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网开赛前,聊聊草地那些事

每年6月底,球迷们的视线都会从鲜艳的红土转移到青翠的草地。时不时飘点小雨,镜头拉近,还能看到草地上的露珠。不过到了7月初,那片草地又变得斑驳,还有些坑洼。

总有人开玩笑说,好好的草地又被打成了红土。不过这就是温网,四大满贯中唯一有生命的场地。在1974年之前,澳网和美网也是在草地上进行的。但是现在的草地赛季只有5周左右的时间。

场地类型不同,比赛的呈现效果和对技术的要求也会有差别。草地比赛最大的特点就是快,球的反弹也会更低。这样的类型非常符合发球上网型的运动员,只要有好发球,很容易通过上网截击球快速得分,这也成为了很多发球大炮的常规武器。

但这样的回合较少,缺少多拍相持,同时也很难破掉对方的发球局。这样造成的结果是球迷们容易审美疲劳,因为比赛套路过于简单,不够丰富。2018年的温网半决赛,南非人安德森和美国人伊斯内尔就打出了一场大炮对轰的比赛,5盘大战,6个半小时,决胜盘26-24。听上去应该很精彩,但是全场比赛就是一个发球大赛。

温网其实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在2001年,他们就更换了草地的品种。由原来的70%黑麦草加上30%紫羊茅,换成了100%的黑麦草。这使得温网的草地更加耐久和干燥,球的弹跳也更高,比赛节奏会稍微慢一些。当时的温网首席场地管理员艾迪·斯沃德认为这样的调整更加有利于比赛的观赏性。

在2002年,男子比赛所有的得分中有33%来自于发球上网。三年之后,这一数据下降到了19%。而2008年之后,每年发球上网战术只占到所有得分的5%-10%了。由于男子运动员的发球更具威力,在所有的发球上网得分中,男子球员包揽了三分之二以上。

关于草地球场的特性,麦肯罗给出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带切的外角发球也有助于提升发球得分率,因为对手比较难接起这样低弹跳的球。大家都知道纳达尔的正手高弹跳上旋球在草地上是很难有发挥空间的,而费德勒的快速平击球会更加适应。麦肯罗认为除此之外,费德勒的反手切削球在温网的草地上也有很大的帮助,他的切球非常低平,有利于他的防守。

草地比赛的另一重考验在于场地的变化。第一周草地会相对湿润,球又低又快。球员们经常需要蹲得非常低去救球,这对运动员的柔韧性和肌耐力都是巨大的考验。很多球员都抱怨,一场温网比赛下来,腿筋和下背部的肌肉都酸痛无比。

同时草地还会比较滑,球员们急于救球而没能控制好身体平衡摔倒的场面也是层出不穷。麦肯罗就强调说:“当你一心想着要冲去救球时,脑子里还需要想想如何让自己刹住车”。

而当比赛来到了第二周,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光秃秃的草地。这时候草地会变得干燥,球速减慢,弹跳变高。运动员们甚至需要重新去适应一下比赛的场地和打法了,也就是我们开玩笑的草地打成了红土。

目前的ATP赛程安排,使得许多球员都专注于硬地和红土的训练,他们不愿意为了一个温网和短短5周的草地赛季而投入更多的时间。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些球员和草地赛场非常短暂又滑稽的缘分。

克拉吉诺维奇就承认,过去的10年里,他都是尽量跳过草地赛季的其它比赛,直接去到温网,然后输掉首轮,就是这样。美国人汤米·保罗回忆他在2019年女王杯资格赛和布勃利克的一场比赛中,整个下午都在被对手放小球和下手发球。达维多维奇·福基纳说他在自己的第一次温网青少年比赛里至少滑倒了30次。目前世界排名第26的荷兰人范德尚舒普直到去年的温网资格赛,才第一次参加草地比赛。

当今网坛的几位高手,兹韦列夫、西西帕斯、梅德韦杰夫、卢布列夫和鲁德,也都不擅长这片绿色的球场,他们在温网都还没有来到过8强。

缺少一项草地的ATP1000以及WTA1000赛事,或许是草地赛季对运动员吸引力不够的原因。大家参加500的赛事只是为了温网热身,有些人还会跳过它们直接空降温布尔顿。

ATP的CEO高登齐这几年来一直积极寻求增加草地赛季时长的可能性,他就认为多一项草地ATP1000大师赛会比较好。不过场地的维护成本对于赛事组办方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草地是有生命的,和其它场地不同,它需要全年的维护。

斯图加特的赛事总监韦恩多弗尔说,草地的维护成本大概是其它场地的2到3倍,这必然会是赛事升级的一大障碍。荷兰利贝玛公开赛的赛事总监胡恩泽说,他们维护一片草场一年需要的费用是25000美元。

那么如果增加一项男女同赛的1000级别草地赛事呢?这也是很多人提出的观点。韦恩多弗尔认为成本还是最大的阻碍,一项签表里各包含64名男女运动员的赛事,那需要10到15块草地,同时还要有一个比较大的中心球场。

不过任何变化都是有可能的。变,才是竞技体育的不变。享受当下,也拥抱未来。(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bo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