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园之城 四季宜人……爽爽贵阳等你来!

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走出写字楼、走出家门,公园就在身边……这是上班族陈橙将家安在观山湖区的重要原因。

俯瞰绿意盎然的观山湖公园(3月29日摄)。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石照昌/摄

陈橙工作的单位在石林西路,午休时间她会和同事到楼下走一走,沿着花繁叶茂的月季花廊道,一直走进新建的“雨巷”口袋公园。晚饭后,她下楼再步行15分钟,可以到观山湖公园夜跑……“经常有外地朋友问,我的工作是不是和园林绿化有关,工作环境特别优美。”陈橙说,这还得感谢贵阳市“千园之城”建设工作的扎实开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千园之城”建设工作,布局了建设总体蓝图,按照建成区内“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结合各区域自然资源特色及功能定位、市民需求,对贵阳市14个区(市、县、开发区)进行统一规划,着力构建立体化、多类型、功能齐全、服务优良的公园绿地体系。此外,及时修订《贵阳市城市绿化条例》,为公园建设提供法律保障;按照属地管理和“谁建谁管”原则,建立市、区两级公园管理体系;出台《贵阳市进一步加强公园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强化市级行业指导职能,将每年新建、改造公园绿地工作纳入全市目标考核内容,建立健全考核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

贵阳市“千园之城”建设增加了市民活动场所,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运动锻炼、沟通交流的绿色空间,让市民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红利。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2014年的10.95平方米提升到14.09平方米,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为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市民生活、出行、休闲提供生态绿色空间,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去年以来,贵阳市坚持“公园城市”理念,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充分挖掘CBD、社区等区域的公共空间,以打造小地块、小绿地、小转角等为重点,为市民带来更好的开放式城市公园体验,推进“五位一体”公园体系建设,让市民在大城市中享受“小生活”,将“城市中的公园”升级为“公园中的城市”,营造“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良好生态氛围。

“我们将这些小地块、小退界、小绿地、小转角等统称‘口袋公园’,通过对城市小面积地块的充分利用,对空间进行有效整合及利用,打造出迷你公园。”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公园管理处负责人表示,这些“口袋公园”选址灵活,分布广泛,使得公园打破了传统的形态限制,将绿色带进了现代楼宇之间。目前,我市已完成白云区中航微标公园、观山湖区雨巷公园等5个“口袋公园”建设。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汤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