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宗县:石榴花开满庭芬芳 民族团结迈进小康

掌上曲靖讯(曲靖日报特约记者 袁燕坤)“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伴随着热情欢快的旋律,师宗各族群众在民族团结进步广场上载歌载舞,共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带来的成果。
师宗县位于云南省东部、曲靖市东南部,总人口44.1万,居住着汉、壮、苗、瑶、彝、回等民族。一直以来,师宗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加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全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县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各族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图片
>
高位推动 提升创建工作“力度”
师宗县坚持把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高位谋划、统筹推进。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抽调精兵强将成立工作专班,全面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推进。制定印发了《师宗县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意见>的实施方案》《师宗县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实施方案》《师宗县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推进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对创建工作原则、方法步骤、重点任务等进行细化和分解,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层层压实县、乡、村三级联创工作责任,推动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图片
强化宣传 提升创建工作“浓度”
师宗县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采取理论中心组学习、专题培训、“三会一课”等方式,推动教育培训常态化、全覆盖。
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娃娃抓起”,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开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将爱我中华的种子深深扎根于广大青少年的心灵深处。
图片
利用革命烈士陵园、马厂革命陈列馆、石洞会议革命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在赓续、传承红色基因中坚定使命担当,增强“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充分利用中秋、国庆、春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打造“三月三”、“火把节”等民族文化节庆品牌,开展“结对子”“手拉手”
“心连心”“一家亲”等民族联谊活动,增进了各民族间的情感交流。
图片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活动,举办红歌、摄影、演讲比赛,开展送戏下乡、先进模范事迹宣讲等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交流活动,让民族团结进步宣传“飞入寻常百姓家”。
建成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公园2个、民族团结进步广场1个、民族团结进步主题街区3条、民族文化长廊4条。在县融媒体中心部分媒体平台开设专栏,开设微信公众号,线上线下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各族干部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的生动实践,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根植于心。
“三个相互” 提升创建工作“实度”
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系统推进、整体覆盖”的思路,着力深化内涵、丰富载体、创新方法,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现了“示范与全域相互带动、抗疫与创建相互促进、个性与共性相互融通”。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对民族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繁荣,融通差异、融汇共性,擦亮“文化师宗”名片,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构筑起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实施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传承与开发,苗族“花山节”、彝族“绑神猴”、锻造技艺、复方薏仁汤4项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师宗苗族《出征调》在2021年云南省第十二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活动中荣获最高奖项传承奖。
图片
坚持把防疫抗疫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在突如其来的师宗3·30疫情中,全县4000多名干部职工同心“逆行“,社会各界同频共振,各族群众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构筑起了一道钢铁防线,迅速战胜了疫情,在危难关头再次生动诠释了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图片
“十进十创” 提升创建工作“厚度”
师宗县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机关,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示范单位;进企业,创“和睦友爱、拼搏进取”示范单位;进社区(村),创“交往交流、共居共乐”示范单位;进乡(镇、街道),创“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示范单位;进学校,创“互助共学、共同进步”示范单位;进连队,创 “军民融合、共建共创”示范单位;进宗教场所,创“管理规范、服务社会”示范单位;进窗口服务行业 ,创“依法办事、为民务实”示范单位;进旅游景区,创“农旅融合、文旅融合”示范单位;进“两新 ”组织,创“热情服务、热心公益”示范单位。同时,认真总结推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的好做法、好经验,形成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创建格局,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新局面。截至目前,累计创成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9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46个,县级示范单位135个,各级党政机关、村(社区)、学校等重点单位创建覆盖率达100%。
图片
聚焦发展 提升创建工作“效度”
师宗县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推动各民族共建美丽家园、共享发展成果。
坚定不移调结构、转方式,大力发展不锈钢、绿色铝精深加工、建材陶瓷、特色种植、文化旅游等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深入推进“美丽县城”建设,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步伐,构建“一心两轴四片区”城市格局。加快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民生事业发展,发展成果更多更广惠及各族群众。一体化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城乡环境更加美丽宜居。
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投入各类资金55亿余元,全县5个贫困乡镇、98个贫困村、7.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顺利脱贫摘帽。用好“一平台三机制”,全面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产业帮扶、村集体经济、培训就业“四个全覆盖”。启动“漏卧∙古城”田园综合体、彩云现代农业产业园、五龙水生态文旅融合示范乡建设,实施11个精品示范村、106 个美丽村庄建设,以点带面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积极推进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让各族群众共享生态环境福祉。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五治”融合,加快市域治理现代化进程,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新时代、新征程、新型民族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师宗这方热土上更加牢固,各族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书写师宗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