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推动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可及

央广网泉州8月6日消息 5日,泉州市举行第十五场“传承‘晋江经验’共享品质泉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泉州市民政局局长陈劲松,泉州市文旅局局长李伯群,泉州市卫健委主任黄育奇,泉州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徐昌裕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聚焦群众关切 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市民政局深入践行“民政爱民 民政为民”工作理念,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有力保障了泉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过去十年,泉州在养老方面,致力于夯基础、补短板、促提升,成为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优秀试点城市。

有效解决“住不上”的问题。泉州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增长到2887所,养老床位数从5862张增加到49960张,增长了8.5倍;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从7.4张增加到43.5张,约增长5倍。

有效缓解“住不起”的压力。泉州出台低保、计生特殊家庭完全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和高龄老年人补贴、本地户籍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补贴等各类政策,进一步减轻老年人的家庭经济负担。

有效提升“住得好”的质量。目前,泉州共有注册登记经营范围包含养老服务的企业351家、涉老类社会团体901家、民办非企业39家,民营养老床位占比从24%提高至91%。

慈善事业方面,泉州致力于依法行善、依法治善、依法促善,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累计筹集慈善资金179亿元,实施扶贫济困、扶老救孤、助残助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各类公益慈善项目7400个,受益群众280万人次,有力解决了一大批困难群众生活、就医、就学、住房等难题。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化、均等化

公共文化服务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十年来,泉州努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化、均等化。

目前,泉州市级层面拥有“一中心、一公园、五剧院、七展馆”(市公共文化中心,海丝艺术公园,泉州影剧院、木偶剧院、梨园古典剧院、南音艺苑、歌舞剧院,闽台缘博物馆、海交馆、市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少儿图书馆、非遗馆)等一批重要文化设施,建成163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2528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40多处“百姓书房”,实现市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全配备、全覆盖,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置率达100%,获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同时,泉州坚持开展“万千百十”文化惠民活动(每年送万场戏、千场文艺培训辅导、百场展览、数十批次流动图书点下乡),年受益群众超300万人次;形成海艺节等28个公共文化活动示范品牌,实现常态化开展,年均活动超800场;连续举办4届“润物无声”泉州文创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开发本地文创产品数量超3000种。

围绕“普惠均等”,泉州通过冠名、合作经营、捐赠等方式,引导广大民企和个人参与文体设施建设,形成“政府主导、多渠道筹资、多主体投入”公共文化设施共建格局。同时,泉州积极打造“15分钟公共文化圈”,实现全市163个镇(街道)、2528个村(社区)全覆盖;将古厝、旧厂房、旧校舍等闲置资源改造成公共文化设施,用于镇村文化场所、书吧、博物馆等;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留人留形留乡愁”的原则,推动遗产活化利用,努力守住城市文脉、留住乡愁记忆。

建设教育强市 推进教育现代化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十年来,泉州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奋力书写教育奋进之笔,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从119.3亿元增加到256.32亿元,年均增长7.95%;新、改、扩、配建中小学、幼儿园859所,改善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1832所,新增学位42.51万个。泉州入选全国首批、福建省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随迁子女教育在全国60个城市评估得分中排名第一,泉州市教育局获评“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这十年来,泉州加快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大力推进中小学线上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成效明显,目前已开通并认证学校3035所,已建成录播教室1060间、专递课堂245间。

值得一提的是,泉州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从动态清零转向常态清零,教育资助政策全覆盖,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失学。

未来,泉州市教育局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嫁接优质医疗资源 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如何让看病就医更方便、更省心,一直是老百姓关心的话题。近年来,泉州市卫健委始终聚焦群众就医的难点、堵点和痛点,推出一系列既符合医院实际、又惠及医务人员,既接地气、又益患者的“双暖”措施,高位嫁接国家队优质医疗资源,持续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连续两年蝉联福建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满意度调查第一名,新增45个省级重点专科,8家县级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均达到国家推荐标准且全部进入福建省前20名。

泉州注重改善服务,持续提高群众就医体验。全市27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梳理解决问题超5000个,因地制宜推出了20多个具有引领性、示范性、创新性的“暖心服务”品牌,逐一解决群众就医体验的“小问题”;建设了全市疑难重症远程会诊中心、双向转诊平台,在全省率先发布“泉州急救地图”,建成28个胸痛中心、19个卒中中心和73个胸痛单元、16家卒中门诊,数量位居福建省前列。

泉州还注重高位嫁接,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这些年,当地大力向上嫁接“国家级”高品质医疗资源,引专家、带团队、提水平,巧借“外力”、强“内核”,住院人数、总手术例数、三四级手术占比和微创占比逐年稳步提高,新技术项目和相应病例数明显增加。(林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