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接、入境人员隔离期为何调整为7+3?专家:奥密克戎潜伏期更短

6月28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发布,相较于第八版防控方案做了多方面的调整,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将密接以及入境人员的集中隔离期由原来的“14+7”大幅缩短为“7+3”。
对于这一政策的重大调整,专家认为,新版防控方案进一步提高了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以最短时间、最低代价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
深圳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7+3”的调整是是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平均潜伏期缩短(多为2-4天),绝大部分情况下都能在7天内检出病毒的特点所做的调整。
“新版防控方案对密接和入境人员隔离管理期限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提高了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是为充分利用资源,提高防控效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而制定的。”卢洪洲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我国境外输入和本土疫情的优势流行株。新版防控方案中写道:“现有研究提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平均潜伏期缩短,多为2-4天,传播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感染剂量更低,致病力减弱,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现有疫苗对预防该变异株所致的重症和死亡仍有效。”
在上一版的防控方案中,新冠肺炎的潜伏期为1-14天,多为3-7天。根据卢洪洲团队最近一项研究数据显示,奥密克戎毒株从可以检测到病毒核酸起,达到高峰期平均需要5.3天,到病毒清除(Ct值大于35为标准)平均需要14.4天。
“7+3的政策应该没有风险,数据也证明了奥密克戎的潜伏期大幅地缩短了。”一位病毒学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认为这个政策的调整非常及时、且有必要。”
过去,还有一些隔离人员发生了在“14+7”解除隔离的最后一天核酸才转阳的情况。对此,卢洪洲向第一财经记者解释称:“潜伏期长达21天的情况,最有可能的是在集中隔离期间内被感染了。现在缩短了集中隔离的时间,也减少了隔离期间可能出现的交叉感染发生的概率。”
新版防控方案还统一了封控管控区和中高风险区划定的标准,将两类风险区域划定标准和防控措施进行衔接对应,统一使用中高风险区的概念,形成新的风险区域划定及管控方案。
对此,卢洪洲认为,统一封控管控区和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明确高、中、低风险区的判定要求、管控措施及升降规则,指导性更强,可操作性也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