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亚洲织品展”更新,一针一线间的多元文化

织品服饰一直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与品味的具体表现,自古以来,染织工艺受到地理环境、社会经济、贸易交流、民情风俗等不同影响,呈现出丰富多元的面貌。亚洲幅员辽阔,织品文化多元:印尼的“宋吉”与“伊卡”是苏门答腊岛及峇里岛最具特色且珍贵的织物;中国的丝织品远销海外,“丝路”横越欧亚大陆;波斯自古以织锦、羊毛织毯闻名于世,不少符合波斯品味的面料设计则纹饰细密繁复且发色鲜艳……

澎湃新闻获悉,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亚洲织品展”迎来换展,展览精选院藏各区域织品菁华,呈现亚洲多元文化。

据悉,展览共分四个单元,“焦点展件”全面分析经典织品的特色,进一步诠释它的文化意涵;“认识织品”从纤维材料、织染技法、装饰纹样、服饰剪裁等方面解构织品染织工艺,让织品赏析更浅显易懂;“区域风情”介绍包括西亚、东亚、东南亚、南亚等各地精湛的织品服饰,期待能体验不同地域风格的文化橱窗;“婚庆盛装”透过亚洲各地结婚礼服的展示,理解服饰背后的礼俗文化,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焦点展件

刺绣,是南亚最著名且珍贵的一项纺织传统。这项手艺,在成衣普及之前,一直是家庭手作与家庭记忆的重要一环。南亚不同世代的女性,透过一针一线的学习,传承家族技艺,同时也将自己当下的情感与生活,绵密地缝了进去。

20世纪初波卡丽刺绣头巾 旁遮普地区(今日印度)

“波卡丽”(Phulkari),是旁遮普最耀眼的传统刺绣工艺。旁遮普位于今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交界。传统上,不论宗教,女性自幼从母亲、祖母或亲友那里学习波卡丽刺绣,最后这些绣品多半会成为她们的嫁妆。举凡婚礼、节庆活动等重要日子,人们都会使用它。上图这条矩形的波卡丽刺绣,多半作为女性头巾。穿法类似披肩(dupatta),可以披盖在头上与肩上,同时围绕颈部。棉质头巾上的刺绣,选用了黄、白、红、宝蓝、洋红等各色鲜艳的丝线来衬托纹样。刺绣构图环绕中心的团花,使四个方向皆能观看,是一种南亚常见的布局方式。

据介绍,这类纹样取材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波卡丽,又称“原波卡丽”(Sainchi Phulkari)。以织补绣(darning stitch)作为主要针法,绣出了女性的生活日常与见闻,如纺纱、购物、喜爱的珠宝首饰、争执的冲突现场、报章上时下流行的马戏表演、来自英国的殖民官员,皆以生动的绣工,跃然布面。而自家豢养的家禽、街市往来的车辆与马匹、带有吉祥寓意的各式鸟类与动植物,也都是常见的刺绣元素。

认识织品

什么是织品?它们又是如何制作而成的呢?这一单元从材料、技法、剪裁、纹饰等面向的展示,让观众重新认识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织品。

18世纪 棉质绘染布 印度 克罗曼德尔海岸

棉,是一种既舒适又透气的材质。自古以来,南亚印度即是世界上棉纺织品的主要产地,印度棉布以光滑、轻细著称,绘染棉布更是热销全球的重要商品。棉布不同于亚麻、羊毛与丝绸,它更耐水洗。印度的绘染棉布,以特有的固色与染色技术,让色牢度提升,较不易褪色。十五世纪末,从葡萄牙直接航行到印度开始,荷兰、英国、法国等地,不再需要透过土耳其或阿拉伯人转手贸易,可以直接购置各种花色的印度棉布。欧洲对这种面料的热情,广泛应用于居家与时装设计,十七世纪后期达到顶峰,同时压迫到当地传统纺织产业的生存,大约十八世纪上半叶间,各地颁布了一系列的法条,禁止进口印度绘染棉布,但仍阻挡不了人们对它的喜爱。不论是渐层的红色或蓝色,明艳的紫色、黄色与绿色,都让十六到十八世纪的欧洲人目眩神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这件绘染棉布,就是印度为销往欧洲市场所生产,可以作为女性的长袍或礼服面料。白底棉布上设计了精致花卉,其绵延的花茎交缠有序,以深色勾勒花卉的轮廓,并敷染了迷人的红紫色调。

19世纪中叶 织金女性仪式用头巾 印尼 西苏门答腊 (米南佳保人)

贵重的织金“宋吉”(songket)头巾,可以折成外观如水牛角般的帽饰,女性于庆典佩戴,是苏门答腊西部高地原住民米南佳保人的重要传统服饰。长条头巾以红色丝线为经,以红、黄、灰等多色丝线为纬交织而成。中段深蓝色的部分,纬线选用较粗的棉线,使之更能承受经常折绑的压力,提升耐用度。头巾上的花纹主要以金线突显,装饰带平行排列于长巾的两端,其中代表性的图案包含:形象上取自“剖半的花生”(balah kacang),以连续八边形重叠组合的纹饰,寓意身为一位好的米南人,分享时要公平分配,对买卖及往来也要诚实以对;而称作“下午鸭子列队回家”(Itiak pulang patang)的纹饰,是一种相当古老的图案,其以群鸭秩序地排队行走,很少偏离他们的路线,来比拟好的米南人,应遵循传统习俗与律法(Adat)。而“毛虫爬行”(ulek tantadu)的纹饰,也带有类似的涵义。这些都是米南佳保传统织物上常见的纹饰主题。

区域风情

亚洲幅员辽阔,织品文化多元,这一单元以西亚、东亚、东南亚、南亚等区域,精选各地织品服饰,呈现不同区域的穿衣文化风格。

西亚 伊朗(波斯)

波斯,是古代伊朗众多王朝的名字,也是1935年以前人们对伊朗的主要称呼。此地自古以织锦、羊毛织毯闻名于世。十七世纪后,波斯市场向印度购进大量的绘染棉布。这类面料设计,符合波斯品味,纹饰细密繁复且发色鲜艳。十八世纪后,波斯流行以这类布料裁制上衣,也制成各类家饰布,丰富生活。伊朗虽以信奉伊斯兰教为主,但仍有少数琐罗亚斯德教徒居住于此,他们的衣着与其他信仰者不同,女性服着上的刺绣工艺,细密可爱。另一方面,居住于印度西北岸的波斯裔琐罗亚斯德信徒,服装则已融入印度,但装饰设计仍可见信仰以及全球贸易的影响。

1842—1843年 婚礼用女性刺绣头巾 伊朗 (琐罗亚斯德)

如此次展出的婚礼用女性刺绣头巾,是典型的琐罗亚斯德教徒婚礼用刺绣头巾,一般长约三码,中央绣有团花,周围环绕装饰着鱼纹、波斯文字、孔雀纹与佩斯利纹(或花树纹)。披戴时,团状花纹会位于胸前,成为视觉的焦点,两端流苏则会飘逸地垂于身后,显现出彼时琐罗亚斯德教徒女性服装的特色。长巾上的鱼、孔雀都是繁荣或永续的象征,同时与琐罗亚斯德教的神衹有所连结。当中的文字,则节录自波斯最有名的抒情诗人哈菲兹(Hafez,约1315—1390)的诗歌,内容颂赞女子无与伦比的美貌,与描写恋慕者被征服的心,句末留下“由詹姆希德刺绣工坊制作”,以及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伊斯兰历纪年“1258”。 诗歌是波斯最灿烂的文学遗产,哈菲兹的作品常处理俗世与神圣间的共通题材——爱情与美酒,他的作品不只被视为波斯文学的巅峰之作,且影响深远,至今普罗大众几乎随口就能朗诵几句自己喜爱的古老诗句。

19世纪上半叶 绘染棉布挂饰或地垫 印度东南海岸默苏利珀德姆 (外销伊朗市场)

伊朗的绘染棉布泰半从印度进口,伊斯法罕虽也生产相类制品,但不如印度棉布物美价廉。这件绘染布挂饰,是印度专为波斯市场所制作的产品,生产地集中于印度东南沿海的默苏利珀德姆。纹饰以红蓝为主色调,像是拱形的壁龛或拱门建物,仿佛要通往皇宫或清真寺。建筑体的空隙处,无不填满细密多彩的花卉纹或佩斯利纹。整体装饰密集、纹样细致的面料,忠实地反映了波斯人对图案和装饰的热情。建筑体的门楣开光内有阿拉伯文祈祷语,意译为“赞美至高无上的真主,并将赞颂归于他”。左上角的红款印着波斯文:“由哈只——阿卡·萨马德——制作的绘染布”,“哈只” (hajji)原意为“巡礼人”,是曾到天方(麦加)朝觐的穆斯林的尊称。目前虽没有进一步的证据显示这是一条祈祷毯,但这些款识让我们更明确地了解它的使用者。

东亚 中国

中国,自古以盛产丝绸闻名。横越欧亚大陆的“丝路”,不仅反映中国丝织品深远的影响力,也形塑历久弥新的东方意象。明代之后的丝织业高度集中于江南地区,从桑蚕到织造皆走向商业化及专业化。明清时期提花技术的成熟,使得奢华丝绸上的纹样愈趋繁复,加上精致的缂丝与刺绣,富丽的织金与妆花,令人目不暇给。而富含吉祥寓意的纹样,更是明清织物的一大特色。另一方面,羊毛织毯与毛皮作为清代宫廷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环,不仅是御寒圣品,也代表帝国掌握草原及边疆的资源与贸易,同时展示满洲文化认同。

明中叶 蓝地织金狮纹方补 中国

“方补”是明清官服于胸、背标示官衔的装饰。文武官的花样分别为飞禽及走兽,不同的鸟兽对应不同的官阶。古代的官服种类依场合有别,织有补子的官服,明代作“常服”,包含团领 衫、乌纱帽及束带,是官员“常朝视事”日常办公的穿着。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这件明代狮子纹方补,依礼制为高阶武官或亲王女婿所用。深蓝的丝绸面料上以织金勾勒出一只狮子,牠有着浓眉、扁鼻及短卷的鬃毛、蓬松的尾巴,雄壮的身上加饰流云状的火 焰纹,炯炯有神地回首凝视远方。前景下方为江崖海水、天空 则布满流云及四合如意云纹。整体纹饰布局大致与《大明会典》武官狮子补的花样相同。明代补子的尺寸多较清代大,且直接织绣于官服上,而非以钉缝附加上去的形式。仔细观察这块补子的边缘,大约可推测原本常服的料子是有着杂宝与四合如意云纹的暗花缎。

明 执莲童子纳绣片 中国

手执莲花或莲叶的童子,是元明清三代都喜爱的织品装饰主题。这个纹样的发展,最初很可能与宋代七夕妇人求子的风俗有关。而后和百子或婴戏题材类同,都有着美满幸福的象征。在这件白色平纹纱上,借缤纷的丝线以纳绣技法满绣红色底纹、活泼的孩童、俯仰各异的莲花、翻转自如的花叶、以及穿梭其间的蝴蝶和凤鸟,达成如同梭织般的效果。孩童身上穿着 彩色水田纹衣饰,称“百家衣”,这种面料的童服在明清时期较为流行,与挂在孩子颈上的长命锁一样,都传达了避祸驱邪、祈愿幼童健康长大的寓意。

东南亚 印尼

印尼,是世界上最广袤的岛屿国家,季风为群岛吹来一波又一波新的文化浪潮,商人、工匠与舶来品携来观念、技术与物质交流,沉淀融合之后,反映在本土织物上,自成一格。“宋吉”(一种织金锦)与“伊卡”(一种先段染、后织造的显花织物),是苏门答腊岛及峇里岛最具特色且珍贵的织物,一般作为礼仪服装或庆典仪式用布。两地的织物在材料、技法或装饰元素上,不时可见来自印度、中国、中东或欧洲的影响。而不同风格的宋吉与伊卡织物,除了可以区辨族群或信仰外,它们或可视为权势的象征,有时更具备守护个体与社群的神圣性。

20世纪上半 歌灵馨仪式用饰带 印尼 峇里 登安南村

峇里岛东部的登安南村,是印度与日本之外,世界上少数织造经纬向伊卡(double ikat)的产地。这类织物称作“歌灵馨”(geringsing),一般视为一种神圣的仪式用布,不仅村人们相信歌灵馨会保护穿著者无灾无痛,在信奉印度教的峇里岛各区,也都将之视为圣物,在仪典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歌灵馨主要为红、褐及深蓝色调的双向伊卡棉织物,有多种宽幅, 且长短不一。此次展出的这条方格纹(sidan pegat)的歌灵馨饰带,是最窄的类型。 流苏般的边缘未经剪裁,使饰带形成一个环状。男性会在祭祀和驱魔仪式中佩戴它,像项链般地披挂在脖子上,并将垂坠于身前的饰带打结,结的位置大约会落在腰腹,具信其有强大的保护和辟邪功能。同样类型不同花色的歌灵馨饰带,将流苏般边缘剪开,则可作为仪式时女孩子穿的裹胸布(anteng)。

19世纪晩期至20世纪早期 织金仪式用肩布 印尼 南苏门答腊 巨港 (马来人)

位于南苏门答腊东部的巨港,是东南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港口与贸易中心。巨港马来人的传统礼服,常以织金锦“宋吉”(songket)作为面料,织金织物往往被视为财富与权势的象征,金银线材多半从中国进口,高品质的金线能确保织好的金锦舒适柔软。肩布通常是一条长布,可从短边对折披在肩上作为装饰。这类丝质织金宋吉肩布,织金线几乎填满布面,因此也称作金服(kain songket lepus)。织纹设计上大致分为中心矩形与两端,中心为菱形花纹,两端与布边可见八瓣花纹与八芒星纹饰,是带有伊斯兰风情的常见主题。各类花纹的中间以“小梭回纬”方式,用多彩色线点缀。而像山形或锯齿的纹饰,称作笋纹,是东南亚常见的装饰元素,具有生长繁衍的涵义。

南亚 旁遮普地区(今巴基斯坦、印度)

“波卡丽”(Phulkari),是旁遮普地区(今巴基斯坦、印度)最著名的传统刺绣工艺。旁遮普位于今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交界,在1947年印、巴分治之前,几乎所有当地女性,不论宗教信仰,都会制作并穿着波卡丽刺绣制品,通常作为头巾,披盖在肩上与头上。它象征着女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反映出地区丰富的文化和宗教传统。“Phulkari”一词源自印地语、旁遮普语及乌尔都语,意译为花的工艺。不同类型的波卡丽,也各有自己的名称,例如:以人物生活场景为主的“原波卡丽”;纹饰以满绣几何纹为主的“花园波卡丽”;以白底搭配红色绣线,为年长女性或寡妇使用的“白色波卡丽”;或专指可能与宗教活动相关的“通往神界之门”等等。

19世纪 波卡丽刺绣头巾 旁遮普地区(今日巴基斯坦)

“波卡丽”刺绣的特点, 是使用称为“帕”(pat)的各种鲜艳且未捻的丝线,妇女一般是向游牧商人购买这些昂贵的进口丝线。作为底布的棉布称作卡达尔(khaddar),则是在本地手纺织造与染色。其制作者和使用者皆为女性,多用以穿戴,如作为头饰与披肩。“波卡丽”有多种类型,其中如这件以白棉布为底,搭配红色丝线刺绣几何纹样,称作“白色波卡丽”(thirma phulkari),这种配色组合暗示着它的使用者是位年长女性或寡妇。而像是小乌贼造形的几何纹饰风格,一般推测是模仿中亚伊卡织物(ikat)上参差的纹样轮廓。

婚庆盛装

印尼中爪哇传统婚服穿着典型的蜡染裙布,搭配黑地金线刺绣外套成为基本形式。蜡染裙布以深蓝及褐色作为主色调,纹饰包含灵山、火焰、船、玉座、宝物、金翅鸟羽翼(garuda)等象征萌芽意涵的苏门纹(Semen Romo),原先是中爪哇王室专用纹样,现已成为印尼蜡染最具特色的传统庆典纹样。黑丝绒外套,领口、袖口及衣摆以金线绣出繁复的花卉纹饰。比对早期的插画图像,穿着外套则是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不能裸露肩部才开始的穿法,婚礼服饰同时也见证了传统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头戴华丽帽饰、发簪,脚穿绣花鞋,极尽奢华的服饰显示婚庆礼仪的隆重及对新人婚姻生活的祝福。

在展陈上,主办方还结合台北故宫典藏文物与前瞻数位科技,打造了亚洲织品数位体验空间,观众可以化身为“织品小工坊”的专业职人,创造出美丽经典的织品,也可以站在“亚洲穿衣镜”前,与台北故宫的织品文物进行配对与变装,探索亚洲织品的独特魅力!

本次换展将持续至9月11日。

(本文整理自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