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操作系统-浅谈我理解的15189

作者 | 庄严
单位 | 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近年来,全国多家医院的医学检验实验室都在创建15189,我们医院也在创建中。下面我将以一名“理工男”的角度浅谈一下我理解的15189。
1
什么是15189?
我理解的15189它是一套标准化的质量管理系统[1]。简单来说,我们的实验室是一部“机器”,15189就相当于在“机器”上安装了一套“操作系统”(15189),这个“操作系统”是沿用的国际化的统一标准,来系统性的合理化地管理自己的“机器”,使“机器”功能、效益最大化,并且生产出的“产品”在外界的适用度、认可度更高,也就是报告互认。
2
15189是如何在实验室有效建立的?
图片
首先,我们要编写这部“操作系统”里的底层代码-《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标准操作程序》《记录和表单》,分别代表15189这个操作系统的一二三四层文件。需要阅读参考的文件可以从CNAS的官方网站上下载,我们检验科通常可以参考的文件有认可准则(C系列)和认可指南(G系列)。
一般而言,认可准则是强制性的文件,认可指南是指导性的文件。除此之外,还要参考相应的国标、行标。因此,只有通过大量的文件阅读支撑,并进行理解消化,才能保证体系文件的高质量输出。
3
15189如何在实验室有效运行?
图片
我理解的15189在实验室的运行是一个收集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文件化的良性闭环的过程。我们首先按照编写的文件的要求运行我们的质量管理体系,做我们所写,写我们所做。
通过内部沟通、与临床、患者沟通、日常投诉等等途径来收集问题,通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外部审核等途径来发现问题,通过开放性的讨论、创意择优等途径来选筛出最好的解决方案并有效执行,执行过后看能否解决问题;如果可以,将其文件化,将体系文件由原来的1.0版本升级成1.1、1.2甚至2.0版本。
通过不断地良性闭环、不断地更新迭代、持续改进自己的“操作系统”,来优化检验科这台“大机器”,让其更优质、高效的运行,输出高质量的“产品”(检验报告)[2]。
4
人员在15189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图片
要制造出好的“产品”(高质量的检验报告),不光要有好的机器、易用的操作系统,更重要的是操作这台机器的人。
我们首先根据人员不同的能力和性格特征,通过内部沟通反馈,建立合理的人员组织架构,保证人尽其才,分工明确;
通过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定“产品”的标准;
通过日常投诉、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外部评审等途径发现并解决问题;
通过人员培训,进行能力评估和表现评估,对人员进行评估考核,合格后才能授权从事相关领域工作;
通过标本采集运输宣贯以及检验前质量指标的监控,确保检验前的质量;
通过仪器的校准、性能验证、日常的维护、规范的操作来保证仪器正常良好地运行;
通过室内质控保证仪器的精密度;
通过室间质评、室间比对来验证实验室的参与项目是否达到相关要求及能力;
通过人员比对保证人员之间的误差在可控范围;
通过和临床沟通确立合理的危急值报告项目、范围,保证患者得到更及时、有效的诊治;
通过信息系统的传输验证、维护,保证检验报告的准确、无误、及时的发放;
通过对生物安全、危化品、消防等等的培训与演练,保证人员与机器的安全。
以上的这些都离不开人员的参与。因此,如何合理安排人员、如何培训考核人员、如何让人员在15189的体系中有效运行并不断优化至关重要。
5
15189给我带来了什么样的启发?
图片
无论是科室、团队、还是个人,都需要建立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大量的阅读学习、处理、输出,来不断提升、扩大自己的能力圈;不光要“知道”,而且要“做到”,很多时候“知道”与“做到”之间是有巨大的鸿沟的;通过不断地收集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原则来不断修复自身“操作系统”存在的“BUG”,做到不断地更新迭代、优化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
只有能力提升了,操作系统升级强化了,才能高效率地输出高质量的“产品”与作品。有了高质量的“产品”与作品,就会有忠诚的基础用户与粉丝。通过不断地正向反馈,不断地良性闭环,不断地输出好的“产品”与作品,就会在原来基础、忠实用户的基础上不断“裂变”,获得更多的用户与粉丝,进而科室、团队和个人将会获得更好的效益与更大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ISO15189:2012)专用要求概述[J].胡婷婷,刘维薇. 临床检验杂志.2013(11)
[2]ISO15189:2012与临床实验室持续改进[J].李婷婷,王薇,赵海建,王治国. 临床检验杂志. 2016(05)
END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近期直播预约
编辑:徐少卿 审校:陈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