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石油一季度利润358亿元 未来将拓宽中国市场版图

本报记者 李哲 北京报道
6月16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以下简称“马石油”)方面获悉,作为中国第四大天然气供应商,截至2021年底,马石油已向中国市场成功交付超过1100船液化天然气。
“天然气作为最为清洁的化石燃料,让我们离低碳未来更近一步。”马石油液化天然气营销和贸易副总裁沈善睿表示,马石油天然气将持续以灵活的解决方案,满足中国合作伙伴快速增长的清洁能源需求并推动实现中国“双碳”目标。
一季度天然气利润同比增长320%
2022年前3个月,马石油实现收入达788亿林吉特(约合人民币1206亿元),税后利润(PAT)234亿林吉特(约合人民币358亿元)。
谈及公司2022年一季度业绩表现,马石油方面表示,收入及税后利润的上升基于产品价格的上涨,部分被同时上升的成本和税收所抵消。
其中,马石油天然气业务成绩亮眼,税后利润达到84亿林吉特(约合人民币12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20%。
公开资料显示,马石油成立于1974年,是马来西亚的国有企业。目前,马石油业务遍布50多个国家,覆盖产业链的全部环节,致力于开发、生产并提供能源及其解决方案,以满足世界对于能源不断增长的需求。作为一家综合性的跨国石油天然气公司,马石油已连续25年名列《财富》世界500强企业。
马石油方面提到,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能源市场遭受冲击的情况下,2021年马石油依赖稳健的能源组合与集团持续优化的运营管理,业绩表现斐然。而这一强劲的增长势头也延续至2022年:一季度相较去年同期,收入增幅达到50%,一季度集团税后利润不仅接近2021年全年税后利润总和的50%,同比增幅更是达到152%。
马石油方面认为,中国在马石油全球战略上占据重要位置。多年来,马石油向中国供应液化天然气、石油化工产品和润滑油,以满足中国市场的能源需求。展望未来,马石油将积极拓宽中国市场版图,努力成为中国值得信赖的能源与解决方案合作伙伴。
记者了解到,马石油于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潍坊和北海拥有五个办公室和两个生产基地。其在中国的主要业务集中在LNG(液化天然气)、石油化工产品和润滑油。
推动实现中国“双碳”目标
2020年,马石油制定了2050年之前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是亚洲地区第一个提出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能源公司。
马石油中国主席李焱表示:“作为一家全球性的能源与解决方案公司,长期以来,马石油都将实现绿色、永续的未来作为重要关切点,持续寻找并创造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随着全球能源绿色转型进程的加速,马石油未来将积极探索转型升级之路,以负责任和可持续的方式生产和供给能源。”
液化天然气作为能源转型期内的“连接桥梁”,是低碳解决方案的优质选择之一。目前,在马石油的产品组合中,已有近70%的比例为天然气产品。
记者了解到,马石油自1983年起开始运营天然气业务,位于沙捞越州民都鲁的马石油液化天然气综合设施是马石油天然气业务运营的基石,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单一地点的液化天然气设施之一。迄今为止,马石油已向世界各地安全交付了12000船液化天然气。马石油的低碳能源解决方案从天然气生产到运输都有涉及,且业务面广泛,以确保能与合作伙伴在不同能源转型阶段开展合作。
时至今日,马石油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商之一,为超过25个国家的能源安全提供支持,天然气业务也在马石油一站式低碳能源解决方案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为响应全球对于清洁能源的号召,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马石油也将持续探索转型升级之路。
作为中国第四大天然气供应商,截至2021年底,马石油已向中国市场成功交付超过1100船液化天然气,运往全国20个码头。其中,2021年全年,马石油共向中国交付了820万吨液化天然气。
马石油在中国的天然气业务始于2006年。彼时,马石油方面与上海燃气签署了第一份在中国的液化天然气长期协议,协议为期25年,并于2009年成功交付了第一船液化天然气。
2021年7月,马石油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一项为期10年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协议,每年供给22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此项协议进一步加深了马石油和中国海油在战略合作框架下的合作伙伴关系。
此外,马石油在2021年10月到2022年3月期间顺利向上海申能集团交付3船碳中和液化天然气,助力中国合作伙伴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同时,马石油也是第一家向上海交付碳中和液化天然气的能源公司。
沈善睿表示,对低碳能源解决方案的需求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天然气作为最为清洁的化石燃料,技术日趋成熟,让我们离低碳未来更近一步。马石油天然气将持续以灵活的解决方案,满足中国合作伙伴快速增长的清洁能源需求并推动实现中国“双碳”目标。“未来,马石油将在降低传统油气产业链碳排放的同时,继续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期待与中国合作伙伴携手共创低碳未来。”
(编辑:董曙光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