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任务、总理点名,省市部署!山东勇挑大梁,青岛强力支撑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2-08-17

【青岛广电·回澜听涛·8月17日讯】

勇挑大梁,中央频繁点名。

7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8月16日召开的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点名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四川6个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其中,格外点名广东、江苏、浙江、山东要完成财政上缴任务。这4省对中央财政净上缴中贡献超过6成,能否完成财政上缴任务,对于支持欠发达地区“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至关重要。

山东第一时间部署落实。

8月17日,山东召开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部署会议,青岛设分会场收听收看;全省会议结束后,青岛接续召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部署会议,提出青岛要扛牢扛实稳增长重大责任,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研究问题、补齐短板,拿出更有针对性的举措和兜底措施,全力稳住经济运行大盘,为全国全省大局多作贡献。

就上半年经济数据来看,6省经济总量、市场主体数量、吸纳就业都占全国四成以上,贡献了11250.36亿元的增量,占整个中国上半年30475亿元增量的三分之一强。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目标为5.5%左右,被点名的6省,今年增速目标均不低于全国目标:广东5.5%左右、江苏5.5%以上、山东5.5%以上、浙江6%左右、河南7%左右、四川6.5%左右。

由此来看,经济大省是中国经济毫无疑问的“顶梁柱”、“火车头”。

要努力实现预期发展目标,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从落实角度来看,省域经济发展,地市是最后一公里、是落实的承接者。因此经济大省中的经济大市,更要承压奋进,当好“顶梁柱”的“顶梁柱”,“火车头”的“火车头”。

山东作为全国省域经济的头部梯队,常年来稳居第三位,逆境之中自然要责无旁贷地扛起“顶梁柱”重任。

而山东的经济“火车头”,就是青岛。;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经济大省山东的拉动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经济大市青岛的支撑力; ; ; ; ;

; ; ;

今年是山东重要的“节点”之年,不仅在于谋划了新的5年蓝图,还在于今年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取得突破之年。

2018年1月,国务院批复设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这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战略。山东也制定了“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路线图。

在这个突破之年,山东用强有力的数据展现了突破的力量。

上半年,山东经济承压奋进,不仅以3.6%的增速跑赢全国1.1个百分点,更凭借2810.65亿元的增量,成为全国增量冠军,增量是同为经济大省的四川的近3倍。

在新旧动能转换启动的起步阶段,“壮士断腕”的山东砍掉了数量庞大的旧动能,经济遭受了一定影响,随之 “山东是第二个东北”等质疑声此起彼伏。但事实证明,只有放下对数量的执念,踏实在质量上下功夫,才能带来抗风险、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新旧动能转换后,山东“四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年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31.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11.8个百分点、达到46.8%,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分别达到2.3万家和2.9万家;入选国家级战略性产业集群7个、数量居全国首位。

山东因此才能在疫情冲击、国际局势多变的“魔鬼上半年”里,依旧交出不错成绩单,成为中国经济重要拉动力。

山东的成绩单里,青岛不容忽视。

上半年,青岛GDP突破7000亿,3,7%的增速也跑赢了全省增速,在全省的占比也从去年的16.81%提升到了今年的16.95%。值得注意的是,青岛上半年的GDP增量达到531.23亿元,贡献了山东增量的近五分之一,拉动作用明显。

青岛的经济支撑力,同样来自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力。

5年来,青岛高新技术企业由1348家增加到5554家,“四新”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突破30%,跻身全国创新型城市十强。青岛的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面起势。

作为山东的经济龙头,青岛正在全力牵引。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力关键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青岛要成为更强的“火车头”; ; ; ; ;

; ; ;

青岛所处的1.4万亿城市区间,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区间之一,城市排名上上下下,如今渐有分层之势:宁波、青岛近两年不断扩大对无锡、郑州、长沙的优势,半年差距已经扩大到数百亿。

但同时,宁波对青岛的领先优势也在扩大,虽然上半年两城均跨过了7000亿门槛,但宁波对青岛的领先优势要比去年同期有所扩大,在许多关键指标上,宁波的领先优势极为突出。

在与宁波的对标中,能看得出青岛的比较优势在于服务业、消费。工业领域青岛虽然呈现出强劲的追赶势头,但差距依然非常显著;同时宁波的外贸优势也要显著优于青岛。

工业和外贸,也正是青岛经济的两大关键发力点。

在实体经济愈发受到重视的情况下,宁波制造业强劲依旧,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1.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五成多。青岛则终于踏上了回升之路,2021年制造业占GDP的比重达到25.9%,近年来实现首次提升。

从去年数据来看,宁波的工业增加值领先青岛近2000亿元,青岛要追赶上宁波,需要项目和时间。

值得期待的是,青岛今年在项目上发力颇重。京东方青岛基地项目比计划提前63天实现封顶;日本横河高端智能测控设备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项目开工84天实现封顶;轨道交通关键装备产业园一期项目比合同工期提前6个月交付;奇瑞青岛乘用车项目工期从24个月缩短到17个月,创造了奇瑞全国13个整车厂建设的“青岛速度”……

图片来源:青岛西海岸发布

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部署会议上,青岛也明确要抓项目促投资,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同时强调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好重点产业链和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建设……一切要素都在围绕项目、产业、实体经济高效运转。

这些都是未来能够提升青岛实体经济实力的关键潜力。

外贸方面,宁波领先青岛一个数量级。考虑到宁波背靠长三角,有着制造业更加雄厚的基础腹地,青岛或许在先天上就有所劣势,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再次说明,城市群经济才是区域经济的领头羊。

上半年数据来看,宁波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322.5亿元,同比增长11.9%;青岛外贸进出口总值4100.6亿元,同比增长2.7%。总额上青岛落后宁波超2000亿,增速上落后9.2个百分点。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部署会议上,青岛也明确提出,要多措并举稳外贸稳外资,强化对企服务保障,帮助外贸企业稳定单、拓市场,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外资项目早开工早见效,持续招引一批外资新项目。

3; ; ;

; ; ; ;

; ; ; ;

; ; ; ;

; ; ; ;

山东“群象”携手,青岛或成“粘合剂”; ; ;

如今,城市群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区域经济的竞争主战场,已经开始从强市到城市群过渡,山东也亟需塑造起内部城市间的互融共生产业体系。

因此,山东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构建“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协调发展体系,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推进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今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高水平打造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促进三大经济圈协同发展。

青岛或许能够成为山东城市产业携手的粘合剂。

近几个月,青岛与山东诸多地市频繁互动,主题与产业密切相关。

6月20日至21日,由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刘强带队的济南市党政代表团在青岛考察,这是2007年以来,青岛迎来的最高级别济南考察团。

进入7月后,互动更加密集,济宁、临沂、东营、威海、烟台、日照、枣庄、聊城的党政考察团先后赴青岛。

同时,7月25日,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率考察团先后赴威海、烟台考察。

在山东城市的互动中,北京汽车整车制造总部基地、海克斯康智慧产业园项目、青岛微电子产业园项目、高速磁浮列车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中航发磁性材料产业园项目等青岛重点产业项目频频出镜。

长期以来,山东经济都是“群象”模式的代表,各个地市均实力不俗,经济排名相邻的城市间,没有出现断崖式差距。但同时,与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相比,山东各个城市相对太过于“单打独斗”,省内城市之间缺乏产业协同联动,甚至在许多领域形成了激烈的内部竞争。

而标兵省份的强劲实体经济实力,往往与城市群密不可分。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中,广东共有6个集群在决赛中获胜,比山东多了4个。

广东获胜的多个集群,正是一体化的成果——广东省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广东省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广东省深广高端医疗器械集群。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所长刘祥分析,珠三角地区制造业发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多个城市间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分工协作格局,这也说明未来先进制造业继续发展、合作将是一个大趋势。

未来,山东一定会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到区域经济竞争中去,山东要勇挑大梁,三大经济圈的各个城市,必然要从“独立”的“群象”,走向合作的“群象”。

例如在《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中,青岛的轨道交通装备被作为全省“雁阵型”产业集群代表被点名,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以及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是重点;浪潮青岛大数据产业园、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东方氢岛(青岛)是山东要着力打造的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地市互动,是要在产业当中找到结合点、发力点,青岛的产业力量,或许将成为各有所长的山东城市,在未来全省经济链条优化布局中,互融共生的“粘合剂”。

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经济大市也要承压奋进,下半年任务艰巨、不可松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