出约47.5亿元。对于郑州来说,采样亭还有省财政帮衬,总计花费数千万,而常态化核酸检测费用须自筹,每个月支出估算超过4亿多元。此外,人员保障和其他杂费支出尚且没算。数据显示,杭州每天配置采样人员1.2万人以上,其中社会力量约占四成,这些都是成本。

按照目前核酸混检出厂价(3.2元)来算,以100万常住人口为单位,每两天一检月投入是4800万元,每三天一检则月投入是3200万元。简单推导,千万人口城市两天一检的月支出是4.8亿元,三天一检月支出3.2亿元。对于绝大多数城市来说,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从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的重点城市来看,上北深苏杭去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7000亿到2000亿级别之间,分列全国前五名。这些城市常住人口都超过千万,三天一检财政尚能应付。广州、宁波、武汉、郑州、无锡、济南去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1800亿到1000亿级别,其中武汉、郑州人口超过千万,由于郑州要求两天一检,相比武汉,郑州财政会更加吃力。

无锡、济南、沈阳人口处于700万-900万级别,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则是无锡超过济南近200亿元,超过沈阳400多亿元,此外,无锡要求七天一检、济南要求七天两检,沈阳是两天一检,综合来看,沈阳财政负担最重。

如果上述防控措施持续执行,综合城市人口、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防控措施三个因素,用核酸检测年支出估算值对比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以得出沈阳和郑州比值分别为6.8%、5.99%,武汉也有3.82%。这是什么概念?一组可供参考的数据是,2022年沈阳教育支出预算29.3亿元,卫生健康支出预算39.8亿元,相比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值仅有3.8%、5.1%。

无锡、上海、北京的相关比值小于1.5%,属相对轻松城市。值得关注的是,北上深苏杭甬锡财政自给率均超过85%,而沈阳郑州武汉财政自给率分别只有75%、75%、71%——地方财政维持收支平衡更多借力中央,反而更“舍得”核酸检测投入,这意味着这三个城市将承受更大财政压力,如果财政不能增收就只能压缩其他方面开支了。为何硬着头皮也要投入?毕竟相比“全域静止”,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成本就不值一提了。

常态化检测核酸免费的日子会一直持续吗?目前看来6月份应该没问题。河南6月1日起向郑州居民提供免费检测,10日起向其他县市居民提供免费检测。不过,上海发布消息称免费至6月30日,此后是否收费并不清楚,想必居民已经在心里开始打鼓。如何在防控“硬”需求与财政“紧”收支之间取得平衡,看来地方政府需要做的工作还不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