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大中华区总裁黄陈宏:企业要用数字化手段将减碳做到实处

本报记者 曲忠芳 李正豪 北京报道
“相比于美国、德国等的时间规划,我们国家的双碳目标短期来看压力不小,但长期看机遇很多。”在前不久举行的2022 SAP可持续发展论坛上,SAP全球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黄陈宏向《中国经营报》等数家媒体表示,“新型中国企业是智慧的、协同的、绿色的,可持续发展与业务发展同等重要。企业应将可持续发展嵌入核心策略和业务流程,用数字化手段,实现碳排放数据的可视化、透明化、可量化,将减碳做到实处,满足动态的监管需求和国际贸易规则,并发现新的商机。”
值得一提的是,黄陈宏于去年8月加入SAP,全面负责SAP大中华区业务。在此之前,黄陈宏自2014年起担任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期间帮助戴尔在大中华区实现了业绩的翻倍。2022年适值SAP成立50周年、进入大中华区30周年,在黄陈宏上任后不久,SAP大中华区正式提出了“在中国,为中国”的市场战略。
黄陈宏指出,中国双碳目标面临着时间短、任务重以及包括碳关税、碳标签在内的新规则等带来的压力与挑战,给企业运营发展以及贸易出口增加了成本。但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它在催生低碳经济、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非常大的机会。
企业减碳的挑战
众所周知,SAP于1972年在德国成立,在全球ERP(企业资源计划)市场占有率排名中长期占据第一位。那么,SAP作为一家软件服务商,与国家的双碳目标有什么关联?黄陈宏分析道,SAP在全球服务的前2000家大客户碳排放量加起来,占全球碳排放量的1/3,因此如何帮助企业在业务运营中实现减碳成为SAP的重要责任。早在2009年,SAP就开始研发可持续发展产品及解决方案,在可持续发展、助力双碳方面积累了经验。
SAP与第三方商业机构商道纵横对241家企业的综合调研报告显示,62%的企业认同“制定双碳战略是紧迫需求”,87%的受访企业认为双碳既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发展的商机,实现低碳的关键挑战在于技术路径,通过数字化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SAP方面认为,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这两大主力在减碳方向均动力十足。其中,企业的减碳动力,既来自于政策监管及社会责任,更来源于市场变化、客户需求,以及自身“出海”的需要。目前,大多数企业处于信息化基础薄弱的境地,而减碳需要现代化的数据采集、计算和评估能力,衡量成本投入与产出,再加上国际标准变化快,缺乏领军型人才,这些现实问题都是企业面临的重要考验。
基于此,SAP此次推出了最新的可持续发展方案,其本土化核心方案包括碳排放管理、碳足迹管理、ESG(指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评价体系)报告披露、绿色溯源、循环回收,为企业碳排放提供统一的盘查和监控手段,对产品的碳足迹进行统计和分析,满足披露和审计要求,管理商品绿色环保溯源认证、废弃物回收和利用。除此之外,SAP创新方案还包括面向地方政府的城市双碳综合管理平台、面向大型集团的碳资产与碳金融管理方案。
在黄陈宏看来,企业实现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简单来说要做到数据透明、产业协同、人才和物态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要融入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同时将自身的碳排放管理置于整个供应链中,推动供应链中的减碳,拥抱循环经济。“当可持续发展和关键业务流程充分整合之后,企业不仅能够保持盈利能力的可持续,也可能让可持续变成一个新的盈利模式,发现新的商业机会。” 黄陈宏说。
“盘锦指数”框架出炉
在推出一揽子可持续发展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同时,由SAP与盘锦市合作的“绿色发展创新中心”公布了“盘锦指数”框架。
盘锦双碳绿色发展创新中心副总经理潘国辉向记者介绍,盘锦指数是辅助城市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效工具,能够实现目标可测算、现状可核查、程度可度量、问题可追溯,从而科学支撑决策和提升发展效率。
记者了解到,盘锦指数体系,总体上由“指数计算”和“指数应用”两个层面构成。在指数计算层面,设置了12个与城市“双碳”发展高度相关的指标,经过数据标准化核算指数数值,通过当期指数实际值与基期值、同期值、目标值的比较,直观反映城市当前可持续发展综合情况。而在指数应用层面,设置了目标可达成性、工作可操作性、管理可复制性三类分析方向,辅助城市构建“双碳”管理体系,助力城市走在符合预期的“双碳”路径上,因地制宜服务于不同类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谈及盘锦双碳绿色中心及“盘锦指数”的规划与目标,潘国辉透露,截止到目前,中心已完成了“盘锦指数”的框架设计,利用SAP技术开发了面向政府的双碳监管决策平台,全面展示盘锦市双碳发展的综合情况,未来将积极推进企业级的双碳一体化平台,同时利用SAP技术推进运营平台中最核心的双碳计算引擎开发。另外,在双碳发展的业务咨询、零碳园区的智慧管控、碳抵消项目开发运作、双碳知识图谱等应用也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清华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指出,要高效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建立好市场机制,推动更多创新,增强全球竞争力,提高经济韧性,实现高质量发展。
(编辑:吴清 校对:张国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