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TOP15

100多年前,当张相文等学者商议成立中国第一个研究地学的学术机构时,他们有意无意地开启了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大门。尽管经历了半个世纪战争烟火的洗礼,中国地理学者们始终没有停顿对自然界和人文社会的观察和研究。一代又一代地理学人前赴后继,脚印重叠着脚印,他们的考察与记录,为中国方方面面的发展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依据。下面,小编将为你展示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的前15位,一起来感受地理学的伟大成就吧。

1. 1908年,张相文首次提出“秦岭—淮河线”

张相文一生致力于地理教育,并亲赴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和内蒙古进行地理考察。1908年张相文在《新撰地文学》中写道“北带:南界北岭淮水,北抵阴山长城。”所谓的“南界”,就是南北分界线。“北带”就在长城与秦岭—淮河之间。秦岭—淮河线的提出,首次正确界定了我国南北方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于认识我国自然地理规律和指导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1972年,竺可桢首次揭示了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

竺可桢于1972年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绘制出近五千年来中国气温变化曲线图,即“竺可桢曲线”,这是对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首次揭示。其基本结论是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两千年间,黄河流域的年平均温度大致比现在高2℃;此后的一系列冷暖变动,幅度大致在1—2℃,每次波动周期,历时约400—800年。气候的历史波动是世界性的,但每一最冷时期,似乎都首先从东亚太平洋沿岸出现,而后波及欧洲与非洲的大西洋沿岸。

3. 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刘东生等提出了黄土“新风成说”

从20世纪50年代起,刘东生等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完成了《黄河中游黄土》、《中国的黄土堆积》等多部专著,提出了“新风成说”。后又根据黄土与古土壤的多旋回特点,建立了环境变化的多旋回理论。20世纪80年代,刘东生基于中国黄土重建了250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使中国黄土成为古气候变化记录的最重要档案库,与深海沉积、极地冰芯并列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三大支柱。

4.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和中国地理地带性规律的揭示

1956年以竺可桢、黄秉维为首的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分别对地貌、气候、水文、潜水、土壤、植被、动物和昆虫八大要素进行区划,连同综合自然区划一起,分9册撰写于1959年出版。1959年黄秉维主编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为中国最详尽而系统的全国自然区划专著。它第一次系统而详尽地揭示了中国的地理地带性规律,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研究提供了地域自然结构的依据。1972年由竺可桢、黄秉维等组织全国地理界200多人,撰写《中国自然地理》系统专著,至1987年全部完成,是前项工作的继续和深入,成为我国地理科学发展的里程碑。

5. 1901年3月初,斯文赫定发现楼兰遗址

1900年3月末,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率队沿着干枯的孔雀河左河床来到罗布荒原,他的助手在宿营地捡到几件木雕残片,使斯文·赫定异常激动。1901年3月3日开始挖掘,发现了1座佛塔和3个殿堂以及带有希腊艺术文化的木雕建筑构件、五铢钱、文书和木简等大批文物。随后他们又在这片废墟东南部发现了许多烽火台,一直延续到罗布泊西岸的一座被风沙掩埋的古城,这就是楼兰城址。楼兰遗址的发现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也为研究历史时期当地自然环境演变提供了最好的例证。

6. 对珠穆朗玛峰的最早发现、命名与1975年首次精确测量

早在清朝康熙年间(1719年)的“皇舆全览图”就标出了朱母郎马阿林(即珠穆朗玛峰),1858年被英国人篡改为埃佛勒斯峰(Mount Everest)。1951年王勤堉首先提出应恢复珠穆朗玛的名称,1952年中国政府正式恢复珠穆朗玛峰的名称。1958年,林超发表《珠穆朗玛的发现与名称》论文明确提出:“把此山峰用科学的方法记录在地图上的,则是1715年至1717年到西藏测量的中国测量队员胜住、楚儿泌藏布和兰本占巴。”1975年,国测一队首次对珠穆朗玛峰进行精确测量,通过6000米以上的6个测绘点,测得海拔高程为8848.13米,先后被世界各国使用;2005年国家测绘局应用3S及现代地球物理技术,测得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为8844.43米。这项结果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各国的承认(1975年数据停止使用)。

7.1935年,胡焕庸提出黑河(爱辉)—腾冲线即“胡焕庸线”,首次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规律

胡焕庸于1935年在《论中国人口之分布》中提出黑河(爱辉)—腾冲一线,将我国分为东南和西北人口疏密悬殊的两部分,东南半壁人口密度较大,以占国土36%的面积集中了全国96%的人口;西北半壁人口稀少,占国土64%的面积上,其人口仅占全国的4%,后人称这条线为“胡焕庸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利用ArcGIS进行的精确计算表明,按胡焕庸线计算而得的东南半壁占全国国土面积43.8%、总人口94.1%,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85人;西北半壁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2%、总人口的5.9%,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4人。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总人口之比仍为94︰6。

8.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以刘东生、施雅风、孙鸿烈等领导的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取得一系列重要发现

①发现喜马拉雅地热带:东西绵延2000公里,数量多、时代新、温度高、水热活动显示类型丰富,构成环球地热带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填补了地热学科的空白。

②提出青藏高原隆起过程及高原季风的形成演化:将360万年来隆起的阶段性分别命名为“青藏运动”、“昆仑-黄河运动”及晚更新世的“共和运动”,相应地导致东亚季风不断增强、黄土堆积、长江黄河水系形成、高原进入冰冻圈。

③高原植被的地理地带性:揭示喜马拉雅山脉中、东段植被独特的垂直带性质及与水平地带的关系;阐明高寒荒漠、高寒草原等植被的地带性类型并提出西藏植被的高原地带性理论。

④确认雅鲁藏布江正源与高原寒旱核心:确定杰马央宗为雅鲁藏布江正源,比斯文·赫定认定的库比藏布长,水量也大;确证中昆仑山南翼-北羌塘高原为高原寒冷干旱的核心区域,并通过北缘的阿尔金山中段与嘎顺戈壁一带相连,构成亚洲高地干旱核心。

⑤确定湖泊的成因及湖泊化学特征变化的地理地带性:论证了高原上大多数湖泊都是地壳抬升过程中发生断裂或挤压而形成的“构造湖”;实测了大量湖泊的水深、动力、水温等,发现许多大中型湖泊具有热储备的特征;高原湖泊的化学特征具有明显的地理地带性变化规律等。

⑥通过对青藏高原冰芯的研究,揭示了历史气候的变迁。

9.20世纪50年代开始,朱震达等发现中国沙漠的形成与移动规律

1952年,铁道部勘测设计院与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开展腾格里沙漠南缘风沙地貌和沙丘移动的定位观测研究,1954年在宁夏中卫沙坡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风沙观测站。195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治沙队,对中国各大沙漠进行综合考察。朱震达等从沙漠地区第四纪古地理、下伏沉积物组成、分异特点入手,提出“就地起沙”的论点,阐明了从沙饼到沙丘链的发育过程、沙丘移动与沙丘高度的关系,从而揭示了各种形态沙丘形成的基本过程和移动规律。

10. 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发现和测量

1976年和1978年,长江水利委员会对长江源进行了两次实地考察,确认长江有三源,北源楚玛尔河,南源当曲,而发源于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姜根迪如冰川的沱沱河为正源,经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量算的长度为6300公里。1952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河源进行了考察,确定约古宗列渠为黄河正源,黄河全长5446公里。1978年,青海省测绘局再次组织人员进行黄河源考察,提出卡日曲为黄河正源。关于澜沧江的源头有十几种说法,1999年6月中国科学院遥感所考察测量的结果是,其源头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吉富山,海拔5200米。从这里算起,澜沧江(湄公河)的长度是4909公里。

11.20世纪50年代中期,高由禧等发现青藏高原季风现象

20世纪50年代中期,高由禧等根据青藏高原热力作用提出“高原季风”的概念。在高原的热力作用下,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一种独特的季风现象。夏季的高原为热源,其近地层为热低压,而冬季高原为冷源,形成高气压,与气压场相对应,在高原1000米的高空,形成一个冬夏盛行风向相反的季风层,这一发现对研究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的气候具有重要意义。

12.20世纪初,中外学者发现并命名了雅丹地貌

20世纪初,赴罗布泊地区考察的中外学者,在罗布荒原中发现大面积隆起的土丘地貌,当地人称“雅尔当”,即维吾尔语中“陡峻的土丘”之意。发现者将这一称呼介绍了出去,以后再由英文翻译过来,“雅尔当”变成了“雅丹”。从此,“雅丹”成为这一类地貌的代名词。在世界干旱区许多地方的类似地貌,均统称为雅丹地貌。

13.周立三、邓静中、钟功甫等提出中国农业区划方案,吴传钧等编撰了《中国农业地理丛书》和1:100万《中国土地利用图》

周立三、邓静中、钟功甫等在借鉴西方和苏联农业区位论、农业类型和农业区域划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了中国农业区划方案。该方案按照各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特点、潜力、方向和途径,根据区内相似性与区际差异性原则,由大到小逐级划分,形成各具特点、不同等级的全国综合农业区划系统。与此相配合,20世纪70年代吴传钧主持编写了《中国农业地理丛书》,80年代编纂了中国首套1∶100万《中国土地利用图》,随后又编撰了《中国土地利用》专著。这些对农业生产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和分级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14.1928年,冯景兰发现并命名了丹霞层,之后中国学者定义了丹霞地貌

1928年,冯景兰等在粤北仁化县发现了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此后陈国达、吴尚时、曾昭璇、李见贤(黄进)等考察研究,命名了“丹霞地貌”。现今定义为“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称为丹霞地貌”,广东省韶关市东北的丹霞山以赤色丹霞为特色,由红色砂砾陆相沉积岩构成,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2004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

15.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地方病组发现低硒带,从而揭示了克山病的地理分布规律

1935年克山病首先发现于黑龙江省克山县,故名克山病。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地方病组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开展了克山病区的环境研究,进行了病区和非病区内外环境中硒的测定,发现病区的水和粮食中硒含量明显降低,病区人群的血硒和头发硒含量亦低,说明硒缺乏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密切。调查发现,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等地的荒僻地区存在着一个低硒带,其重病区多位于海拔200—2000米之间,大体分布在我国地形的第二级阶梯,沿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六盘山到云贵高原的山地。这一发现对克山病的防治和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