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6是自主研发吗?

歼-16有苏霍伊的外形,算是自研吗?

歼-16不能说是自主研发的。虽然说,歼-16战斗机确实是我国自己研发的第四代半重型战斗机,也确实从飞机的零部件,到发动机,到雷达,到导弹都是国产的,甚至就连他的设计思想都是独一无二的,作战理念也是全新的,但是不论如何,就冲着他的气动布局不是自己研发的,他就称不上是完全的自主研发。

图为低可视涂装的歼-16战斗机。

歼-16的气动布局,依然是典型的“侧卫”系列特征。“侧卫”是苏-27战斗机的北约代号,是苏霍伊战斗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延续至今半个世纪的经典设计,他典型的升力体布局,及其强调机动性的设计特征,巨大的机翼面积,天鹅般的机首,高大的双垂尾,流畅的边条和机身设计,造就了一款外形漂亮,性能极佳的战斗机。

图为歼-16战斗机座舱特写,非常科幻。

我国与侧卫战斗机结缘,还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当时,我国进口了200多架苏-27SK战斗机,以应对日渐落伍的战机技术,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为我国提供足以达到全空域进行作战的重型战斗机。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国就深深的被这款优秀战机吸引,于是开始了对其进行仿制的历程。

图为歼-16战机,他是侧卫系列中,机体外表面突出物最少的,因此他的隐身性能最佳。

先是歼-11B战斗机,他是完全利用国产设备制造的苏-27SK战斗机,当然,在航电系统上进行了一些提升,比如他更换了更新的1474脉冲多普勒雷达,新的太行WS-10A发动机,实现了四余度电传飞控,整个飞机的反应灵敏度和远程交战能力都大大提升,同时开始使用国产的导弹武器,比如PL-8、PL-9、PL-10、PL-12等。歼-11B战斗机的产量很大,迄今为止已经达到了300多架,是我国空军重型战斗机的顶梁柱。

图为歼-16战斗机,可见其设计非常简洁。

紧接着,为了获得较强的对地攻击能力和远程交战能力,我国还发展了歼-11BS战斗机,也就是双座型歼-11B战斗机,他的气动布局和苏-27UB战斗机比较接近。双座型歼-11BS战斗机进一步提升了战机的挂载能力和作战距离。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歼-11系列战斗机都面临着雷达老旧、超视距作战能力不足等问题,开始了大规模的性能提升。

图为歼-16战斗机的机腹,不论如何改进,还是改不掉侧卫的影子。

于是,我国又为歼-11BS战斗机更换了新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换装了新的WS-10B发动机,推力从WS-10A的13.2吨提升到14吨级,雷达的探测距离也大大提升。同时,使用了镀金座舱盖,换上了低可视涂装,发动机实现了FADEC全权限数字化操控能力,全机使用了飞火推一体化设计,战斗机的战场感知力、纵深打击力大大提升,也就造就了如今的歼-16战斗机。

歼-16可以看做是歼-11战斗机的深度发展和改进型,可歼-11战斗机是怎么来的呢?还是从许可生产的200多架苏-27SK开始的,后来,我国首批次完全仿制苏-27SK的战斗机就被称为是歼-11A,他们是在许可生产的苏-27SK达到合同规定的生产数量后,并没有关闭生产线,而继续生产出来的战斗机,因此歼-11A就是国产的苏-27SK,而歼-11B是换装了国产子系统的歼-11战斗机。

事实上,就连歼-15战斗机一开始的代号也是歼-11C战斗机,所以说,沈飞从仿制苏-27SK的那一天开始,直到今天,他们生产制造的每一款战斗机,都不能严格的称为是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当然,从法律和技术的角度来说,歼-15、歼-16已经是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毕竟他们是独一无二的,并没有仿制谁,也没有说是进口组件组装,但是他们的原始设计来源于侧卫,这一点是很难改变的。

因此,沈飞落下了一个沈霍伊的代号,而在南方的成飞,则通过歼-10、歼-10A、歼-10B、歼-10C,以及FC-1枭龙战斗机和歼-20战斗机,一举奠定了完全自主研发战斗机的地位,而且战斗机的性能比较先进,基本都是同类战斗机中的一流水平,因此落下了一个“成洛马”的称号,沈霍伊和成洛马,两个称号的背后,其实代表了不同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路线,也暗含着我国对于先进战机技术从跟踪到仿制,再到独创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的歼-16,确实可以被看做是侧卫系列的发展型,他有可能是“最强侧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