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考古揭开了哪些谜团?《国家记忆》推出五集纪录片《殷墟之谜》

关注《国家记忆》,一起涨知识
图片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的考古发掘自1928年算起,走过了近百年时光。百年来,考古学家们究竟揭开了哪些谜团呢?《国家记忆》推出的五集纪录片《殷墟之谜》细细“还原”、娓娓道来。纪录片中既有神秘的甲骨文字,传奇的女将军、震惊世人的王族大墓等传奇经典,更有近些年的考古新发掘新发现。商代晚期都邑“大邑商”与后世都城相比有何特殊之处?3000年前人们的生活细节是怎样的?当时是怎样一个恢弘伟大且神秘的王朝?
从6月27日起,《殷墟之谜》分五集在CCTV-4《国家记忆》栏目播出。该片全景式梳理殷墟考古百年来的重大成果以及背后的故事,首次全方位展示殷墟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和重大成果。
纪录片以时间为顺序,以发掘过程中的重大发现以及考古人和重要文物为支点,讲述抗战前15次殷墟发掘的殷墟宫殿、商代王陵、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妇好墓、洹北商城、路网水网等,同时讲述考古学家如何以这些考古发现为基础,构建商代晚期都邑“大邑商”布局、重建大殷墟格局的过程。后母戊鼎、司母辛鼎、妇好鴞尊等国宝级文物,也在节目中亮相并得以解读。节目还首次对甲骨文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解读。展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时代考古学面貌,以及一代代中国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寻根求真的精神。
为了全方位、准确展现考古现场,摄制组进行深入调研和挖掘,不仅采访了众多重大考古发现的亲历者,以及权威专家,还展现了许多珍贵档案和真实历史影像。部分考古现场的珍贵照片和视频影像在片子中属首次公开。
节目充分利用拍摄素材和挖掘的大量珍贵历史影像、文物、档案,对节目内容进行忠实呈现,保证节目内容真实性的同时,还利用三维动画建构还原考古现场,以及根据最新研究成果,首次全方位复原商王朝都邑“大邑商”的恢弘景象。
百年殷墟发掘,确立了殷商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为商周考古确立了可靠的年代学基础,对于上溯早商文化和夏文化起到了基点作用,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兴起的标志,也是20世纪中国学术史和考古史重要里程碑。尤其是近年来殷墟发掘取得的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
编 审:王海涛 赵 斌
主 编:陈 曦 崔 明
编 辑:史佩仑马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