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县:以文化人 润泽百姓幸福生活

大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培育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组建“青年党员宣讲队”、“绿水青山志愿服务队”、“文明乡风志愿服务队”、“走向富足志愿服务队”4支特色志愿服务队,创建“幸福大华村”志愿服务品牌,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依托大华村中庄卡约文化,打造“用文化留住根、用文化留住心、用文化留住魂”的品牌实践站,立足“小阵地”,做好“大服务”,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增强民族凝聚力、自信心、自豪感。

“讲”时事政策,升华思想境界

“青年党员乡音”宣讲队,走进田间地头、农户家中,用“乡音土话”与群众“唠嗑”,用“拉家常”的方式聊政策、话发展,用“实”的内容、“活”的方式、“鲜”的语言,面对面、零距离推动中央一号文件、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等会议精神、惠民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年内累积开展宣讲20余场次,累计开展一对一“送教上门”活动5人次;利用明德讲堂、农家书屋、主题党日等载体开展“微宣讲”,以小切口展现大主题,以小故事讲明大道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入行,在基层落地生根。

“评”好人好事,涵养文明新风

建立健全先进典型培育推广机制,组织群众对社会上和发生在身边的思想道德现象开展评议,推荐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褒奖善行义举。利用“好媳妇”、“好婆婆”、“绿色家庭”、、“五星级文明户”等善行义举德榜等形式,引导村民学习先进事迹、分享好人经验,年内共评出“好媳妇”4名、“好婆婆”4名、“移风易俗先进个人”1人,“绿色家庭”1户。营造了广大群众学习典型、争当典型的浓厚氛围。

“帮”群众难事,提高服务水平

“帮”群众难事,提高服务水平。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阵地,构建“阵地+队伍+服务”模式,成立由村“两委”、党员、志愿者为主,吸纳志愿者30余人。以“点单、派单、结单”志愿服务工作流程,开展扶老助残、帮困解难、人居环境整治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围绕关爱帮助“一老一小一困”,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群众办理实事20余件,慰问困难群众30余人次。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中,“志愿红”冲锋在卡口值守、核酸检测、宣传排摸、隔离管控,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乐”百姓美事,凝聚奋进合力

坚持以传承乡韵民俗为导向,深入挖掘具有鲜明乡土特色的文化品牌,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接地气的文化活动,满足基层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突出河湟卡约文化特色开展“巧手剪纸 传承非遗文化”、泥塑体验、“探寻皮影魅力 弘扬传统文化”皮影体验、湟源臻品推荐等活动开展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10余场次。广泛开展暑期读书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和广场舞等全民健身运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庆:“庆”节日喜事,弘扬传统文化

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文明实践活动,精彩纷呈的特色活动让全镇群众共同感受到传统节日的魅力,营造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主打弘扬社会正能量,唱响时代主旋律,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开展演出10余场次。

群众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大华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以4支志愿服务队为服务群众载体,不断探索、完善、提升“幸福大华村”服务品牌效能,汇聚释放文明力量。“幸福大华村”公众号,推荐政策信息、挖掘村落文化、宣传村内文化生活定期将本村党建要闻、重点工作、乡村振兴、惠民政策等信息进行宣传发布,只要村民动动手指,远在外地也能知晓村里的大小事。“青年党员宣讲队致力用“小故事”讲好“大道理”,用“乡土话”传播“新思想”,用自己的真情实意和实际行动,力所能及地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好事。“绿水青山志愿服务队”引导广大群众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倡议,坚持向“脏”字动手、 向“乱”字开刀、向“差”字说不,对卫生死角进行清理,以实际行动为文明创建添光彩、做贡献,年内累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文明乡风实践活动”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大力宣传移风易俗政策,挖掘身边移风易俗典型形象,发挥移风易俗示范作,运用榜样的力量,树立价值坐标,传递社会正能量。将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田,推动全村乡风文明建设。

来源:文明湟源

监制:高照华

责编:刘幸海

编辑:冯丽晨、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