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园区发展大会:"满"园春色关不住 "质"在必得争一流

绵阳新闻网 2022-06-22

中国(绵阳)科技城创新馆(绵报融媒记者 陈冬冬 摄)

探园区

绵阳科技城新区直管区

呵护企业“茁壮成长” 推动高质量发展

绵阳新闻网讯   近日,在四川碧朗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副总经理姜赞成看着实验室忙碌的场景感触颇深:“多亏了新区多方协调,解决了我们的场地问题,还安排专人上门指导项目申报。”

碧朗科技是科技城新区一家生产自动在线监测环境水质软硬件设备的企业,前不久入驻科技城新区创新基地。此前,该公司的厂房租用的是修车场。绵阳科技城新区管委会得知企业情况后给予帮助,科技城新区创新基地为该公司提供场地用于研发、生产,根据区级相关优惠政策,今年企业还可申报企业新升规、产值首次过5000万元对应的奖励和增速奖,至少能获得55万元的区级奖励。

作为四川省最年轻的省级新区,直管区上下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在出台兑现“开门红”政策的基础上,直管区又及时出台了《稳经济促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全区经济良好发展。为进一步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新区直管区实现企业服务“零距离”,实打实帮助企业“纾难解困”。持续深入开展“高企助跑行动”,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等专业指导,解决技术难题和科技成果精准对接;开通企业服务“码上办”、设置企业服务专窗、提供专员代办服务……一系列举措让企业轻装前行,释放活力。

为推动实现城市建设和产业规划,项目管理和企业服务的数据化、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城新区“云”展厅正式启用,展厅以创新、产业、城市为轴线,科技赋能,为直管区企业展示“从科技成果转化走向产业支柱”的成长路径提供平台。

接下来,新区直管区将开辟“打造千亿园区”的新赛道,规划建设“七大百亿级专业产业园”,包括正在建设的100亿级高技术产业园,即将开工建设的100亿级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300亿级数字经济产业园、200亿级高端装备产业园,以及正在进行单体项目规划设计的200亿级软件信息产业园、100亿级融合创新产业园和100亿级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产业园,力争到2024年,新增专业产业载体超过10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突破700家。(蒋琳琳 绵报融媒实习记者 曾晨)

先进制造生产线(绵报融媒记者 胥江 摄)

金家林总部经济试验区

园区“火”带动发展“热”

绵阳新闻网讯   园区建设如何提质?近日,记者来到科技城新区涪城片区——金家林总部经济试验区。

在这里,既为企业打造各美其美、各具特色的发展空间,又搭起美美与共、共同发展的桥梁,也有四川永贵、四川华拓光通信、四川绵阳三力等龙头企业驻扎……

记者走进中国(绵阳)科技城新区涪城片区展厅,在AI主持人的介绍中,一道大门随即打开,从而开启涪城科技创新探访之旅。在序厅触摸涪城区科技创新的强劲脉搏,在产业创新展区寻找涪城发展的有力支撑,在你好未来展区感受涪城发展的谋与进……整个展厅反映出涪城区发展的“火”,“新面孔”纷至沓来,要在涪城产业版图上谋求“一席之地”;已经扎根、投产的“老面孔”也纷纷铺开新项目。

涪城要打造绵阳的“中国星谷”,这样的底气从何而来?藏在涪城区科技智谷内的绵阳天仪商业卫星应用产业集群项目,或许就是答案!这家公司致力于开拓全球商业航天上、下游市场,打造商业卫星研制、整星制造、应用服务等为一体的商业卫星集群,更是全球第三家实现商业SAR遥感卫星组网的公司。

“‘绵阳一号’卫星星座首发号已启动前期研制工作,全部建设完成后将创造产值30亿元。”天仪研究院CEO助理钟庸表示,将扎根绵阳,着力打造商业卫星研发、制造、应用及机械加工制造、信息技术等产业集群。

而与天仪研究院一墙之隔的是一家能让网友“冲浪”提速的企业——四川九华光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在产品展区,记者看到光芯片如一串省略号排列整齐,放进U盘大小的光模块内,可满足一个小区光纤使用。

目前,公司的100多套生产设备,90%以上由企业自主研发生产,同时,也面向同行业进行销售,极大降低行业生产成本。“以常用的光学共晶机为例。2021年之前该设备全靠进口,每台在400万元左右,我们研发投产后,每台成本在120万元左右,解决了技术‘卡脖子’的问题。”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公司成立不到一年时间,已有40多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8项。

看清方向、找准路子,无疑成为园区提质的关键。今年3月,涪城区围绕“做大空间、做美园区、做强招商、做靓服务、做优保障”,在全市率先出台发布《“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计划》,将加快把科技城新区涪城片区建成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把临港经济发展区建成开放创新智慧低碳的千亿级现代产业园区,为推动绵阳高质量发展贡献涪城力量。(绵报融媒记者 郭若雪 彭雪)

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郭文丹 摄)

绵阳高新区

全流程服务 项目建设提档加速

绵阳新闻网讯   近日,在绵阳高新区新型显示产业园A区已交付的7号楼前,新铺的水泥路格外抢眼,工人正对路面进行切缝。看着厂房门口这条新修的道路,四川华尔科技有限公司制造部经理彭波高兴地说,“这下好了,设备进来更顺畅了,安装进度可以加快了。”

华尔科技是园区新入驻的企业,4月底签署协议,5月初进场施工。目前正准备安装设备,月底开展芯片封装测试生产。就在前不久,项目建设遇到了难题。“我们在运入两批设备时,发现园区内部分地段车辆难以通过,后续进来的精密设备会受到影响,延长设备调试周期。”彭波说,眼看着无尘车间快要建好了,设备却没有办法进场,这让他急得上了火。

接到彭波的求助电话后,华尔科技项目专员立即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并在项目推进群里发布了消息。“我们实行日报告、周调度、月小结制度,不能解决的要及时上报。”高新区项目推进办相关负责人说,为企业配备了项目专员,组建了工作群,一企一策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助力入驻企业早日建成投产。经过协调和组织,6月16日晚,施工单位采取分段施工、区域施工的方式,加快7号楼周边道路施工。

“从前期施工图审查环节帮助提速,到现在优先修建园区道路解决设备进场难题,两次贴心服务让我们感受到高新区为企业服务的真情实意。”四川华尔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这更坚定了企业落户高新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在新型显示产业园A区,产业园主要建设标准厂房、定制厂房、生产研发楼及相关配套设施,拟引进企业百余家入驻。目前,已入驻4家企业,15家企业签署了意向性协议。新型显示产业园A区项目建设副经理方通说,项目总进度已完成77%,力争年底交付投用。

2022年是高新区深入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加快建设全国一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攻坚之年。该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服务和督导调度,确保项目提档加速,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绵报融媒记者 蒋炜)

麦思威尔实验室(绵报融媒记者 安峥 摄)

安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主导+特色 赋能“安州智造”

绵阳新闻网讯   从先进设备的钣金车间,到全自动环保喷涂车间;从智能快递柜到智能储能柜……近日,记者走进攀丰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智能化的生产车间和新鲜出炉的智能物联网设备,让人应接不暇。

从2018年到如今,短短4年,这个当初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已经成长为安州区物联网设备智能制造的领军企业。攀丰的迅速成长发展,是安州近年来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加快实现工业经济量质齐升的一个缩影。

漫步安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处处让人感受到“全面提速、全面提升”的强烈气息:中南高科·绵阳安州擎动未来产业园项目二期正在加紧建设;爱联科技有限公司的SMT生产线,工人正紧盯电子终端,密切关注实时数据变化情况;长虹双创工业园项目一幢幢崭新的现代化厂房,吸纳用工近4000人……

没有嘈杂的声音,没有刺鼻的气味,宽敞的生产车间内只有两三名工人在控制面板旁操作,有别于传统的油性涂料生产,这条年产2.5万吨水性纳米及石墨烯高端特种涂料全智能生产线,令人耳目一新。坐落于安州高新区的麦思威尔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新型环保水性涂料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于掌握了自主研发的新型环保水性涂料核心技术,公司成立短短几年,就迅速成长为行业“小巨人”。“2021年销售收入8900万元,今年1-5月较去年同期增长100%。”公司副总经理魏东告诉记者。

走进中南高科·绵阳安州擎动未来产业园,这是安州区首家由社会资本建设的标准化厂房。可以根据企业对厂房标准的需求量身打造,备受投资者的青睐,一期刚建成便实现了企业招引满园。

近年来,安州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建设中南高科、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加速器、恒跃产业园、长虹双创智能制造工业园“园中园”4个;全区已建成标准厂房260万平方米,在建79万平方米;到2025年将再新建标准厂房400万平方米,新入驻企业100户,产出强度超过600万/亩。

为大力做好园区“主导+特色”这篇文章,安州区重点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物联网两大主导产业,赋能“安州智造”,推进重点企业组团发展。截至目前,园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8家,今年一季度,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98.18亿元。(杜康 张敏 绵报融媒记者 安峥)

TX-40无人机靶机(绵报融媒记者 李春梅 摄)

北川经济开发区

聚力打造县域经济发展“主引擎”

绵阳新闻网讯   近日,记者走进北川羌族自治县经济开发区通航产业园核心区,跟天气一样火热的是正在施工的沙朗恰双创民俗文化旅游街项目,进进出出的工程车辆轰鸣奔忙,工人们在骄阳下挥臂作业……

“该项目自去年10月启动建设以来,战严寒、斗酷暑,保质量、抢工期,项目进展顺利。目前游客接待中心、大禹会馆等八栋楼的主体全部封顶,预计年内基本完成项目建设,一期工程交付使用。”该项目业主方四川泛美航空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段浩告诉记者。

以绵阳飞行职业学院为核心主体的“大美羌城——泛美航空科技城”项目,总投资约55亿元,占地面积约2150亩,打造大学城区、沙朗恰民谣街、飞行员俱乐部、北川箱根温泉度假区、朗巴瓦通航小镇、通航营运中心、飞机制造中心、冰雪温泉及飞行员康养小镇八个项目。

该项目是北川聚力打造的通航特色文旅小镇,沙朗恰民谣街无疑是这张靓丽名片正在精雕细琢的亮点。沙朗恰民谣街建成后,一条以“初相见”“识羌俗”“知羌舞”“恋羌情”四个主题的文旅商业街,串联起人们对爱情回味、羌俗风情、航空的深度体验,将汇集民谣、歌舞表演、无人机表演、特色美食、亲子研学等,是领航区域消费的美好都市文化商业街区,成为北川“产教融合,文旅一体”特色小镇的一大亮点。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放眼北川经济开发区,山东产业园、通航产业园、永安工业组团、通泉工业组团、擂鼓工业组团……通用航空和食品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已形成规模;作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北川经开区聚力构建的“一中心、多组团”发展格局已形成。

抓园区就是抓发展。近年来,北川实施县级领导绩效考核负面清单,推进“面对面听取意见,实打实解决问题”,落实县级领导全覆盖联系企业制度和园区一对一联系服务企业专员制度,点对点解决困难。大力推进清闲促建,采用司法、行政等方式累计盘活利用厂房25.7万平方米。2022年,预计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实现园区工业总产值72亿元,税收2.5亿元。

接下来,北川将继续保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劲头,围绕“一年转形象、两年见质效、三年大变样”目标,全力担起“园区提质、企业满园”重任,聚力打造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引擎”、项目建设的“主阵地”、开放创新的“主战场”、产城融合的“主窗口”,以园区的提档升级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张延 北融 绵报融媒记者 李春梅)

天宜上佳绿能新材料创新产业园(绵报融媒记者 熊燕 摄)

江油市高新区

以服务换速度 项目建设量质齐升

绵阳新闻网讯   “我们将建设碳碳材料制品产线智能化项目,预计明年2月建成后实现年产值40亿元……”天宜上佳绿能新材料创新产业园项目自2020年7月落户江油市高新区以来,依托坚实的服务保障,开足马力抢抓工期:一期建设仅用8个月时间,二期正进行主体厂房钢结构施工,创造了“江油速度”,彰显了“江油服务”。

这家同步推进建设和生产的企业,主要生产高端新材料产品,用于全国光伏等领域。“项目一期去年9月投产,但园区在6月就提前对接,协助企业升规入统,今年已成为规模企业。”天宜上佳绿能新材料创新产业园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落户江油市高新区发展深有感触,“今年3月以来,园区又联系相关单位深入企业,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申报指导,靠前服务推动企业加快成长。”

“园区高质量发展,就要以服务换企业发展信心、强项目投资决心。”江油市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实施土地拆迁和抵押释放专项计划,确保项目土地供应;成立电网规划建设工作专班,满足融通高科等项目新增14亿度用电需求;组建产业发展合作投资平台,为相关项目累计解决资金需求约25亿元。放眼江油市高新区,目前已聚集规模工业企业177户,国、省各类创新平台20余个;总投资达100.5亿元的20余个在建项目如火如荼,现场平均每天用工达1000余人,动用各类大型施工机械100余台……

江油市以争创国家级高新区为总牵引,实施调规优园、引企入园、壮企兴园、科创强园、促建满园、配套实园、赋能活园“七大攻坚行动”。行动中,按照“一园三区、多园N链”发展布局强化发展空间统筹,围绕先进结构材料、关键电子材料两个主导产业和高性能复合材料、绿色节能材料两个特色产业发力,搜集目标企业170余户,跟进重点项目20个,引进入驻厂房项目12个,与3个东部发达地区工业园达成合作,新签约3个项目。

下一步,江油市高新区将突出抓好助企纾困政策落实、“两主两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一企一英才”计划实施等重点工作落地见效,力争未来3年江油高新区规模工业总产值持续突破600亿元、710亿元、1000亿元。(符庆乐 蒋杰 绵报融媒记者 熊燕)

绵阳市健康食品产业园(绵报融媒记者 胥江 摄)

梓潼健康食品产业园

发挥特色优势 打造健康食品加工集群

绵阳新闻网讯   位于梓潼经开区的绵阳市健康食品产业园,利用梓潼优质的食品原料资源,打造健康食品加工集群。生产“毒龙”品牌等饮料产品的莱仕顿精酿啤酒有限公司,生产“饭扫光”川菜复合料榨菜系列产品的福欣食品有限公司,蜜柚产业加工企业金柚农业科技园等在这里落户……

近日,记者走进该产业园,首先映入眼帘的建筑是企业服务中心,这里配套食品检测站等机构,方便企业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等多项服务。

为进一步壮大园区规模,绵阳市健康食品产业园还投资6亿元,规划占地200亩,建设20万平方米健康食品标准厂房及道路、停车场、物流等附属设施。据了解,目前,已建成交付4.7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耗时40天已完成4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定制化改造提升,签约四川广乐食品有限公司食品生产线建设项目,即将完工2栋标准厂房共2万平方米,目前,已签约年产1万吨肉类综合食品加工项目。

截至目前,园区已有健康食品加工类企业35户,其中规模以上食品企业14户,年产值5亿元以上2户、1亿元以上4户,2021年健康食品总产值28.16亿元。园区上游拥有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5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企业4家、市级24家、县级5家,建有粮油、畜禽水产、中药材、林果、蔬菜等原材料供给基地134.5万亩。

“园区今年预计将实现产值30亿元,力争在2025年产值达到100亿元。”绵阳市健康食品产业园主任张佑君表示,园区主导产业将实现集群化发展,为梓潼经开区实现产值“双百亿”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为绵阳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贡献梓潼力量。(邓莉 绵报融媒记者 胥江)

话“区”势

科技城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申泽:

今年上半年,科技城新区直管区确保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向10%奋斗,双过半超预期。一是招院引所工作推进有效,积极配合市上建设“云上科技城”“云上大学城”,目前已有11所研究所、10所高校同意入驻。二是西片区综合开发推进有力,6月15日,新区在全球范围内征集西片区科技金融街区等项目的建筑单体设计方案开标,同时,将于6月28日实行集中开工,力争呈现出更多可视化实物量。三是旧城更新推进有序,突出“科技赋能,智慧提升”,推动旧城改造提标提质,高标准对九洲大道及创新中心周边总长近30公里的市政道路进行高质量改造提升工程。今年5月开始,直管区智慧座椅、智慧斑马线等12个种类的1700多件城市家居已陆续上新。

接下来,新区将对标市委、市政府对新区“争做科技立市、产业强市的排头兵和主力军”的定位,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以超常的举措、超常的节奏、超常的付出,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千亿级产业园区和全球一流城市新区。

涪城区委书记邓辉: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涪城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五市战略”为引领,聚焦园区高质量发展,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大力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聚力“做大空间、做美形象、做强招商、做靓服务、做优保障”,推动园区设施共建、配套共用、资源共享,形成“一体规划、组团发展、滚动开发”良好态势,构建南片与北片两翼齐飞、科技与制造双轮驱动的园区发展新格局。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践行“抓园区就是抓发展、抓园区就是抓未来”理念,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奋力推动园区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贡献更多涪城力量!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谭岗:

绵阳高新区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历经30年的砥砺奋进,已构建新型显示及半导体产业、高端装备产业、新能源产业的三大主导产业和智能终端产业、磁性材料及应用产业的两大特色产业。2021年在157个国家高新区中综合排名跃升至44位,连续5年实现晋级升位,在西部非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位。

今年以来,绵阳高新区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扎实开展“产业大招商、项目大建设”攻坚年活动,加快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及此次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科技立市、产业强市、开放活市、人才兴市、生态美市建设,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贡献更多高新力量。

安州区委书记胡斌:

2021年7月,安州工业园区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标志着安州园区建设迈上了新阶段、迎来了新机遇。

安州区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大力做好园区“主导+特色”这篇文章,重点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物联网两大主导产业,同步推动现代中药、新材料两大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着力建设全省高质量产业集聚地。园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8家,去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54.15亿元。

未来,安州区将坚持“抓园区就是抓发展、抓园区就是抓未来”的理念,紧扣“两主两特”产业,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园区提质”“企业满园”,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5年园区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助推安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50亿元,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贡献更多安州力量。

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书记李昊天:

四川北川经开区是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12.87平方公里。主要发展通用航空、食品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聚力构建“一中心、多组团”发展格局,重点发展核心区山东产业园、通航产业园以及永安、通泉、擂鼓等组团。园区现有入驻企业175家,规上企业61家。

2022年,大力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以跨入“百亿园区”层级,实现“规上工业”成势、“亩均效益”高产、“创新能力”蜕变为目标,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大抓服务。计划实施项目62个、总投资57.3亿元,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72亿元,税收突破2.5亿元。

未来,园区将聚力打造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引擎”、项目建设的“主阵地”、开放创新的“主战场”、产城融合的“主窗口”,为加快建成全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北川贡献园区更大力量。

江油市委书记元承军:

四川江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历经30年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先进结构材料和关键电子材料为主导,高性能复合材料和绿色节能材料为特色的“两主两特”产业体系,目前是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也是四川省首批“5+1”重点特色园区。

当前,江油坚持园区特色化、集约化、人性化发展方向,以争创国家级高新区为总牵引,实施调规优园、引企入园、壮企兴园、科创强园、促建满园、配套实园、赋能活园“七大攻坚行动”。目前,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77户,国、省各类创新平台20余个。

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绵阳市“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精神,突出抓好助企纾困政策落实、“两主两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等重点工作落地见效,以园区高质量发展支撑江油百强县创建。

梓潼县委书记刘强:

我们始终坚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以来,新增市场主体1315家,同比增长11%,1-4月社消零增速居全市第一。精准落实各项稳就业政策,特别是创新开展大学生就业关爱行动,为梓潼籍应届毕业生提供见习岗位300余个,设立就业关爱专项资金300万元,提供创业担保贷款169.5万元。从目前来看,梓潼经济运行平稳、势头良好,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双过半、求突破”目标。

梓潼将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的工作部署,秉承“小县也有大担当、大作为”的理念,立足资源禀赋、抢抓发展机遇,主动在全国、成渝、全省和全市大局中找定位、厘思路,抓落实、谋发展,加快全国优质生态绿色农产品供给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目的地、四川丘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地、绵阳高品质幸福美好生活宜居地建设,奋力以梓潼一域之光,为绵阳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添彩。

本组稿件由绵报融媒记者 郭若雪 蒋炜 安峥 李春梅 熊燕 胥江 实习记者 曾晨 采写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