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打响福建农民武装暴动第一枪,成为“土地革命之先声” |文物里的福(96)

图片
张溪兜后田暴动破仓分粮的斧头
龙岩博物馆收藏着一把斧头,厚4.8厘米,刃宽10.5厘米,柄长28厘米,国家一级文物。
图片
张溪兜破谷仓时使用的斧头
1928年龙岩后田暴动中,青年妇女张溪兜用这把斧子劈开上锁的谷仓,把救命的粮食分给劳苦百姓。
图片
谷仓
·后田暴动拉开闽西土地革命序幕·
1928年3月4号,中共龙岩县委罗怀盛、郭滴人、邓子恢等人领导后田农民举行武装暴动,破仓分粮、焚烧田契,宣布从此田租不交,旧债不还。后田暴动虽然因为敌人的残酷镇压而失败,但它拉开了闽西土地革命斗争的序幕,成为“土地革命之先声”。
图片
后田暴动指挥部旧址——火星祠堂
1929年3月,毛泽东、朱德等率领红四军入闽,闽西乃至福建迎来了革命的春天。在中共闽西“一大”和古田会议精神的指引下,闽西土地革命蓬勃发展。闽西农民分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当时农村里有这样的对联:“忆过去无米无盐那般痛苦,至今日有田有地何等逍遥。”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农民幸福生活的源泉之一。闽西土地革命极大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他们纷纷参加红军,投身反“围剿”斗争,支援前线,形成了鱼水相依、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军民关系。闽西一系列土地政纲的制定和颁布,也为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路线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毛泽东称赞“闽西土地解决办法最好”。
·后田农民为保卫土地革命胜利顽强斗争·
1935年,闽西转入三年游击战争后,广大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保卫土地革命胜利果实顽强斗争。
国民党龙岩当局企图支持豪绅地主收租夺田。他们的如意算盘是:只要在龙岩最早闹土地革命的后田村和龙岩县委书记魏金水家收租得手,全面收租就能顺利展开。东肖区委组织农民连夜游行示威,张贴“田主收租,杀他抵命!”“有命收,无命食”的标语。慑于共产党和农民群众斗争的声威,国民党龙岩县当局最终不敢轻举妄动。
抗战后期,国民党龙岩当局又在龙岩推行所谓“扶植自耕农”的政策,后田村再次首当其冲。后田党支部领导农民一次次针锋相对,挫败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夺田阴谋。龙岩20多万亩土地一直保留在农民手中。曾任中共闽粤赣边区党委书记、福建省省长的魏金水称赞:“这是全国罕有的奇迹,是闽西红旗不倒的重要标志之一”。
·后田暴动创造中国革命史多个第一·
后田暴动在福建革命史乃至中国革命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中共后田支部是福建最早建立的农民党支部;发展了福建省最早的农民党员和农村女党员;打响了福建农民武装暴动的第一枪;建立了闽西第一支红色武装;是全国保田斗争持续时间最长的村庄。这些第一体现了闽西对中国革命不可磨灭的贡献,是“福”文化的精神火种之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总顾问:傅柒生
顾 问:谢平、陈方昌、杨明
总监制:邓金木
监 制:赵林
策 划:武永征、冯媛媛、李栋柠
制 片:敖峥嵘、张蓓
撰 稿:孙世庆
摄 制:蓝步华 、黄峰
视频包装:樊永升 、陈宇立、 刘伟
图文包装:马棋午、姜盈盈
播 音:李栋柠、阮娜
主 持:林欣芸
音频包装:阮娜、周磊
图文来源:龙岩博物馆
审核:赵林、阮怡、冯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