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哈尔滨|滨洲铁路桥:新中国第一部大片在此诞生

哈尔滨松花江铁路桥又叫滨洲铁路桥,是松花江上最早的铁路桥,也是哈尔滨的第一座跨江桥,这座桥划分出哈尔滨的道里、道外两个区,哈尔滨人都称亲切地称它为“老江桥” 。
图片
1900年这座桥举行了开工典礼,1901年竣工并临时通车,1903年7月14日中东铁路正式通车营运。1946年4月,东北民主联军接管滨洲桥。1962年7月,东北铁路工程局对滨洲铁路桥进行了加固工程,加设两侧人行道。
图片
这座历经百年的老铁路桥凛冽、坚毅、沧桑,带着蒸汽时代工业文明的独特个性。
桥中段有瞭望台和岗亭,是守桥的士兵站岗用的,很多年前,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过这桥是不允许半途而返的,必须走到江北岸的桥那头,才能从另一侧回来,后来就没有这个限制了。
以前大桥附近是不允许拍照的。随着滨洲铁路桥历史使命的终结,曾经的守桥部队撤离了。2014年4月9日22时58分从漠河到沈阳的2668次列车从桥上通过,这是滨洲铁路桥上行驶过的最后一趟火车。随着与其相邻的高铁专线大桥的投入使用,这座百年老江桥停止了运营。寂静的老江桥,作为中东铁路建筑群不可移动的文物保留下来,成为一种开放式公园。在铁路桥上还设计了两段玻璃栈道,透过玻璃地面可以直接看到铁路桥钢架结构与松花江江面,也成了网红桥。
最重要的是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部大片《桥》。该片讲述了哈尔滨铁路工厂的工人们为支援解放战争,修复被战争破坏的松花江铁路桥无私奉献的故事。这是共和国黎明前的红色电影人奉献给新中国的一份厚礼。当我们重新回味这部作品时会有一种异样的感动。电影里有着后来人们非常熟悉的电影艺术家:王家乙、吕班、陈强、于洋。用今天的眼光看,这部电影拍得有些粗糙,甚至没有出现观众熟悉的标志着工农兵的厂标,因为1948年还没有设计出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厂标。
图片
图片
“哈尔滨故事”系列短视频均由美术师、收藏家刘健一创作,本期就让我们跟随刘健一制作的《滨洲铁路桥》,一起回顾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诞生的历史。
诞生于黎明: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厂
拍摄电影《桥》的东北电影制片厂,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1946年5月整体向北搬迁,到了北方的小城兴山(鹤岗)。1948年的8月,在袁牧之的主持下,东影开始筹划拍摄第一部长故事片。见到来自解放区来的导演王滨和演员陈强,袁牧之说:“我们可以拍故事片了!”
导演王滨,1930年考入上海联华影业公司在北平设立的演员学习班,并主演了影片《故宫新怨》,1935年自编自导影片《海葬》,同时编写并摄制了《母亲》、《重归》。1938年赴延安,后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导演。王滨是当时电影拍摄经验最为丰富的一位导演。
另一位有拍摄经验的人就是演员吕班。他在片中饰演铁路工厂厂长这一角色。1936年他在上海拍摄过电影《十字街头》。剧组的其余演职人员均无任何电影拍摄经验。王家乙、陈强、于洋都是第一次接触电影,摄影、美工等也都是新手,摄影师包杰没有单独拍摄过故事片,拍摄中有一段场景,由于对机器不是很熟悉,甚至把现场的导演、灯光等工作人员全部拍了进去。大家在看样片时,惊奇地看到了自己的形象,都感到非常有意思。电影厂没有自己的美工师,于是在哈尔滨找到刘学尧,担任《桥》的美工师。
图片
图片
改造前松花江铁路桥最后的一次电影拍摄,刘健一担任美术指导的《旭日驱魔》
于敏是党的第一个机关报《新中华报》的记者兼编辑,1948年到东影从事编剧工作,《桥》是他创作的第一部电影剧本。于敏说:“哈尔滨机车车辆厂在当时是最大的工厂,小山一样的厂房,蜿蜒纵横的铁道,巨人般的机械,火山口一般的熔铁炉,我一想到这都是属于人民的,心中就充满创作的激情。我拉起一个工人的手,看到他的指尖磨出了血印,因为那时的劳动保护品很稀缺。于是我向厂长建议尽快解决这问题。厂长宋金声成为我的第一个老师。他原是一个出色的钳工,曾和工友用一把钳子起家,办成一个根据地的小军工厂。《桥》所依据的事件,正是宋金声厂长的经历。我在哈尔滨车辆厂生活3个多月,然后开始写剧本。剧本完稿即投入拍摄。”1948年10月,东影厂长袁牧之把王滨、王家乙、吕班一行人送上了开往哈尔滨的火车。就这样《桥》在滨州铁路桥上进入了实际拍摄阶段。
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诞生了
于洋在哈尔滨铁路车辆厂体验生活的时候,导演王滨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和工人们打成一片。当时在哈尔滨铁路车辆厂,演员和工人真的成了好朋友,王家乙等人把军装脱下来给工人穿,自己则穿上工人的衣服。车间里当时根本分不清哪些是演员,哪些是工人。工人白天上班,为部队生产六零炮;下班后,电影人在这里拍电影。
图片
图片
陈强回忆:“《桥》反映的故事实际上就是当时哈尔滨的工人弟兄完成的,车辆厂的工人们听说电影厂拍他们自己的事,非常热情。我演老工人,多亏了那些老师傅帮忙呢。我的原型是个山东人,每天和他生活在一起,说山东话说出了感情,就用山东话说台词了。”
图片
《桥》的音乐指挥尹升山后来成为新中国电影上名字出现最多的人。他说:那时候,乐器是有什么算什么,民乐也有,拉管小号有,但都配备不全。王滨为了电影的气势,又增加了主题歌《我们是中国人民的先锋》。
图片
陈强说:“在哈尔滨,拍摄条件是很困难的。灯只有三个,来回转着用,所以片子不够亮。后来有电影评论家说《桥》在艺术上粗糙,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可是周总理见到我们时却满口称赞,说‘这是第一部以工人阶级为主角的影片,你们要照这条路走下去’。”陈强笑着说:“有总理这句话,我坚定了搞电影的信心,也总算能向哈尔滨的老师傅们交代了。”
恶劣的环境,简陋的设备,还有很多今天完全无法想象的困难。电影人还是凭着对新中国电影事业的热爱,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桥》的全部拍摄工作。1949年,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诞生了。
众多影视剧来此取景,老江桥圈粉无数
《桥》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不寻常的位置。该片首次在银幕上正面描写了工人阶级为缔造新中国而进行的斗争,塑造了新中国工人大公无私、勇于创造的崭新形象。在平易中见真实、于朴素中显亲切。这种朴素的具有纪录风格的创作方法,开启了新中国电影质朴自然、接近生活的创作风格,开创了长影工农兵电影流派的先河,对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电影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新中国成立至今,众多影视剧也热衷于在老江桥上取景,多少有名的电影、电视剧中都留下了老江桥的身影。上世纪50年代至今,老江桥已经有《冰上姐妹》《千万不要忘记》《徐秋影案件》《雪城》《夜幕下的哈尔滨》《情人结》《道高一丈》《无证之罪《远东1950》《白日焰火》等几十部电影、电视剧在此取景拍摄,成为哈尔滨一道独特的电影景观。正因此,老江桥收获了无数粉丝,每一个来到哈尔滨松花江边的人都要在老江桥拍照留念。
图片
《夜幕下的哈尔滨》剧照
图片
《白日焰火》剧照
很多年过去,拍摄过电影《桥》的老江桥仍然伫立在大江之上,默默注视着东去的江水;当年为修复这座铁桥奉献力量的人们,好多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拍摄电影《桥》的主创人员很多人也已经不在了。但是,《桥》——新中国的第一部故事片还在,一个充满激情的岁月,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还在。新中国第一代电影人以自己的血汗和身躯构筑的沟通历史与未来的桥还在。
图片
这是一座丰碑。
这是永远矗立在人们心中的一座丰碑。
几十年后,新一代的电影人知道他们的前辈是从这里开始的新中国电影旅程吗?不管怎样,这也算是对中国电影先驱的纪念和致敬吧。因为《桥》这部作品的诞生,真正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
《桥》故事梗概
1947年冬,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因松花江上的江桥被炸毁,南北交通受阻,运输中断。前线司令部要求铁路总局在大江解冻之前,半个月内修复大桥。铁路工厂面临着三大困难:第一,化钢的电炉坏了,没有修电炉所需的白云石;第二,修桥需要30多吨钢材,上级无法解决;第三,桥座上要打5万个铆钉,但靠全厂仅有的几台钻床,无法完成任务。
在这些困难面前,思想保守的总工程师(江浩饰)认为完成任务至少需要4个月。铁路工厂厂长(吕班饰)依靠党员,发动工人克服困难。化钢炉组长、党员梁日升(王家乙饰)抱病工作,建议用耐火砖代替白云石,遭到总工程师的奚落,但厂长对这一建议积极支持。没想到,修炉的时候,落后工人席卜祥偷懒,以化铁砖代替耐火砖,造成化钢炉“跑火”。进步工人吴一竹(于洋饰)发现问题,梁日升重修化钢炉,第二次试验获得成功。
与此同时,铆工组老工人老侯头(陈强饰)发明了用风钻代替钻床的技术,提前完成了为5万个铆钉钻孔的任务,而觉悟起来的工人们又从废料堆里拣出了修大桥需要的钢材。战胜这些困难后,厂长带领工人来到修桥工地,工程开始不久,江水开始融化,工人们争分夺秒,就在这关键时刻,鼓风机出了故障,工程停了下来。受到工人阶级教育的总工程师赶到现场,亲手排除了故障,风钻再一次响起……融化的江水冲垮了架桥的木垛,然而钢架已经牢牢地耸立在松花江上。
红旗招展,第一辆火车披红挂彩徐徐开来,老侯头向厂长说了心里话——申请加入咱们的党。厂长紧握他的手,答应做他的介绍人。在“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中,满载战士、弹药和给养的火车轰轰驶过江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