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桓登上南下专列,桥畔就发现敌特电台,刘亚楼:向东南方佯动

1948年9月30日,轰轰烈烈的辽沈大决战已经全面铺开,仍然留驻在哈尔滨双城“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的林彪认为,战场情况瞬息万变,而野司远离战场太过不便,遂决定率领由精干人员组成的“野战军前线指挥部”,立即赶往锦州前线,而这一行程,瞬间牵动了无数人的神经!
图片
剧照
野司前指人员包括: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政治部主任谭政,以及司令部和政治部的必要人员。
此去锦州千里迢迢,加之人员和设备较多,那就只能采取铁路运输的方式,经齐齐哈尔绕过长春、沈阳而南下。
对于这次秘密调动,参谋长刘亚楼做出了周密的部署,以策万全。先是林彪率“前指”人员在双城总部登上专列,然后是火车故意向北驶往哈尔滨,罗荣桓政委及随员,则在哈尔滨郊区的一个货车车站等候,全体首长会合后,再突然开往齐齐哈尔方向。
不料罗荣桓刚刚登上专列,东总保卫部门就汇报了一条最新情报,消息把刘亚楼着实吓了一跳。
图片
剧照
01、千里赶赴锦州城下
原来,就在前指专列到达哈尔滨车站的同时,保卫部门就在哈市道里江桥的河畔,侦听到有敌特潜伏电台在活动,是不是“东总”的秘密调动被敌人发觉了?
刘亚楼不敢掉以轻心,当即命令:专列向东南方向佯动,于是火车迅速离开哈尔滨,假意开往东南方向的拉林车站,以观察敌人电台的后续反应。
直到确认消息没有走漏后,刘亚楼才命令火车掉头北返哈尔滨,在通过三棵树火车站的松花江铁桥后,突然开往齐齐哈尔方向。
专列并未进入齐齐哈尔火车站,而是在昂昂溪再次突然转向,直奔吉林省的白城市。这几个城市和车站的名字,南方的读者肯定陌生,但是东北的读者尤其是黑吉两省的,应该都比较熟悉。
图片
红线为专列南下路线
专列进入吉林境内后,刘亚楼命令必须是白天隐蔽、夜间运行,且车上专门配备了警卫部队和高炮部队,这一段路程虽然还处在东野的大后方,刘参谋长仍然保持了足够的警惕性。
经过两天多的昼伏夜行,专列于1948年10月2日,到达吉林双辽的郑家屯车站,此地距离齐齐哈尔,已经有480公里之遥,换句话说,距离辽沈前线很近了。
在郑家屯车站发生了著名的“两封电报”事件,东野前指在此获悉了葫芦岛敌人增兵四个师的新情报,林彪一度有所犹豫,曾改变主意准备回去继续打长春,给西柏坡的电报都发出去了。
最终在罗政委的劝说下,林彪还是坚定了先打锦州的战役决心,林罗刘联名重新发出了第二封电报。由于接收和译电需要时间,两电相隔十多个小时,引发主席大怒,期间连电责问东野首长。
图片
东野三位首长剧照
直到10月4日凌晨收到第二封电报后,毛主席才转怒为喜:“你们决心攻锦,甚好甚慰”,而此时,东野前指的专列已经到达彰武以北仅30里的冯家窝堡,距离锦州前线不远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专列所经过的这条从黑龙江西部开始南下、其间绕过长春沈阳到达阜新的铁路线,也是东北野战军从北满根据地,向辽沈前线运送兵员、军火、辎重的唯一铁路交通线,战略价值相当之大。
看过电影《大决战》的读者都应该记得,廖耀湘西进兵团出沈阳后,并未第一时间向西南方向的锦州推进,而是向西攻击,以重兵轻易攻占了彰武。
廖耀湘洋洋得意地说:“林彪的大动脉被我切断了”!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彰武车站,正是这条铁路线南端的重要节点。
图片
剧照
02、林罗刘进驻牤牛屯
当然,廖兵团袭占彰武已经是10月11日的事情了,东总的专列之前早已经安全通过。其实廖耀湘此举,更多的是耍猾头,他不敢轻易直奔锦州,而是以攻占彰武来应付差事同时观望形势。
简短截说,1948年10月4日凌晨,东野前指的专列到达阜新,由于前面的铁路已遭破坏,乃改乘汽车经义县(10月1日解放)赶往锦州前线。
阜新到锦州大约130余公里,车程也就四、五个小时,但是为了保密和防空,林罗刘首长的车队仍然在夜间开进,因此东北野战军前线指挥部到达锦州前线的准确时间,是1948年10月5日的早晨。
选定的前指驻地,是位于锦州城区西北约20公里的牤牛屯村,如今的行政区划,隶属于锦州市所辖的凌海市翠岩乡。
图片
注意看几个城市的位置
70多年后,同样是秋高气爽的时节,我们从锦州城区开车出发,走“锦(州)朝(阳)公路”奔西北方向,途经帽儿山下和翠岩山中,路边山林满目,绝对是风景如画。
驶下翠岩山不远处的路边,立着一块“东北野战军前线指挥所旧址”的牌子,然后右拐进入一条乡间小路,三分钟后就到了牤牛屯,如今已是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
这个东北小村庄确实不大,并且与锦州城区有两座山之隔,无论是从地理位置来说,还是从安全角度来看,作为野战军的前指驻地,都是比较适宜的。
野司参谋处选择了村子中间一座较大的院子,作为作战指挥室兼林彪的住处。整个院子长约50米,三间正房是标准的东北农村居住格局:中间是入户门(兼厨房),东侧为作战室、西侧为林彪卧室。
图片
指挥所旧址
考虑到101是南方人,睡不惯东北的火炕,还特地在炕上放了一张行军床。警卫部队又在正房后面构筑了防空洞,院子两侧有厢房,当然是供参谋和警卫人员使用。
罗荣桓和刘亚楼的住处,则位于不远处的两个小院子,也就是说,林罗刘三位首长是不住在一起的,只是工作时间才共同集中到作战室。
至于作战室里面,当然就是挂满地图、密布电话和电台了,景区的工作人员,还特地在桌子上摆放了一小碗黄豆,可谓是用心良苦。
牤牛屯不大,解放前农村的条件也很艰苦,东野前指的办公和生活环境更是简陋得很。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地方,东野前指运筹帷幄,指挥着黑土地上的70多万东北野战军和30余万东北军区部队,
牤牛屯景区中央有一座立体宣传画,六个字诠释得非常到位:小山村,大决战!
图片
前线指挥所
03、主席专电要求注意安全
“前指”安顿停当后,第一时间向西柏坡发出汇报电,获悉林罗刘终于到达锦州前线亲自指挥,毛主席非常高兴,大决战的胜利更有把握了。
此前五天,东野炮兵司令员朱瑞将军,刚刚在义县之战中不幸牺牲,因此毛主席非常担心林罗刘首长的安全问题。
在10月6日的专电中特别嘱咐:“你们到锦州附近指挥甚好,但你们不应距城太近,应在距城较远之处,以电话能联络各兵团即妥,务求保障安全”!
电文中还不厌其烦地要求:“应另设攻城直接指挥所,委托适当人员,秉承你们意旨,迫近城垣指挥(亦不要太近)”。
图片
剧照
主席的意思是,林罗刘无需直接到一线指挥,委派一名攻城统一指挥员即可,东野名将如云,刘震、韩先楚、邓华等,都可以胜任统一指挥的工作。
毛主席的细心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林罗刘是百万大军的最高指挥小组,安全出了问题不是闹着玩的,野战军前指置于锦州外围,已经能够满足作战需要了,三位首长没有必要亲临火线。
然而锦州之战关系重大,事关东北决战甚至全国战局,不能亲自观察敌情,林罗刘又哪里放心得下?
他们仅仅休息了一个晚上,10月7日上午便不顾主席的劝告和命令,骑马穿过翠岩山,赶往锦州城北的帽儿山。
图片
剧照
帽儿山海拔400余米,是锦州北部的重要制高点,战前范汉杰曾经派兵在山上驻防,此前刚刚被东野9纵拿下。林罗刘徒步登上山顶,用望远镜观察下去,锦州城区和城防的基本情况,一览无遗。
守敌范汉杰所部其实不算一流部队,只有正规军七个师加地方武装约10万人,其中骨干力量是滇军的第93军,而其他如滇军第184师、第71军88师等部,皆为被歼重建部队,战斗力很一般。
那么范汉杰死守待援的底气哪里来的呢?正是因为锦州城防工事的坚固,一方面,日据时期锦州增建了不少防御工事和较为坚固的建筑;另一方面,锦州外围有多处制高点,不一一扫除的话,东野攻击部队很难接近城垣。
滇军各部自1946年担负守备开始,不断以日军的旧工事、新老城区的土城墙为基干,加修明暗地堡、环城外壕、交通壕等设施,形成了完整而坚固的防御体系,锦州城确实易守难攻。
图片
帽儿山上
04、战锦方为大问题
林罗刘必须抵近观察的原因,就是要研究锦州这个仗到底怎么打,毕竟是东北野战军第一次攻击10万敌人守备的坚城,并且还必须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拿下,否则战局就有陷入被动的可能。
林彪一边用望远镜察看,一边听着参谋人员的情况汇报,对照城防工事图(地下党送出来的)琢磨着,如何选择主攻方向和突破口的问题。
帽儿山其实叫“帽山”,因为山下有个帽山村,距离锦州的老机场和城区只有数公里,所以林罗刘在山顶上的活动,终究还是被敌人发现了。
我们能用望远镜观察到敌情,敌人同样也能看见我军的大致情况,很快,一架蒋军轻型轰炸机飞临帽儿山上空,并且扔下了一颗炸弹,炸得尘土飞扬。
参谋处长苏静和随行参谋们,为了首长的安全,当即劝说林罗刘马上下山去,想起主席的电令,林彪也没在坚持,慢吞吞地说:“好吧,我们下去,具体问题回去再研究”。
图片
牤牛屯作战室
回到牤牛屯驻地后,林彪抽时间听取了苏静关于义县攻坚的作战经验汇报,其中有一个细节引起了他的注意:战役总指挥韩先楚司令员,为了使攻城部队能迅速接近城垣并减小伤亡,采取了迫近作业的办法。
也就是在发起总攻之前,我2纵和3纵的指战员们,大挖战壕和交通壕,一直挖到义县城下,如此可以有效缩短攻击距离。总攻开始炮纵轰塌城墙之后,步兵迅速跃起冲了上去,仅用六小时便解放全城。
林彪立即重视起来,当即问道:“要用多少兵力挖”?苏静回答说,根据2纵5师的相关汇报,除各尖刀连外,要用绝大部分兵力日夜抢挖,多挖几条交通沟,一直挖到冲锋出发阵地前。
“旋风司令”韩先楚的攻城经验,由此在锦州战役中得以全面推广,林罗刘商议过后,立即下达了围城各纵队“每个师需以六个营的兵力全部用于挖交通沟”的命令,为锦州攻坚作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
行程图
命令下达后,这一夜林罗刘首长仍然睡得不踏实,天明便通知攻锦各部队的首长们,立即赶到帽儿山,共同察看地形和部署任务,于是10月8日的一大早,林罗刘不顾危险,再次登上帽儿山。
与此同时,3纵司令员韩先楚、9纵司令员詹才芳、其他纵队和炮纵的司令员们,也奉命到达山顶上。刘亚楼来了个简单风趣的开场白:“这次是请五大主力会餐,看谁吃得快,吃得多,吃得好”!
司令员们都笑了,东野攻锦部队共有25万之众,不过步兵主力是2、3、7、8、9这五个纵队,所以刘参谋长才有“五大主力”的戏称。
林罗刘首长随后慰问了各纵司令员,强调了挖交通壕迫近作业的必要性,东野的《阵中日记》为此专门记载:攻锦部队今晚(指10月9日)开始挖交通沟!
图片
火炕上的行军床
05、韩先楚再度担任主角
组织纵队首长们看完地形后,并没有什么罗政委下令做面条的故事,帽儿山不是牤牛屯,哪里来的伙房?
大战在即,因此各纵司令员纷纷赶回了部队,攻锦部队位于锦州外围的多个方向,距离可是不近。
不过林彪单独把3纵司令员韩先楚留了下来,讨论过后,决心把主要攻击目标和突破口选择在城北,并将炮纵主力加强给3纵方向,加上刘震的2纵一起,归韩先楚统一指挥。
其中3纵负责攻克配水池、大疙瘩两个城北要点,2纵负责从城西北方向实施突破,为了加强韩先楚的突击力量,林彪还给他调来了“攻坚老虎”:6纵17师。
包括特纵战车团的15辆坦克,也全部配属2纵和3纵作战,韩司令由此再次成为攻城主角。
图片
剧照
也就是说,林彪把攻锦部队分为三个突击集团,以7纵、9纵为“南突击集团”,由7纵司令员邓华统一指挥,由锦州城南向北完成突破;以8纵为“东突击集团”,由锦州城东向西实施辅助突击。
而以2纵、3纵、6纵17师、炮纵主力为“北突击集团”,由韩先楚统一指挥,自锦州城北向南实施突击,各突击集团首先要做的,当然是扫清敌人的外围据点,然后汇聚城下。
从10月8日起,各突击集团陆续开始外围战斗,历经五天激战,至10月13日下午2时,3纵终于攻克了锦州外围最后一个顽固据点:大疙瘩,对锦州城区实施总攻的条件完全成熟了。
而当天回到牤牛屯后,林彪根据白天的抵近观察,进一步判断范汉杰的防御重点,应该在2纵所在的城西北方向。
图片
刘亚楼住所
经过三昼夜的认真思考,林彪于10月12日电告韩先楚:“在外围肃清后,我军攻城的主要突破方向,应选择在二纵的地段上,因此,炮纵最大部分的炮力与坦克,应转交二纵使用”。
这就是以硬对硬的战法,在攻城伊始,就第一时间砸碎范汉杰的主要守备力量,则其他各突击集团攻入城区后,压力将会小很多,后续的战事发展过程证明,林彪的这一判断完全准确。
而经过几天的外围战斗,我军完全达到了预期目标,敌军已被全部压缩到面积不大的锦州城区之内,林彪也感觉范汉杰的部队战斗力,并没有事先估计的那么强,更加胸有成竹。
于是总攻之前,林罗刘自牤牛屯致电西柏坡汇报战况,电文最后表示:“阻住锦西援敌和打下锦州,均有把握”!
图片
罗荣桓住所
尾声:攻克锦州
在10月12日的电文中,林罗刘同时报告了预定的总攻时间:1948年10月14日上午10时,界时东野三个突击集团,将全力扑向锦州城垣,彻底消灭范汉杰所部。
为了总攻的顺利,东野调集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炮兵火力,计有大口径山炮、野炮、榴弹炮、加农炮300余门,加上各纵队的中小口径火炮600余门,合计有近千门之多。东总后勤部门,则组织部队群众,绕道赤峰运来了充足的炮弹。
1948年10月14日凌晨,范汉杰命令残余炮兵,向城北我军的阵地上胡乱轰击,而我“北突击集团”的阵地上却是一片寂静,久经战阵的范汉杰当即知道不妙了:事出反常啊!
图片
牤牛屯
上午9时30分,随着来自牤牛屯电话里的一声令下,千门大炮同时怒吼起来,整个锦州战场地动山摇,东野总攻的炮火准备开始了。
30分钟的炮击(城北40分钟),彻底砸烂了锦州的城墙和敌人的心理防线!
东野各突击部队的指战员们,一俟炮火延伸后,立即从交通壕里一跃而起,仅用10分钟就冲到城垣之下,分多路插入城中。
至10月15日下午6时,东北野战军仅用31个小时,便完全攻克锦州,毙伤俘敌10万余人。
也是在牤牛屯,林彪和罗荣桓战后接见了被俘的范汉杰、卢浚泉等敌军将领,黄埔一期的范汉杰沮丧地说:“打锦州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你们炮兵的炮火之猛烈,更是出乎意料”!
谨以此文,作为忙里偷闲的牤牛屯红色景区游记,同时特别纪念辽沈战役胜利74周年!
图片
锦州战役形势图